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_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学 王永平
从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可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有兴趣就有学习的潜力,一旦我们的语文课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新课程全新的教材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一开始她就为刚踏入中学的学生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让他们领略到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优美诗文、动人小说、哲理故事。在这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有作家们对往事的依依怀念,有华夏民族的奇异的民俗风情,大自然的四季美景,也有科学家们矢志不渝、不懈探索的心律和足音,更有那奇幻无比的想象世界。这些和我们的生活无不密切相连,又非常切合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着文章中的方法实例,来观察自己的周围世界,探索这一世界,提高自己对这一世界的认识力和辨别力。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绿色蝈蝈》一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再现在树丛中绿色蝈蝈捕食蝉的情景,把学生引入情境中,让每位学生产生好奇之情,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因好奇和对文章的喜爱,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中。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我也注意联系生活,产生亲切感,使全体学生关注而要学;或者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使全体学生在情感的驱动而要学。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满足,不是当负担。”因此,无论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教学过程 中。
二、以读为本,读说结合,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读为本,读说结合。“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读,学生才能自己有感悟语言的内涵,而通过说,学生能将文章中的语言转化自己的语言。这里的“说”,在课堂教学可以称为“自由发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了讲深、讲透或串讲、串问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认为,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而后把自己读懂的内容通过尽情地说、尽情地议表达出来,将是学生参与课堂全程的有效方法,读说结合、自由汇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寻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解、自悟、自行表达,逐步加深理解。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及时点拨、指导,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如我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这课中,先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文,然后让学生表演“我”遇险、脱险的过程,再通过提出问题(自由发言)—思考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大班交流)三个环节来深入探究文章。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让学生充分的说,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再点拨引导。在思考问题(分组讨论)这一环节,在提出思考要求后,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让他们体会当时的感受。
优化课堂结构,就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创设各种读书机会,严格控制教师分析讲解时间,使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课堂教学时间三分之二)、读书时间(课堂教学时间二分之一)得以充分保证,使书本知识成为活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以读为主、自由发言形式,不仅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而且这样贯穿全程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给学生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让学生主动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
一篇课文中,在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名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如我执教《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深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我抓住作者对山中“好友”的亲切呼唤,让学生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然后挑一处自己认为最有趣、最喜爱的句子,说给大家听。请不要小看这一“挑”调控行为,“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学会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思路,选择学习方法,成为教师必要素质。如课前问学生这节课想学些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意向选择取舍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学生方法进行学习,把选择的自主权大胆地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选择决定,将激发学生最大的能动性,促进学生更自主地参与学习。
时代的号角呼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学习。只要让学生“当家作主”,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学生学习能力、全面素质才能大幅度地提高。
-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浅议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赢得学生的心详细阅读
2005年度安徽省中学语文教育论文 如何去爱—— 夏鑫 马鞍山当涂博望中学 做一个教师,爱心最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心,却并不懂得如何去...
-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详细阅读
关注近两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可以看出文言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往往对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在解答文言语段阅读时往往失分偏多。如何指导学生搞好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呢? 一、归纳梳理,积累知识。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文言文。现在中考文言文考查的材料虽然大都取自课外,但是...
-
汉字的构字规律_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详细阅读
了解汉字组构规律 提高识字教学水平余杭区中泰中学 王永平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认识汉字,而汉字数量繁多,并且结构复杂,看起来似乎难认、难记、难写,难以掌握。但庞大的汉字家族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汉字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并深入浅出、...
-
[新课程标准评价方式]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详细阅读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 --------------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831300 常常听人笑谈,学校...
-
【暑假记实作文】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详细阅读
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 ——初中阶段“记实作文”教学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本文作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有感于初中“记实作文”教学的“造假”现象,思考 “记实作文”的本原应为“真实”,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记实作文”写作中返真归实,并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在开放作文教学中构建“真实”的初...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详细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科研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分析,反复品味道...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英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详细阅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杜斌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语文教育在新形式的影响下,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
-
浅谈新课标|浅谈新课该下师生关系的建立详细阅读
春风化雨,爱铸师魂----新兴中学 霍红艳 随着新课该的推行,师生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行成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所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
陕西中考和河南中考区别_中考和中考复习(语文)详细阅读
——刘启才在金华市2006年中考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老师们: 刚才听了叶老师他们的发言,很精彩。现在还剩一些时间给我,我没有带文稿,就讲一个小时,这并不是我不负责任,而是要以文件为准。到时候,与文件不相符的,以文件为准,而我则是口无凭了。下面我讲九个大问题。 一、06年中考省里可能不命题了...
-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详细阅读
qgyy(原创)内容提要:本文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针对目前语文教案设计的问题,提出语文教案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语文教案设计中要“有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二、语文教案设计要增强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 三、语文教案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