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拼音]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电影走进语文课堂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让电影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更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阅读分析能力呢?
想起自己在上学时对电影情有独钟,并且也在电影中获得很多知识,于是我大胆开发课程资源,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影这一颇为现代中学生所认可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情感,提高其审美情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电影就如一溪活水滋润着阅读教学的土地,让其更有生命力。因为:其一,电影情节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每一部电影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故事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现实生活中。学生能直观易懂,留有深刻的印象。其二,学生已不满足课文的内容,尤其对于中上层的学生,光靠老师讲和课本上仅有的内容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在课堂上能吸取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曾在一次单元测试中有一道习作题要求学生谈对语文教学的看法。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要求课堂上要生动有趣,希望老师讲解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建议多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让大家活起来。学生的心声正是《课标》的要求,这也是我教学的目标。
作为语文教学它的根本目的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担负着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具有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神圣任务。但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由于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它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我们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还没来得及为教师提供完善的课堂素材,就需要老师自己结合本班情况选择教学素材。为此我仔细研读新课标,根据它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安排,有目的地选择了《鲁滨逊漂流记》、《花木兰》、《妈妈再爱我一次》、《骆驼祥子》、《巴黎圣母院》等电影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开展“看电影,学课文”阅读教研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丰富感人的影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很注重情境的创设,而电影恰好提供了许多感人的情境。扣人心弦的情境催人泪下,一种心灵感应如此强烈,时而随着电影的主人翁笑而笑,悲而悲,整个人的身心都融入情境中。此时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调动起来。正因为有了情感的萌芽,学生学起课文来就比较容易,尤其对于后进生来说,使他们更乐学。虽然这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对于他们来说已大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是他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利用影片情景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力求精讲,给学生更多自学、合作学习的空间,体现学生自主地位,培养其学习能力。因此,老师们都着重把握课文的重难点,设计各种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对于有些课文,尽管通过讨论,老师点拨,有些学生只是听听罢了,脑海中一片空白。如何给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有目的地选择了一些影片中能帮助学生理解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解决。如教《斑羚飞渡》时,课文要求学生理解“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这个句子中的“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刘“我”感到震惊?当时我引导学生回忆《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妈妈为了救儿子疯狂地挣脱别人,扑向儿子的感人场面。学生感动得流泪了,这情景的展现正能突破学生对课文中老斑羚为拯救幼小斑羚而做出的自甘牺牲的理解且理解得更透彻。
三、利用电影情景深化课文主题。
语文教学注重情感的调动,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因此我在教《丑小鸭》、《阿长与同<山海经>》这组课文后,我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观看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虽然学生不能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但他们能从作品人物,样貌奇丑的卡西莫多、美若天仙的爱斯米拉达的言行中真正体会课文中所说的“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真正含义以及“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中所蕴含的对阿长的深切的同情与怀念,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影片与课文双管齐下,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如果说课文是骨头,那么电影就是血肉。骨头和血肉的结合课堂上就有了生命,教学才会蒸蒸日上。因为学生在感人肺腑的电影中理解,在文质兼美的名家作品中,小小的心灵得到熏陶,让他们懂得把专心留给自己,把孝心送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的中国人。
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从电影中了解到更多文学知识,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激发起盘根问底的阅读兴趣。如从《火烧圆明园》的电影中学生对慈禧太后产生兴趣,对清政府由兴到衰产生好奇。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推荐有关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学生如获至宝,积极阅读,天天享受阅读的乐趣。
语文是人生阅历、人生体验的浓缩,是学生心灵的映照,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在学人生,学做人。生活处处皆语文,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电影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改变了只有课本才是唯一学习途径的看法,诱发了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自我感受、合作讨论中学习课文,提高自读自悟的能力,同时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李守康
2005.3.20
-
高考诗词鉴赏题及答案_高考诗词鉴赏题对策及专用术语研究详细阅读
唐山市开滦一中 李志强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有些同学反映由于平时针对诗歌鉴赏题所作的练习都是选择题,一下子改为主观题根本找不到思路。...
-
[巧用名句成文]巧用名句作批语详细阅读
每每看到学生以不屑的眼光浏览过教师煞费苦心的批语后,漫不经心地将作文本塞进抽屉,个中滋味,只有语文老师才能体会出来。曾几何时,我尝试着用经典名句或把其略作修改后给学生下批语。没料到,这无意插柳的短小批语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激起了他们对写作的极大兴趣。于是,在以后的作文批改中,我就尽可能多地用诗...
-
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重要性|浅谈“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详细阅读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 安菊 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促使学生提问,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得到的,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
-
新课标议题式教学_新课标下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和探索详细阅读
芦浦中学 吴桂永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语文课的思考,阐述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和优点,提出参与式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它遵循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真正的21世纪的教育模式。【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实践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
-
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_如何敲开学生的心扉详细阅读
吴钻 每一位身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接触广泛,生活独立,个性鲜明,有一部分还有很强的叛逆性。似乎不和教师顶几句嘴,上课故意搞点小动作,隔三差五惹出点小“祸”,便觉得难受。任你老师的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全然不当作一回事,即使当时收敛一些,不出三天又会原形毕露,故技重演...
-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作文|中学生作文不良心理分析详细阅读
高考话题作文的形式和作文应试训练的目的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和作文审题构思过程中的简单化。特别是那些作文水平不高或较差的考生,他们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篇水平较高的能得高分的文章是不大可能的,于是,他们选择了套作的路子。平时,他们不是积极地进行全面的写作训练,以提高作文的实际水平,而是用...
-
如何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交给学生的金指头:本色阅读详细阅读
芮忠汉 王红云 长期以来,对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人们公认不讳。用教育理论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审视这一教育现象,就不难看出,是由于尚待完善的语文教学为阅读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可以说是“作茧自缚”。要扭转阅读教学的被动局面,就应破除为阅读教学所设置的重重障碍,使其恢复阅读的本色。 阅读,有的把它...
-
[教师如何评课]教师评课点滴详细阅读
在时代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教师不但要会教课,还要学会评课,这样能使教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促进,那么教师怎样去评课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课前要明析教材 课前要明析教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教材不熟悉的课,只能看课堂表面活动是...
-
新课标语文对作业设计的要求|对新课标下语文作业 形式的一点体会详细阅读
对新课标下语文作业 形式的一点体会凤中 熊 竞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并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交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语文作业 形式也必须跟上,那么如何设计语文作业 形式...
-
我们这样教语文|我们要的是这样的语文课堂详细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上?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沟通能力的人。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呢?怎样的语文课堂生活才是高质量的呢?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