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_《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外形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聪明和超人的才干。
   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但是埃及金字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一定的障碍,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知识的链接,缺乏与文本的共鸣,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的情绪。
   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时的初步了解,到课堂上进一步感知中获得切身体验,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坚固、奇特,感受古埃及人民勤劳智慧,同时激起继续探究金字塔的愿望。
   我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回忆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配以声像资料,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近金字塔。扣住课题,既解题又审题,激发内在的学习诱因,调动学生自读自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开始我就播放了一段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走近埃及,然后播放一段视频,并配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作为导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中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伏笔。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需要学生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抓句中关键词语等方法理解有关句子。在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时,我抓住数据和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数据的运用最能体现出金字塔的宏伟,我学用书上打比方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数据,让这些数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在教学“最大的一块重160吨”时,学生对吨几乎没有概念,我把学生平时经常能看到的卡车进行打比方,由于是和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就能体会出金字塔的宏伟。在体会金字塔的精巧时,抓住关键词句“很平整、很紧密、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方便学生去理解。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三分文章七分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而朗读与感悟紧密结合,读是为了感悟,感悟是为了更好地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多次与文本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会金字塔的宏伟、精巧。理解了宏伟、精巧,再融入感情去读,使学生真正懂得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而对埃及人民产生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埃及金字塔的兴趣。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结构的精巧,并学习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解决金字塔如何建造这个问题时,学生从文中描述了解了古埃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头的方法后,有效运用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在直觉感受中,轻松地了解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聪明。
   在教学中,老师经常担任拓展的重责,而今天我让学生担任这一角色,带着他的伙伴去了解金字塔。在课前,我先让学生查找关于金字塔的资料,收上来后挑选不同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将他们的资料整理到媒体当中。在课堂上,让他们自主拓展,自主交流,为激发他们课后探索埃及金字塔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123

务实为本,创新不足,瑕疵犹存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刚抽到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 》这个课题时,我就在思考:这节课我该怎么上,该上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还是两个课时的内容整合在一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吧,好像上不出什么花样,就是读书、认字;第二课时呢,又不能提前去见学生做准备;两个课时整合吧,这又不符合教学与学生认知规律,如果这样,只能是在40分钟内蜻蜓点水,什么教学目标都无法达成。经过考虑,我选择了上第一课时,我想不管是课赛,还是评骨干,还是日常课,我们都要本着一个“实”字,教出语文本色。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第一课时又该怎么教,教些什么呢?
我认真把课文读了3遍,之后又阅读了教学参考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以及教材编写意图有了一定认识。首先确定了正确、流利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清脉络3个主要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的习惯。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确定了:一、新旧衔接,激发情趣;二、自主质疑,初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四、交流收获,拓展存疑的基本教学流程。
这一单元的3篇课文在文章结构上基本相同,都是说明性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此类文章写作方法培养渗透的很好范例。学生已经学习了前边的《秦兵马俑》对此类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导课时我结合前一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让学生把新旧两篇课文联系一起,以便为后边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归纳总结做好铺垫。在学生初读课文前,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并板书,让学生对读课文充满期待。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后,通过读重点词语巩固了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的识记,同时这些词语与课文主要内容紧密联系,对于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一定提示作用。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悟文章结构特点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自主到课文中寻找答案。梳理出的问题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读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自己整理出了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整个环节,靠的是学生的内驱力,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变以往“老师要你学这些”为“我想学这些”,学生在这种心理因素下情绪体验会更愉悦,学习效率会更高,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主体性,而又没有脱离教师的主导。
在为课文分段这一环节,提示学生这一单元3篇文章在结构和写作方法上很相似,让学生仿照前一课《秦兵马俑》的分段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迁移的过程中掌握这类文章的结构与写作特点,体现教材编写意图。这样,学生对这一类文章的特点就会有所悟,在今后的分析、归纳和写作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然后通过填空的形式,引导归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也是语文《课标》中高年级学生的能力指标之一。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已知道的其它国家的名胜古迹,这一环节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指出方向。
在上完课回家的路上,我回顾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心中有一种轻松感,同时也夹杂着一丝愧疚。123
轻松,是因为又一次展示了自己,自己也在骨干班培训的这些日子大有收获,不管结果如何,自己成长了,这也许可以称为我的“第二次发育”吧。我要感谢五(3)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没有他们的积极配合,我想我现在不会那么轻松,那么释然。当然,他们的配合也跟我在课前与他们的互动环节有很大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保证,融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积极的学习知识、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果让学生趴在冰冷桌子上近20分钟,换成我,我也不会再有兴趣认真听课了。通过互动,我也对学生的思维、表达、习惯等有了初步地了解,为我调整教学策略作了准备。
愧疚,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犯了几个低级错误,想到这里不禁直冒冷汗。实在是不应该啊!我首先要跟五(3)的班学生说声“对不起”。第一,在教学生字这一环节时,有一个学生说,“大厦”的“厦”字里边不是“夏”天的“夏”, “夏”字只有一横,而“厦”字里有两横。听到学生这样说,我犹豫了,不置可否,学生坐下去了。这样,至少那个学生“夏”字里边可能就真的只有一横了。第二,阿房宫不是刘邦烧的,据史传应该项羽烧的。当学生在拓展交流时提到秦朝的阿房宫时,我居然顺口说:“后来它被刘邦一把火给烧了。”这里,我还应该给刘邦道一个歉,对不起,我冤枉你了。如果有机会让我回到古幢小学五(3)班,我一定要纠正我的这两个低级误,要不然中学的历史老师又该骂人了:“小学怎么学的?哪个老师教的?”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情绪体验积极愉悦。但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过于传统,还有就是上边提到两个不就应该出现的瑕疵。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的这堂课艺术不足,遗憾稍多。我对自己这堂的评价是“务实为本,创新不足,瑕疵犹存”。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6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