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语文_让心灵诠释语文 ———浅谈“循环日记”教学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我让学生将语文课本放在一边,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为蓝本,创设聊天情境,让学生围绕“喜欢学语文吗?”这一话题聊一聊,当时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 生:为什么学语文?每天都要背呀读呀,没劲!
生:学语文都是抄抄写写,真烦人,还有学语文必须得写作文,最怕写作文了,伤脑筋!
……
听了学生们的发言,我一下子懵了。“为什么学语文?”真实的童音犀利地向我们道出了学生与语文之间那无形的厚厚的“障壁”,原来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达到老师为他们制定的一个个目标,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烦语文,怕语文……难怪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是对语文缺乏热情,应付作业 ,课堂上缺乏活力,所写出来的文章语言贫乏,内容空洞……
童年原本是多梦的季节,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对学生、对生活、对理想、对这个五彩的世界,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而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放飞儿童的多彩梦而存在的。在这里,多少个方块字连缀在一起,教人奇思,让人妙想。可如今,在“应试”与“纯工具”的导演下,理性认识排挤了感性体验、被动接受压抑了个性自由。赞可夫曾说过:“所谓的真正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成长。”所以面对学生的这种状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没有理由不震撼,没有理由不尴尬,更没有理由不反省——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让他们不断地用心灵去诠释语文……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用“循环日记”这种形式,放飞学生的心灵,还孩子梦的快乐和自由,还语文一张生动面孔……
循环日记采用的方法是互写、互评、互改,目的是以优带劣共同进步。其具体做法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四人(按好、中、差1∶2∶1)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写在同一作文本上,一周一个循环。在此过程中逐步优化循环日记的训练过程:起始阶段,十分重视日记的讲评,每次收上来的日记,我都认认真真修改讲评,一周对全班的循环日记作一个评比 ,看谁进步大,看哪组提高的快。随着学生作文欣赏水平的提高和修改能力的增强,我要求每人备一个本子,按上述方式循环,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写日记前先认真阅读前一篇同学的日记,并写上简短的评语或感想,一周作一次日记评改课,对于写得好和评改得好同学,提出表扬并在教室后面的“芳草园”里展示出来,保持一星期,供全班同学学习,一学期评选一次“佳作奖”、“评改奖”并给予一定奖励。
循环日记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为课堂注入无限张力。
一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诗人,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完全迥异于成人的视角,就象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天地,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当这些诠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时,幼小的心灵会产生成就感。这样可以促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激情和火花。而学生间互评又使得孩子天然的想象有了更广泛的读者,让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了写作热情,从而更加兴致勃勃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三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竞争心理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老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习合作。”合作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循环日记四人一组,按优、中、差1∶2∶1组合、循环。学生每写一篇日记前要阅读前一篇同学的日记,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再进行推选,这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听到别的同学对自己学习的评价,这种合作,可以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增进学生间情感沟通和智力互补,尤其可以调动中、后进生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日记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评奖,这使得四人小组中的每一成员都要献计献策、竭尽所能使文章不断完善,以争取得奖,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循环日记采用评比、奖励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写好文章。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走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循环日记一方能畅想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在这片天地里,学生能充分地展开想象,插上思维的翅膀,在广阔的蓝天上翱翔,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创造、构思,有效地培养了创新能力。如一位小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我是一条毛毛虫,毛茸茸的身体,好长好长的毛,皮肤是淡绿色的,多帅!……母亲把我寄养在这片绿叶上,真不知它在哪里了?没关系,反正还有我的伙伴,和他们一起玩吧!……”身处有限的空间,却如轻盈的蒲公英,乘着风儿的翅膀遨游天地,用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世界,虽文笔有点稚嫩,但透露的那份童真和创新的精神却让我看到了许多……
一只蝴蝶翩翩掠过,一朵花蕾悄悄绽开,一缕蓝烟袅袅升起,一面岩石爬满青苔……
循环日记的实施已将近一年,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感触颇多,“小楼昨夜听风雨,明朝深巷卖杏花“美丽的诗句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在润物无声的细雨中等待着万紫千红的明天!
-
高考诗词鉴赏题及答案_高考诗词鉴赏题对策及专用术语研究详细阅读
唐山市开滦一中 李志强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有些同学反映由于平时针对诗歌鉴赏题所作的练习都是选择题,一下子改为主观题根本找不到思路。...
-
[巧用名句成文]巧用名句作批语详细阅读
每每看到学生以不屑的眼光浏览过教师煞费苦心的批语后,漫不经心地将作文本塞进抽屉,个中滋味,只有语文老师才能体会出来。曾几何时,我尝试着用经典名句或把其略作修改后给学生下批语。没料到,这无意插柳的短小批语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激起了他们对写作的极大兴趣。于是,在以后的作文批改中,我就尽可能多地用诗...
-
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重要性|浅谈“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详细阅读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 安菊 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促使学生提问,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得到的,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
-
新课标议题式教学_新课标下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和探索详细阅读
芦浦中学 吴桂永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语文课的思考,阐述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和优点,提出参与式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它遵循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真正的21世纪的教育模式。【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实践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
-
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_如何敲开学生的心扉详细阅读
吴钻 每一位身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接触广泛,生活独立,个性鲜明,有一部分还有很强的叛逆性。似乎不和教师顶几句嘴,上课故意搞点小动作,隔三差五惹出点小“祸”,便觉得难受。任你老师的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全然不当作一回事,即使当时收敛一些,不出三天又会原形毕露,故技重演...
-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作文|中学生作文不良心理分析详细阅读
高考话题作文的形式和作文应试训练的目的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和作文审题构思过程中的简单化。特别是那些作文水平不高或较差的考生,他们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篇水平较高的能得高分的文章是不大可能的,于是,他们选择了套作的路子。平时,他们不是积极地进行全面的写作训练,以提高作文的实际水平,而是用...
-
如何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交给学生的金指头:本色阅读详细阅读
芮忠汉 王红云 长期以来,对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人们公认不讳。用教育理论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审视这一教育现象,就不难看出,是由于尚待完善的语文教学为阅读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可以说是“作茧自缚”。要扭转阅读教学的被动局面,就应破除为阅读教学所设置的重重障碍,使其恢复阅读的本色。 阅读,有的把它...
-
[教师如何评课]教师评课点滴详细阅读
在时代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教师不但要会教课,还要学会评课,这样能使教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促进,那么教师怎样去评课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课前要明析教材 课前要明析教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教材不熟悉的课,只能看课堂表面活动是...
-
新课标语文对作业设计的要求|对新课标下语文作业 形式的一点体会详细阅读
对新课标下语文作业 形式的一点体会凤中 熊 竞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并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交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语文作业 形式也必须跟上,那么如何设计语文作业 形式...
-
我们这样教语文|我们要的是这样的语文课堂详细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上?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沟通能力的人。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呢?怎样的语文课堂生活才是高质量的呢?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