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_让科技走进课堂,让学生理解科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让科技走进课堂,让学生理解科学
——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吕文敬
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科学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知识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语文课的学习中就有“关注科学”的单元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观念和精神态度;科学行为和习惯。而科学素养的提高不能依赖语言的描述,更不能依赖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只能是从实际中去感知领悟,从实践中体验科学的魅力。也因为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科学的教学。这不仅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更是对教师科学教学的要求。在科技教育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首先在完成学科教学自身任务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并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语文课中涉及的科技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研究渗透科技教育的策略,使语文教学与科技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中的科技教育收到实效。
以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课文《斜塔上的实验》为例,这篇文章是一篇介绍科学家伽利略的文章,突出了伽利略一生的两项伟大成就:摆的定律和自由落体定律。作者真实地记叙了伽利略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事迹,表现了科学家矢志探索的精神和奋斗不息的足迹。引领学生从对科学家精神的学习中,激发对科学的探索精神,热爱科学。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紧紧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研读上是不够的,因为文章内容比较清晰简单,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基本可以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伽利略经历的概括,理解伽利略的伟大精神品质,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长期的阅读习惯也会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本文还有个学习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树立热爱科学的志向,因此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更需要在教学过程 中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实践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斜塔上的实验是伽利略的一个理想化的实验,在教学中也可以穿插简易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过程,既可以让学生真实体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通过亲自实验,学生对伽利略的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会提出问题,如果一张小纸片和一个纸团一起下落,就不会同时落地了。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羽毛与铅球同时下落,结果会怎样。学生有了进一步实验的兴趣,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会发现两者不会同时落地。有了这样的实验经历,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和伽利略的实验结果不同?教师只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设想,学生基本都会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实验进一步引申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这两样东西会同时落地,学生自然会想到真空状态,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完全的真空状态、半真空状态、充满空气状态下做这样的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被调动起来,自然会思考,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趣味。还可以组织学生写实验报告,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有深刻的认识。语文教学中也应该融入实践意识,把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文学的韵味和科学的睿智!
-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浅议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心详细阅读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如何去爱—— 夏鑫 马鞍山当涂博望中学 做一个教师,爱心最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却并不懂得如何去...
-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详细阅读
关注近两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往往对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在解答文言语段阅读时往往失分偏多。如何指导学生搞好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呢? 一、归纳梳理,积累知识。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文言文。现在中考文言文考查的材料虽然大都取自课外,但是...
-
汉字的构字规律_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详细阅读
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余杭区中泰中学 王永平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认识汉字,而汉字数量繁多,并且结构复杂,看起来似乎难认、难记、难写,难以掌握。但庞大的汉字家族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汉字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并深入浅出、...
-
[新课程标准评价方式]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详细阅读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 --------------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831300 常常听人笑谈,学校...
-
【暑假记实作文】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详细阅读
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 ——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本文作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有感于初中“记实作文”教学的“造假”现象,思考 “记实作文”的本原应为“真实”,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记实作文”写作中返真归实,并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在开放作文教学中构建“真实”的初...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详细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科研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英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详细阅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杜斌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语文教育在新形式的影响下,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
-
浅谈新课标|浅谈新课该下师生关系的建立详细阅读
春风化雨,爱铸师魂----新兴中学 霍红艳 随着新课该的推行,师生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行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所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
陕西中考和河南中考区别_中考和中考复习(语文)详细阅读
——刘启才在金华市2006年中考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老师们: 刚才听了叶老师他们的发言,很精彩。现在还剩一些时间给我,我没有带文稿,就讲一个小时,这并不是我不负责任,而是要以文件为准。到时候,与文件不相符的,以文件为准,而我则是口无凭了。下面我讲九个大问题。 一、06年中考省里可能不命题了...
-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详细阅读
qgyy(原创)内容提要:本文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语文教案设计的问题,提出语文教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语文教案设计中要“有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二、语文教案设计要增强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 三、语文教案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