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写作能力_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听说及写作能力

杂文收录 2025-08-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教学论文]--aphid

在农村语文教学的实践当中,我们往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教材中表现的语言环境与学生实际接触的相去甚远,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民族地区,在理解课文上,特别是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时倍感费力,训练效果也极不理想。

很多农村语文教师都发现过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课下很喜欢说话,很活跃,可一上课就无话可说或言不及义。这也是农村中学口语训练中普遍存在的语文课堂和学生实际生活完全脱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要真正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能力,只能是空谈。

基于现实来谈,在学校里提倡“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只能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式的引导方式,我们没有办法在一夜之间改变学生的语言习惯。我们也不可能强迫他们在课下用普通话来交流,我们更不可能要求家长对孩子说普通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规范的语言环境呢?这绝对是一种可行性高,投入不多的好办法。

一、选用媒体手段,创设虚拟语言环境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进行有益的社会实践,从而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很多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的语言 环境,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往往很有效果。

例如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剧,引导学生摹仿其中的对白,并利用录像机、VCD的卡拉OK功能,尝试配音,学生很有兴趣,效果也相当好。有一定电脑水平的,还可以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软件,使用Flash、Power Point等等,将听说训练中的训练题目制作成动画短片、幻灯片,让学生作配音的练习。花费时间不多,却很受学生欢迎。

二、刺激学生的训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力量。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教学的模式化已使很多学生烦不胜烦。特别是写说明文,由于文体本身要求的客观性,学生很难对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如果能另辟蹊径,把影视内容引进课堂,情形会大有改观。如中央电台说明性很强的《人与自然》节目,教师可先行录制或下载,并有选择地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的形体、生态特征及活动规律等,并注意听主持人的解说,然后进行写作训练,效果很好。

三、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取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础,但由于中学生学习紧张,生活视野狭窄,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并不多。即使偶有机会去观察,大部分学生也往往不知道应该看些什么,或者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这就使得他们面对一个作文题时感到无话可说。这其实是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的问题。例如写一篇介绍自己学校的说明文,许多学生容易开错方向,并对各种建筑、设施的相对位置表述不清。如果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校的平面图,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面对图画写出好文章来。又如在指导学生描写“运动会”的场面时,可让学生观看比赛时拍摄的录像,先完整地看一遍,让他们了解比赛的全过程,对比赛有个整体的了解,再利用慢放或暂停的方法让他们观察某一同学拔河时的细节,如手脚的动作、脸部的表情等。之后再写作文,就不会觉得写不出来了。

四、启迪创新思维

作文训练中,语言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往往不及形象的启迪。用再多的语言去形容大草原的辽阔也比不上给他们放一段精彩的视频,教师可以把牛哞声、羊叫声、马啸声……录制下来,剪裁后组织一组有趣的音响。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让他们边看边听,然后通过合理想象,写成一篇想象文章。由于素材新奇,不受拘束,学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写出的内容也大不相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但在探索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缺少制作课件的素材,特别是语文学科。2、如果制作的课件不能被推广应用,它的能效就比较差。3、有些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重形式而轻视内容,忽视了教学目标 。这些问题有待于广大教师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尽管如此,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环境,仍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51.html

  • 怎样开发课程资源|怎样筛选课程资源?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在开展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一)类型1、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教学模式_“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人是生成与创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立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三个维度十项指标。三个维度是: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十项指标是:自尊自信、...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成都市教科所所长】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主 题: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主讲人: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时 间:2003年4月12日地 点:徐州矿务局会堂内 容:一、 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民主教育民主教育的含义,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让课程走进教师|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

    尽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已经表明,它对教师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它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但是要让教师真正能走进研究性学习却并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相当困难。在各实验学校开始课程实验时,相当一部分教师持旁观的态度,有的甚至明确表示反对。这其中除了惰性及一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方式很难改...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_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当前,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但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和迫切。第一,“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提法问题。目前,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研究在我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一方面,近两年来上海等地有一些学者正在大力提倡和从事研究性学习,而且势头很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人;...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

    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从2000年初项目申报到2001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是由几百名大学科研人员、各地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研制专家组不舍昼夜地辛勤劳动的成果,它凝聚了专家们的心血,是集体智...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关于审美的文言文】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摘要:3、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鉴于上述种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令人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

    发布于:2025-09-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