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阅读理解|黄鹤楼送别解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可以定为“走进名著”,《黄鹤楼送别》是其中的一篇,这篇课文属于典型的“文包诗”的形式,全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意境。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教材解读(一):
体裁特点:文包诗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
    这类课文,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有的是凸现名句,写出场景,文章中包含诗句,故名"文包诗"。在这类课文中,文章(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融古今之美于一体的佳作。所以,"文包诗"此类文章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要借文学诗,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习得某种方法,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古诗背景:一次诗意的离别
    古人的送别诗有很多,而这一篇课文则有些特别,因为这首诗是发生在两位大诗人之间,需要指出的是,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孟浩然年过四十,已是当时公认的大家,而李白则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声名并不如我们现在想像的那样显赫,他看孟浩然,有着一种高山仰止式的崇拜,就像今天我们看他一样,所以文中把孟称为他的"兄长和老师"。当然李白可能也没有想到后来他的成就也并不在孟之下。
    李孟早年在襄阳结识,因此文中称为"故人",此次在武汉只是偶遇。他乡遇故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什么选择要在暮春的三月,要在黄鹤楼送别?试想一下,如果选择在其它季节分别,夏天太过炽热,那是恋人般的分别;秋天太过萧瑟,林黛玉会在此时哀叹那一地的落花;冬天则太过悲壮,只适合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唯有春天拥有那一脉涵永的温情,正符合这两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诗人脾性。烟花三月,桃如火,柳如烟,一派风景如画。去哪里?扬州,又是一个烟花之地。所以双方是偶然地喜相逢,却绝不是必然地伤别离。
    再来看黄鹤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在此名楼上饯行,可以体现李白对孟浩然的尊重与敬仰,可以在这至高点上送孟至更远处,有关这座楼,骚人默客人们不知留下了多少诗篇在上面,以至于不知是诗人成就了黄鹤楼,还是黄鹤楼成就了诗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崔颢,据传李白在看了崔颢的《黄鹤楼》后也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是后人的杜撰或者是李白的自谦,事实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流行程度绝不亚于崔颢的《黄鹤楼》。李白又一次自视过低了。
    除了这样有画意的三月,除了这样有诗情的黄鹤楼,还有谁更有资格见证当世这两大诗人的分别?1234567
文本解读:跨越时空的感悟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如香而涩的酒,醇香的是友谊,苦涩的是离愁。《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以"文包诗"的形式,再现了李白与孟浩然那场载入史册的离别,还原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诗"是"文"之源,"文"是"诗"之流,"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但因时空阻隔,学生对李孟二人间的这份离别,无法感同身受。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本课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教学策略:将"离别"贯穿始终。
教学拓展:送别诗文的归类赏析。
教材解读(二):
    第九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与李白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完美结合。
    开篇第一小节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暮春三月”暗合“烟花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环境描写,为故事展示了一个美好的背景,首先把读者还到了一个读音的境地,“饯行”又故事带来了一点点忧伤。
    第二小节。“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简单介绍了黄鹤楼及其地理位置,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提供了条件。这一小节的内容是临别的前奏,“一会儿”,“一会儿”只是作者内心的臆测,但在我们看来并不显雕琢之感,缘自于作者对临别之人内心的真实把握,一个“藏”字把临别的真实心理淋漓尽致地突显现来,真是“此时无事胜有声。”
    第三小节,“话别”是全文的重点所在,也是整首诗的情意所在。从李白那饱含深情的话语中,我们知道:
(1)孟浩然的为人,人品与诗篇都是让李白所敬重;
(2)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一般,既是好友,又是兄弟,还是师徒;
(3)两人前途的迷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这么好的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此时此刻,却将浓浓的情于一句简炼的话语中,真是一语值千金。再看孟浩然也是性情中人,看他的动作,“一饮而尽”,李白的盛情怎能推却。此时的孟也有诉不完的离别情,但此时此地,黄鹤楼,王勃,自然而然想到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深深地离别语夹着浓浓的关怀,宽慰之情通过两个的动作,语言,充分展示出来,黄鹤楼上散发着离愁别绪。文章虽然简炼却不失真情,让人也不尽融入其中。
    第三小节。有情人终于离别,此时江边一景一物都似在诉说离别意,“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蓝天,春水,对诗句的最好介绍,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对环境衬托人物心境的把握力度。
    最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引出诗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整个故事如流水一般顺畅自然,情意绵绵,毫无粉饰之意。
    如果把它作为一篇美文,与古诗一块进行反复赏读、吟诵、玩味,不但能拓宽、深化对古诗意境的领悟,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同时可以从短文中学习语言、增强语感,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这就收到了读文学诗的双重功效。1234567
教材解读(三):
一座楼,两个人,一首诗
——细读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
    课文的开头,“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开元十六年,春已暮,夏将至,万物蓬长,生机焕发。“烟花三月下扬州”,料想,那东南名都扬州城内,必定也是这番烟花锦簇,美不胜收,孟浩然即将东赴广陵。
    李白当时正“年轻”,二十八岁。孟浩然长他十二岁,时年四十,已然诗名满天下,是个“大诗人”。
    醉人的美景为这场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送别拉开了序幕。
一座楼——积淀出的浓厚文化韵味
    “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别的地点在黄鹤楼。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文中这样描写:“俯临长江,飞檐凌空。”一“俯”一“凌”,传递出的是一弛一张、一合一仰的舒张感,飞檐翘角,凌空欲飞,高耸入云,气宇轩昂。短短八个字,顿觉一种高贵的气势迎面扑来,不愧“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给我的印象不仅是它的气势,还有跟它有关的那些诗歌,那些名字。
    崔颢有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相传就是这首诗,使李白也佩服敛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仙人跨鹤而去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三大名楼。广陵即扬州,唐朝最繁华的都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名楼送名士赴名城”,在历史的天空中,虽是一瞬,但却永恒。当我们轻念“黄鹤楼送别”这个课题的时候,积淀千年的文化韵味也便悄悄漾在心头。
一杯酒——盛满诗人深深的情谊
    别离的时刻就在眼前。“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一会儿……一会儿……”昭示的是诗人一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内心所涌动的不安;“仰望蓝天白云”“远眺江上景色”是顾左右而言他,“有意不去触动”则是强抑内心的情感。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离别前特意营造的安静,他们都不想让离别的时刻到来,都想让相聚的时光再延长些许。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终于”二字,提醒我们离别的时刻并不因为两人的不舍而停止前来,所谓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或许是在船家的催促下,或许是在天边太阳的提醒下,或许是千回百转之后的毅然决然,这个分别的时刻必然地到来了。“李白举起了酒杯”,既对应着第一自然段中的“饯行”,又营造出两人告别时的具体场景,把酒送别,情浓意厚。1234567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每逢喜事,以酒相庆;遭遇烦恼,借酒浇愁;知己重逢,千杯也少;好友分别,酒,也就成了重要的表达情意的东西。所以,此时,李白定然是双手捧着满满的一杯酒,诚挚地说着这一番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从李白的这番话中,我们不难读到李白对孟浩然满怀的敬仰。所以,此时的酒杯中,盛满的不仅是酒,更有对 “孟夫子”的敬意、不舍与祝福:“请您满饮此杯吧!”而孟浩然此时肯定也是情难自禁,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暂时我们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一饮而尽”是孟浩然的豪迈,对李白敬仰之情的珍惜,而借用的王勃的名句和“虽然”一词,又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两个人中的年长者对年轻者的安慰,对两人友谊的充分信任。
    但是,再细细推敲,却又觉得这两个人的对话,实在太显直白,太过于程式化。他们当时会这样说吗?两个人都直抒胸臆,再读,这不像是两个情谊深厚的人的依依惜别,倒像是普通的朋友分别时的寒暄客套。也许是我们古老的文化中,“送别”二字浸润了太多的意象:执手相看,无语凝噎;折柳相送,朝雨浥尘;踏歌而来,水深情浓……作为那样一首传世甚广的佳作,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那一天,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这场离别,应该会有更细腻、更深情的场景。
一叶帆——凝聚过一道深情的目光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依依站立的,不仅是杨柳,还有站在岸边的李白,他内心的丝丝依恋就如同岸边的杨柳,枝条摇曳,如挥着的手;飞得高高远远的,不仅是沙鸥,还有远行的友人,身影渐逝,触手不可及。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白帆渐行渐远,朋友也渐行渐远,李白的目光却未曾稍离,直至白帆早已消失。这目光里面是什么?是想象吧,想象繁华的扬州城里烟花迷蒙,美景醉人;是回忆吧,回忆与孟浩然同游月余的知心与畅快;是祝福吧,祝福自己的朋友一路顺风;是留恋吧,留恋彼此之间结下的深深情谊;是深深的牵挂吧,故人此去,唯愿一切都好……
    如果没有这些丰富的内涵,又怎么会白帆已逝,还“依然伫立”?如果情谊不深不厚,又怎么会久久“凝视”?如果不是此时心潮起伏,难抑深情,又怎么会“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不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帆“孤”影“远”人已“尽”,不着一字“情意”,不见一字“难舍”,却尽得风流。
    是啊,过尽千帆皆不是,唯见天地一沙鸥。长江滔滔,船只穿梭,而在李白的眼睛里,只有那一叶载着孟浩然的白帆。这一叶帆,凝聚过李白深情的目光;这一条江,也见证过两位大诗人的深情厚谊。1234567
两个人——寻求一份灵性和谐的友谊
    这是两个在唐诗的天空里熠熠生辉的名字。
    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无需赘言,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不得不了解的是两个人相投相知相惜的情谊。
    李白,生性洒脱自由,毕生都对隐逸之士特别敬重、神往;孟浩然被人描摹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据说,他在离开长安隐居襄阳时,常常骑着驴子,带着小书童,携书袋和酒漫步山间。既有清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倾慕。所以,当他千里迢迢,慕名而至,在襄阳鹿门山谒见了孟浩然之后,两人即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共游江夏,诗酒同欢。
    饮酒唱和、携手遨游之外,他们更是在寻求一份心灵契合、志道同一的友情。“笑傲王侯,超世之心”,是他们友谊的基石。
    《赠孟浩然》可以做一佐证: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一首诗——传达穿越千年的情思
读《黄鹤楼送别》,核心就在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意境开阔,余味悠长。一点点伤感,一点点怅惘,一点点洒脱,载着许许多多的深情。28个字的诗,竟有力贯千钧的分量,重过了前面所有的铺排。在所有的送别诗中,这一首,是流传最广的之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更是被古人誉为“千古丽句”。透过这首诗,你分明可以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峨冠博带的年轻人,站在长江边上,遥望着天边那一叶越来越小的白帆,久久地凝望着,凝望着……这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将历史永远定格在那一幕遥望的场景,为我们传递着一份穿越千年的情思。
    “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除却诗本身的魅力,虽穿越千年,但却依然能够直抵我们内心的,大概就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那一份友情了。
教学建议:
抓几个词就够了
管建刚
    一节课,40分钟是个常量,课文的长或短,却是个变量。中年级,课文四五百字;高年级,七八百、上千字的都有。高年级教师,课文长,总觉得教学时间不够,这里抓一下,那里挠一下,零零总总,里里外外,嘴里的唾沫星子已干,教学欲望却不休。小学语文,一周六个课时,去掉两课时的作文,用于阅读教学,不过四个课时。一篇课文,一般不能超过两个课时;超过,你得从其他课文里省,不然,你没时间做练习、搞复习。这是教学现实,必须正视。必须要将课文教“短”,确保两课时内,将比较长的课文,一扫而光。这个“扫”,当然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地“扫”。
    《黄鹤楼送别》(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是文包诗,有文有诗,怎样处理文和诗的关系,历来是教这类文章的一个争议点。就《黄鹤楼送别》一文来说,我认为,只要把描写李白和孟浩然告别的那个故事熟烂于心,那么对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学生也就懂了;只要学生把故事中的李白和盂浩然的情感感受了,那么对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情,学生也就明白了。1234567
    怎样让学生较为快捷、有效、集中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我一步步地缩小、再缩小,从全文落到小节,冉从小节落到句子,再从句子落到词语,留下了四个词:“饯行”“依依”“伫立”和“凝视”。
    “饯行”,出现在课文的第一小节。它的近义词是“送行”,与“送行”的不同之处在于:“饯行”是摆了酒席相送。李白又是在哪里摆酒席相送呢?——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楼”。它是怎样的呢?尽管课文只写了一句话,“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却也足以看出它的气势。李白送孟浩然,不是一般的“送”,而是摆了酒席相“送”,不是在一般的地方摆酒席,而是在最著名、最豪华的酒楼里相“送”,这就是题目“黄鹤楼送别”的“送”。
    “依依”出现在课文的第二节和第四节。第二节出现在“依依惜别”这个成语里。“惜别”的意思是“舍不得分别”。“依依”是什么意思?学生大都不知道。《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解:1.舍不得分别;2.杨柳树随风摆动的样子。显然,此处的“依依”是第一个意思。“惜别”已经表示“舍不得分别”了,“惜别之情”已经够通顺了,作者觉得不够,还要加一个“依依”,再来一个“舍不得分别”,这是怎样的“别”啊?这就是“黄鹤楼送别”的“别”。
    “依依”还出现在第四小节的“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一句中,这里的“依依”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初看,一口咬定第二种,即“杨柳树随风摆动的样子”。不妨让学生再吟咏一番,提示:此时此刻,在李白和孟浩然的眼里,“依依”的杨柳,仅仅是“杨柳树随风摆动”的感觉吗?学生自然豁然明白,这个“依依”既有“杨柳随风摆动的样子”的意思,也包含着“舍不得分别”的意思,仿佛杨柳也在为友人的分别而“依依”。这就是一语双关,这就是借景抒情,这就是语言运用的精妙。
    “伫立”和“凝视”都出现在第四小节。“伫立”的近义词是“站立”,是“长时间的站立”的意思。李白站了多长时间呢?直到孟浩然的船走了,看不见了,还“伫立”着。古时候的船,靠人划,靠风吹,速度慢,长江又很开阔的,能看得老远。李白一直站着,站着,直到船的影子都看不见,他还站着、站着,看着、看着,用目光来送友人。这就是“黄鹤楼送别”的“送”。
    “凝视”,意思是专注地看。李白看什么?先是看孟浩然,再是看孟浩然的船。孟浩然的人和船都不见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了,他还在看,还在凝视,凝视着“滚滚江水”。不妨让李白转过身来,让他“凝视”的目光对着你,你会看到他的眼里满是离别情,留恋,惆怅,不舍,失落,空虚……这是一种怎样的别啊?这就是“黄鹤楼送别”的“别”。李白伫立着,“凝视”着,一动也不动,可是他的内心,一定像滚滚的长江水,波翻涛涌,情不自禁,于是有了一笔挥就的、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234567
    教学《黄鹤楼送别》,抓几个词,这就够了。抓住词,将词的内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比较、联系、替换、吟诵、点拨等方式,一点点地放大,词的内涵丰富起来的同时,文的内涵也立体起来,丰润起来。
    小学生阅读文章,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是一个通病。抓词语,就是抓细节,就是对学生粗略的阅读方式的改良和补充,这种改良和补充,十分重要、必要。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1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