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_让科技走进课堂,让学生理解科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杂文收录 2025-08-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让科技走进课堂,让学生理解科学

        ——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吕文敬

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科学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知识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语文课的学习中就有“关注科学”的单元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观念和精神态度;科学行为和习惯。而科学素养的提高不能依赖语言的描述,更不能依赖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只能是从实际中去感知领悟,从实践中体验科学的魅力。也因为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科学的教学。这不仅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更是对教师科学教学的要求。在科技教育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首先在完成学科教学自身任务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并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语文课中涉及的科技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研究渗透科技教育的策略,使语文教学与科技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收到实效。

以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课文《斜塔上的实验》为例,这篇文章是一篇介绍科学家伽利略的文章,突出了伽利略一生的两项伟大成就:摆的定律和自由落体定律。作者真实地记叙了伽利略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事迹,表现了科学家矢志探索的精神和奋斗不息的足迹。引领学生从对科学家精神的学习中,激发对科学的探索精神,热爱科学。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紧紧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研读上是不够的,因为文章内容比较清晰简单,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基本可以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伽利略经历的概括,理解伽利略的伟大精神品质,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长期的阅读习惯也会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本文还有个学习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树立热爱科学的志向,因此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更需要在教学过程 中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实践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斜塔上的实验是伽利略的一个理想化的实验,在教学中也可以穿插简易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过程,既可以让学生真实体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通过亲自实验,学生对伽利略的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会提出问题,如果一张小纸片和一个纸团一起下落,就不会同时落地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羽毛与铅球同时下落,结果会怎样。学生有了进一步实验的兴趣,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会发现两者不会同时落地。有了这样的实验经历,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和伽利略的实验结果不同?教师只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设想,学生基本都会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实验进一步引申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这两样东西会同时落地,学生自然会想到真空状态,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完全的真空状态、半真空状态、充满空气状态下做这样的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被调动起来,自然会思考,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趣味。还可以组织学生写实验报告,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有深刻的认识。语文教学中也应该融入实践意识,把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学的韵味和科学的睿智!

2005-11-2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46.html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关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论文|论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文学艺术的,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就会犯虚无主义的错误。文言是躺在文化遗产宝库门前的一只拦路虎,下决心降伏这只老虎,宝库的大门便向我人敞开,收获将是巨大的;在这只老虎面前犹豫、畏惧...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良好的结果源于重视|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小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铃声一响,就要端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师上课,...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新教材有什么特点]新教材有什么特点?

    2001年8月,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及审查委员会数次审查,共有40家出版社出版的涉及20个课程门类的49种验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获得审查通过。从这些新教材的总体设计情况来看,都能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力争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绿色证书教育是什么|“绿色证书”教育

    23 农村普通中学试行及其他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还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举足轻重的大问题。为...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三年级语文游戏_作为游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游戏不完全是娱乐,也不全等于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两点。游戏的内涵要大于娱乐,大于语文研究性学习。游戏也不一定意味着不正经、不严肃,也有正经、严肃的游戏。什么是游戏?荷兰文化学者胡伊青加告诉我们:“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也谈公德作文】也谈公开课

    公开课与平常课毕竟不同,这倒不是因为公开课为了造假,故意不同于平常课。我以为,公开课应该不同于平常课。 先打个生活上的比方,平日在家吃的叫家常便饭,来客时总得多做几个好菜,当然平时没有客人的时候,我们在家里也不是不可以改善一下生活,打打牙祭,但这与来客人做上几个好菜并不矛盾,就像我们的平...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高中新教材课程_新教材中的体验课程观

    “情感体验”的过程。鲁迅早年在推行文学教育时,特别说到了两个例子。一是说,人们观诵文章,就好比在大海中游泳,“游泳既已,神质悉移”,但“大海”“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这其中讲的就是文学的倾向、情感是隐含在一切可感场景中的,读者要靠自己的体验去获得这一切。另一个例子是讲热带人没见过冰,你给他讲冰形...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PPT_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返回本页页首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4...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