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原文|《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教研研讨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讲课教师:贾淑红
评课:明星中心校校长:孟清英老师及贺家堡小学语文组成员
李老师:请淑红介绍一下设计意图。
淑红:我今天讲的是《滴水穿石的启示》,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通过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介绍,说明事理: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想要成功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课实际和新方案要求,我是这样设计的:1、了解三个名人的故事,理解课文中寓意深刻的句子,理解“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的含义。2、学习作者用事实证明一个观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3、组织学生研读三个事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刻理解课文,从而受到启发。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重点学习古今中外三个名人正面的典型事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滴水穿石”的精神,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成功,同时也给了学生许多的自信,又用反面的雨水事例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学生加深了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就一定能成功。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思想教育后,课外延伸,学以致用,布置了读后感的日记。
李老师:再谈谈教后感觉。
淑红:课后感觉,学生在这节课上还是有些局促,没有放开。由于我不是文科专业毕业,对语文这门课程的了解有限,语文知识比较匮乏,教学中也难免出现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指点。
潘敏:淑红新方案巩固练习部分,可以让小组互相说一说,不必动笔写,一动手感觉用时很长。
淑红:嗯,这个我会注意。刚使用新方案教学,还不会合理安排。
潘敏:不过,我觉得这种方法挺好的,充分利用新方案。
淑红:谢谢。只是揣摩应用,还需要大家一起研究。
孟老师:接下来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淑红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写字姿势抓得有效果!上次我在11月17日听课时在听课笔记上写了“23名学生执笔姿势全部有问题”今天,我欣喜地看到,这23名学生中,除1名是我提醒后改掉之外,其余都正确,或者说基本正确!这告诉我两个信息:一是教师矫正得法有效,她下了功,也会用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矫正不良姿势并不难,淑红做到了,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这个典型我们要在全镇树!她给大家带来了信心!而且我注意到,她在别班听课时,不自觉地在帮学生纠正姿势,我想,一定是形成了习惯。我希望不仅仅是淑红,包括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说到课文,淑红有两个亮点,一是导学案结合比较紧,我看了看,这课的导学案设计得比较好,潘敏那课就不怎么好联系。淑红能把两部分分别融入自己的教程中,自然而得体。从课文的设计上看,她是采取直奔中心法,先提出中心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然后分别从三个典型人物的事实中印证“滴水穿石”的道理。从思路上讲是不错的,这是第二个亮点。12
淑红:真是没有想到自己在这节课,能做的这样好。
孟老师:问题主要是什么呢?我感觉与潘敏有相似之处,主要还是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或者说是扣得不细。许多很关键的词,那么轻轻一带就过去了。比如,讲到李时珍,从他“从小立志”到一直坚持了27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这就是目标专一。如何努力的呢?“翻山越岭”、“走遍了”、“访名医”、“尝草药”,读着这些句子你能想到哪些情景呢?或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里把静的文字变成动的画面,体会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的编写所经历的艰辛、危险……这里需要教师给学生一个补充资料,简单介绍一下《本草纲目》的内容作用及意义。这样学生会理解:想获得成功,不仅仅是目标专一,坚持不懈,还包含着不怕艰险敢于吃苦的精神。再比如,讲到第二个事实,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可以抓住“迷恋”一词展开想象,当他做小贩时,当他做报务员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回家做的是什么?如果这里穿插介绍一些爱迪生由于“迷恋”电学实验研究而闯祸甚至威胁到生命危险还孜孜不倦地研究的事例,更有益于学生的理解。学习这个故事时,可以在结束时提这样一个问题:有的人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到最后也没做好,比如有的人当了一辈子教师却没成为一名好教师,这里为什么呢?学生会在之前不仅仅要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不怕艰险敢于吃苦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脑!这样下来,“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是更丰厚些呢?
淑红:嗯,是!我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常常不能把教材吃透,挖掘不深文本的内涵。
潘敏:我有同感。
孟老师:多读,读就一定能吃透。其实没有那么难的,我的许多想法都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的,并没有看参考什么的。
淑红:常常是讲完一课,还要再来一节补充课。
孟老师:许多时候,自己悟出东西远远比从参考上得来的感觉深刻。你原来是教什么来着?不是语文吗?
淑红:刚开始是教体育,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才改为语文。
李老师:每搞一次活动,参与教师都有新的收获,与孟老师的悉心培养指导分不开。
孟老师:小学语文也没有多少东西,只要多用些心不难拿下来的。
淑红:过去在那遥远的乡村小学,没有像孟老师您这样对语文教学熟悉的恩师指导。来到明星镇,在孟老师的指导之下,才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李老师:今后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46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