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主要内容】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读写训练课教学设计:开掘课内资源 培养创新精神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的新世纪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单元第一篇课文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原文共有6个自然段,900多字。它采用“总—分一总”的结构,抓住人物的突出特点,通过四件具体事例刻画了明朝末年徒步考察游历、从事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徐霞客,激励和感召青少年向徐霞客学习,学习他不慕功名,潜心学习,不囿成见,大胆怀疑,锲而不舍,游历探险的科学研究精神。
  课文内容真实,结构清晰,文辞优美,插图形象,感召力强,不失为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范文。
  但作为根据史料加工创编的新课文,结构、语句甚至地名等还有些瑕疵,值得师生在教学中品评改造。
  下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依标扣本.突出主题。整体感知文本和独立修改习作是高年级学生的弱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在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是:(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简化头绪,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应遵循 “反复出入,以意逆志,诗无达诂,从变从义”的原则,让学生多读多思,整体把握,品评课文。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通过品评范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评议和修改要从大处着手,注重思路、条理和想象,从整体到细节,加强评议的针对l生和集中性,不能字词句篇面面俱到。
  开发课内资源,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倡导将教材作为“例子”,鼓励教师大胆地对其进行深度开发。面对并非精品甚至存在缺陷的课文,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大胆改动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资源”,在对比、修改中培养语感,提升鉴赏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学习条件
  根据“设计理念”,我们想开发利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读写训练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质疑探究和创新精神。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为本课设定了三个目标,每个目标都需要一课时,前两个目标最好连在一起完成,第三个目标可以搁置一周,便于学生在课外充分地思考和修改。
  教学目标:独立预习后,整体感知和复述课文,然后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说出文章的结构方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条件:反复“出入”课文,有形阅读,熟悉内容;限时阅读,尝试回忆;动脑动手,直观反映思维成果。
  教学目标:在老师引导下,从大处着手,注重思路、条理和想象,从整体到细节,自主合作,品评和修改文章。(结构——语句——地名)
    学习条件: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商讨;指读、缩句、语法分析、提供背景知识等。
  教学目标:反复修改后把全文工整地誊写粘贴在课本上,朗读体味,批注修改的原因或理由,谈谈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
  学习条件:课内及时巩固;同学互相启发;音乐声中誊抄思考;比较阅读;“冷处理”修改;闲暇时不断地回顾品味。12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预习思考,扫除课文生字新词等方面的障碍
  课前预习,学习生字新词,熟悉课文内容,思考需要解决的疑难或问题。可以采用有形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用红色“——”画出好词佳句,蓝色“△”符号标注生字新词,“?”标注疑难或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
  独立识字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基本语文能力,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和初读课文中让学生熟读生字新词和好词佳句,利用“注意的分配”等心理学知识点拨强调重点难点,还可以采用听写竞赛的方式鞭策学生课外自学,不必花费太多的课内时间。
  (二)默读朗读,熟悉内容,复述全文
  掌握主要内容,对高年级学生来讲并不难,但应与中低年级有所不同,可以明确要求,限时阅读,让学生独立尝试回忆后,同桌间复述,全班竞赛。激励他们快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列出结构提纲,说出结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后,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依照提纲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以上三个教学环节,重在实现下列目标——通过默读朗读,感受文章遣词造句的独特和精妙,引导学生积累语汇;欣赏课文插图,体味“燃松拾穗,走笔为记”等词的深刻含义,教给学生利用插图理解文意的技能;思考结构提纲,学习作者结构和剪裁的本领,读中学写,以读促写。
  课文结构提纲如下:
  总体介绍(1)
  分项刻画(2~6)
  卓尔不群的研读考察(2)
  艰苦危险的长途旅行(3~4)
  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5)
  准确感人的山水文学(6)
  总结概括(?~7)
  作为“多事写人”的文章,课文“总—分一总”的结构非常明晰,其中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四层,采用并列结构,用具体事例生动形象地刻画徐霞客这一杰出人物。但从结构提纲可以看出,第三部分的“总结概括”具体内容在第6自然段,没有独立成段。从这时起,教学便自然过渡到质疑探究方面,即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推敲和修改文章。
  (四)大处着手,从结构到语句,品评和修改文章
  在体会文章精妙之处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本文的一些瑕疵。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品评、推敲和修改。主要的教学内容如下:
  1.结构调整。依据上面的结构提纲,师生讨论发现,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总结语,与第6自然段缺乏紧密联系,应该将其独立成段。
  2.语段修改。紧接着让学生运用缩句法,指导学生发现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标点和语法错误,并加以修改。修改如下:“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现代地理学家实际勘探后证明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然后投影出示原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指读、体会,发现拗口的地方及时思考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95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