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的构思方式]“故事新编”构思之法探微

杂文收录 2025-09-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作文写作呼唤创新。其中,构思是否新巧既是能否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又是评判其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创新的方法途径可谓是“丰富多彩”,而故事新编则是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之一。故事新编,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和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点染成篇的小说。近几年,随着话题作文命题形式的出现以及写作环境的愈加宽松,高考作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故事新编类作文,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这一现象诱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用故事新编这一构思方法进行写作。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我们要明确新编的真正内涵:新编不能等同于胡编乱造,又和戏说调侃之流相去甚远。在运用故事新编的方法进行构思创作时,我们大可借鉴郭沫若先生在历史剧创作中所遵循的原则——失是求似。既来源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甚至可以高于史实。故事新编的创作可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很多,在此略及一二,以供参考。

一、以原著为基础,加以改编创作

对原著的改编(故事新编也应在改编范畴之内),应在保存原作基本风貌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以使矛盾冲突更加集中,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常见的有扩写,缩写,戏剧改小说和小说改戏剧等等。

二、改编故事情节,并切合现实内容

利用故事新编进行创作时,不仅可熔铸现实的内容,而且还可直接掺进现实的情节,服务于现实社会;可以把现实主义的原则和浪漫主义的想象巧妙结合起来,达到和谐的统一。郭沫若在创作历史剧《屈原》时,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在结尾的处理上,通过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屈原从悲剧的蹂躏中解脱出来,而升华为精神解放的高度,让屈原决心抛弃君,走向人民中间。郭沫若从现实出发,带着切身的感受,通过历史剧来反映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如《朱贵开店》,叙述了朱贵招安之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开酒店的故事。他先听取各方意见:开酒店经验十足的孙二娘传一密诀――奸;经常出入酒店的鲁智深告知:“洒家就要人靓酒香,没别的。”由于货不真价也不实,导致经营不善,进入困境,只好求教于大员外“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奉上八字真言――货真价实,诚信为本。自然小店的生意红火起来了。

这些文章都有其共同点,作者善于驱遣原作于笔端,不为原作所限,亦古亦今,亦幻亦真,将新编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化为奇文。

三、借助原作中的人物及情节,为主题思想服务

这类作文,主要借助于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为我所用。由于矛盾冲突已和原作大相径庭,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也就和原作有了本质的不同。此类作文在构思上已另起炉灶,只是把原作中的人物和某些情节当成了表情达意的载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旧瓶装新酒”。

大家熟悉的2001年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运用这种构思方法创作出来的优秀之作,只不过作品中的主人公为马而非人罢了。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揭示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再如江苏考生的高考作文《新西游后记》,是说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一难,求得七卷真经――“诚信”“机敏”“美貌”“才学”“金钱”“荣誉”。在过通天河时,忽起风浪,稍公通告:“风浪大,我的船小,必须扔掉一卷经书”,唐僧思索再三,最后将“诚信”扔进水中。如来现身,告知唐僧师徒:“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可那诚信却是应该永远伴随你的和你应该拥有的东西。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轮回转世吧……”

这两篇文章的情节、人物及对话都与原著一脉相承,并写出新意,很好地表达了“诚信”这一话题的主旨。

四、取材于原作,反弹琵琶,求异出新

“务去陈言”,推陈出新,自古为文学创作高举的一面大旗。在创新思维中,求异出新无疑是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此构思之法若能运用得当,无疑会深化、升华文章的主题思想。

2002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构思上,将故事中昭君完全被动的出塞行为,改为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主动请命的壮举。由被动到主动的行为变化,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也相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地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事的紧张。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颤。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求异思维的恰当运用,既有力地表现了“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也一改历史上昭君远嫁是个人悲剧、民族耻辱的论调,歌颂昭君舍小我而顾大局的精神,昭君也就不再是文人笔下那个“环珮空归月夜魂”“泪湿春风鬓脚垂”的充满哀怨的悲剧形象了。

另一篇高考作文《刺秦》也是用这样的构思写出来的精品。《刺秦》中的荆轲为了天下苍生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变原作中的“刺”为“不刺”,变“刺不中”为“不想刺中”。人物也由《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扶弱救困、反抗强暴的侠义形象,一变而为明大义、顾大体、识大局的仁人志士。

用求异的构思写出的作品不落窠臼,陈言尽去,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是作文教学和作文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坚信,经过我们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故事新编”式的构思方法一定会臻于极致,为作文写作的创新添一抹新绿。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407.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