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第二课时说课稿]《看菊花》(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说教材
教材分析
《看菊花》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四段,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都很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让学生明白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它不怕寒冷的品质.插图描绘了五颜六色的菊花迎着寒风开放的样子以及“我”跟爸爸看菊花的情景.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要注意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
(二)课时安排本课共有两可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菊花不仅好看,而且不怕寒冷。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大纲、教材的要求以及当前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的现状,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2、理解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背诵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5、知道菊花不6、仅外表好看,而7、且不8、怕寒冷。
教学重点:体会菊花不怕冷的高尚品质。
(五)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画
二、说教法
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联系生活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通过观察色彩鲜明的菊花图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展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以读代讲法。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中写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这部分,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从而体会到菊花的颜色美和数量多。
联系生活情境教学法。
小学生人小情多,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行补白练习来帮助学习语言。
此外,我还采用同桌讨论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指导学生借图朗读助解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朗读中也培养了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有些疑难问题让学生同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探究。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课的目的在于温故知新,为新课作铺垫,使教学前后衔接。
复习生字词。
用高兴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要到公园去看菊花,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坐上汽车出发吧﹗
(2)(出示菊花图,远景)公园到了,呀﹗看到菊花我真想说:呀﹗
公园里的菊花———﹗(学生回答)
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很容易为某些事物所感动,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进行语言训练,既给学生多了一次情感体会,又训练了语言.12
(3)听了你们的感叹,老师也忍不住想说:“公园里的菊花好看及了.”
(4)指导读这句话.
(5)过渡:菊花怎样好看呢?
①菊花的颜色好看吗?有什么颜色呢?学生接着朗读: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再接着让学生上黑板找出黄菊花、白菊花、淡绿的菊花和紫红的菊花,找对的带读一遍后齐读;最后教师指图描述指导读好表示颜色的词.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征是词语概念只是和事物表象紧密结合着.利用菊花图帮助学生阅读,让学生进入课文语境,从而体会到菊花的颜色美.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9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