[教师如何评课]教师评课点滴

杂文收录 2025-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在时代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教师不但要会教课,还要学会评课,这样能使教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促进,那么教师怎样去评课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课前要明析教材
 课前要明析教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教材不熟悉的课,只能看课堂表面活动是否衔接、自主学习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师的语言是否刘丽正确,板书师傅合理、清楚等表面现象,但不容易透国表面看实质,看不出教者是否把握了教材的内在结构和联系,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是怎样处理的,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所以评课前要明析教材,理清本节的内容所在章节的位置和作用及内容的重点、难点,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出这节课的优缺点,提出切实中肯的意见或建议,使教者扬长避短,并使自己得到效益。
 一、 看教者如何导入  新课
 导课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整个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良好导课方式和巧妙的导语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入迷,能减少教学难点 的坡度。假设导课很生硬或与新旧知识联系不大,学生就会感到疲倦,精神不佳,学习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会理想。所以评者要看教者是使用什么手段围绕本节内容,用旧知识发出新知识的。
 二、 看教者用什么手段解决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施教者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呢?教者是使用什么手段来引导学生解决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的,是评价施教者教学才能的重要侧面之一。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是一座知识堡垒,教者怎样指导学生设法攻破呢?是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启迪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还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旁观者,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
 三、 看教者时间的分配
 在教学过程 中,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时间是宝贵的,因为一节课的时间仅有40分钟,所以评者应看教者是否遵循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时间。如果把时间分配的不合理,头重脚轻或前松后紧,那么教学认为及效果不会理想,假设遵循了教学规律,时间安排合理,教学任务不但顺利完成,而且学生的精神面貌高涨、教学效果会很理想的。
 四、 看教者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学生的反馈信息
 看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是否能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利用录音机、投影仪、vcd、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输入给学生信息,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大脑中运转,教师从学生的表情、语言、动作、精神状态等输出的信息,得到反馈材料。看教师是否呢功能从反馈材料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自控、突出应变能力。看能否做到不仅有教师的投入、学生的投入、而且更要有对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
 五、 看教者随堂联系设计和学生练习反馈的效果
 练习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反馈信息,调控教学的重要途径。分层练习是适应面向全体学生要求的良好练习方法。如一般小学数学课联系设计分为三层:一层是基础层:是面对全体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巩固,难度不大,独立完成作业 。二是能力层:是面对大多数学生而设计的,是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有明确的判断与分析能力。三是拔高层:是棉队那些尖子生设计的,让那些尖子生吃饱,让他们的智力更能得到开发,不至于停滞在初步的知识层次里。只有教者练习设计的合理,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做这些练习的能力和效果,学生是否在基础层达90%以上,在能力层达到80%以上,在拔高层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才是一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教师。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评课也是如此。只要教者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敢于创新,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效果良好,就是一节优秀的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48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