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活起来】如何让学生“活”起来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梁平县合兴初中 杨小力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要求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在快乐中学语文。做为一个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活”起来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 给学生“活”起来搭建一个平台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在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充分考虑学情,积极思索教法,精心设计学生入门的台阶,循循善诱,让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的主题,达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忙,有文可作。例如,初中一年级第一单元就是关于人生的话题,其中有一篇关于生命的课文《生命生命》,把生命这一严肃、沉重的主题,摆在涉世未深的初一学生面前,未免深奥。如果以人生阅历较丰富的教师的理解去阐述生命的意义,学生只能睁着疑惑的眼睛看着你,甚至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先提出一道诱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一步步去领会,效果要好得多。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请举例说明“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于是学生讨论开了,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任长霞,从卖国求荣的秦桧到走私行贿的赖昌星,正反对照,强烈鲜明,问题的探究由躯体的“生与死”推向精神的“生与死”,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课文,学生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主旨: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二. 给学生树立“活”起来的榜样
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文学”教学,文学教学到底要追求什么呢?有人说是“与诗共舞”,这很形象,这里的“诗”并非文体意义上的诗歌,而是“文学”。“与诗共舞”意味着你不是学步者,只在意“步法”和“节奏”。你用你的全部身心去感受,去体验,你在说“诗”,“诗”在说你,生命的律动与“诗”同在。这就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激情语文。
要让学生进入语文激情的境界,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语文的激情,要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教学之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语文教师的形象就是充满激情的典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书到动情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虽不是在指导学生读书,但他充满激情的表现给学生做了极好的示范,以至学生“疑心这是最好的文章”。《最后一课》中的
激情传递人生,激情散发热情,激情表达活力,激情体现生动,激情具有巨大的感染人的力量。教师用激情演绎课堂,让学生活起来,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 给学生酝造“活”的环境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运用母语,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形成语言的能力,具体而言,即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要培养语感就得给学生酝造一个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语
导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茫茫夜空,皓月千里,引人遐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人们被月亮的美丽和神秘所吸引,多少诗人为之咏叹:“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多少科学家为之倾倒:“水星”计划,“阿波罗”登月------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今天宇宙飞船多次降临月宫,月亮神秘的面纱正逐渐被掀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现在让我们乘着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宇宙飞船,去一睹月亮的芳容,去追问“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去探寻她的奥秘吧!
在没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情况下,用这诗一般的语言的能很快激起了学生兴趣,引起遐想,进入创设的意境中。
结束语:灿烂的月亮文化,全新的科学研究,和月亮有关的一些神秘事件,无不在预示着:月球是颗不寻常的星球。人们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球的了解仍然是不够的,月球内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讨,月球上还有无数宝藏等待我们去开发。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彻底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去“奔月”旅行,到月球上去探亲访友,我们一定会领悟到“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仙宫妙几景,一定会体验到“乘风归去”的潇洒飘逸!寥寥数语,让学生顿生求知之心,探求的欲望。将语文教学与引导学生探索进取有机结合起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既反映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也展示了语文教学艺术性,它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相关教案
-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浅议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心详细阅读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如何去爱—— 夏鑫 马鞍山当涂博望中学 做一个教师,爱心最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却并不懂得如何去...
-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详细阅读
关注近两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往往对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在解答文言语段阅读时往往失分偏多。如何指导学生搞好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呢? 一、归纳梳理,积累知识。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文言文。现在中考文言文考查的材料虽然大都取自课外,但是...
-
汉字的构字规律_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详细阅读
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余杭区中泰中学 王永平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认识汉字,而汉字数量繁多,并且结构复杂,看起来似乎难认、难记、难写,难以掌握。但庞大的汉字家族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汉字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并深入浅出、...
-
[新课程标准评价方式]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详细阅读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 --------------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831300 常常听人笑谈,学校...
-
【暑假记实作文】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详细阅读
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 ——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本文作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有感于初中“记实作文”教学的“造假”现象,思考 “记实作文”的本原应为“真实”,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记实作文”写作中返真归实,并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在开放作文教学中构建“真实”的初...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详细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科研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英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详细阅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杜斌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语文教育在新形式的影响下,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
-
浅谈新课标|浅谈新课该下师生关系的建立详细阅读
春风化雨,爱铸师魂----新兴中学 霍红艳 随着新课该的推行,师生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行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所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
陕西中考和河南中考区别_中考和中考复习(语文)详细阅读
——刘启才在金华市2006年中考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老师们: 刚才听了叶老师他们的发言,很精彩。现在还剩一些时间给我,我没有带文稿,就讲一个小时,这并不是我不负责任,而是要以文件为准。到时候,与文件不相符的,以文件为准,而我则是口无凭了。下面我讲九个大问题。 一、06年中考省里可能不命题了...
-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详细阅读
qgyy(原创)内容提要:本文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语文教案设计的问题,提出语文教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语文教案设计中要“有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二、语文教案设计要增强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 三、语文教案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