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说课稿|“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说课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三个片段描写,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媳妇、风骚”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肖像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五年级学生对于《红楼梦》并不熟悉,课文又是节选自原文,虽略有修改,仍有很多语言艰涩难懂,甚至连读通都不容易;而且王熙凤语言话中有话,学生没有关于《红楼梦》的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理解更为不易。因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位如下:
重点:读通课文,通过课文中的相关描写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肖像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所以,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引导并举,突出学生的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感悟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人物的形象,在感悟的同时,也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体会语言、肖像描写。
五、说教学过程
在课堂的构建上,我以“学生对王熙凤的印象”为主线,紧扣单元主题教学“人物描写”,初读、再读、再读,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表及里,使学生对王熙凤的印象逐渐丰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去读,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从王熙凤关心林黛玉到炫耀自己的地位、到讨好贾母的转变,切实体会王熙凤的复杂性格。
(一)、导入课题,猜测王熙凤性格。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2、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凤辣子”就是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有些文章的题目可以启示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这课题目中尼可以知道什么?(课文主要内容)
3、从“凤辣子”这个词猜测一下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12345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针对“凤辣子”这一绰号来猜测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一方面对人物有一个模糊的意象的感知,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以提高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有很多语言艰涩难懂,甚至连读通都不容易,尤其是文章的第一段描写王熙凤的外表打扮,是朗读的难点。因此我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时,重点点拨读好这一段,通过教师领读、自由读等多种读法,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同时梳理出这个片段中的三个人物,并通过补充材料理清她们的关系,为深入感受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做记号,并留意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谁。
2、梳理人物关系。(课件出示三人介绍)你知道她们三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3、你发现课文的那些地方不好读?(课件出示: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4、师领读。
5、生练习读。
6、指名读。
(三)、初识王熙凤,观其形。
1、说实话,读了这段描写,王熙凤头上戴的、裙边系的、身上穿的我也不太能读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王熙凤这身穿着打扮怎么样?
学生说,自己板书。
【设计意图:语文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对于这段肖像描写,一般人都很难想象到王熙凤的打扮到底什么样子,只有红学家们才去研究。但不影响理解,所以我让学生从外貌上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并将自己的感受写到黑板上,从这一细节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当课堂主人的快乐。】
(四)、又识王熙凤,听其言。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聚焦另外一些本阶段能读懂而且有待读透的文字,即抓住对王熙凤的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她的形象。】
1、文中不仅写了王熙凤的穿着打扮,还写了她的语言、神态,默读课文,想一想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热情、关心别人、开朗、放纵、会说话、会讨人喜欢)
生说,板书。
2、很多同学说她很热情,很关心人,那你们主要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请你们再一次浏览课文,找出你们觉得体现王熙凤关心、热情的那些句子,把它划下来。
(1)、课件出示:“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有人说王熙凤是一个语言学家,会说话,这一段话也就五六十个字,但是她关心到了林黛玉的方方面面,你们每一个人读一读这段话,呆会儿我们交流,它关心到了哪些方面呢?
(年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日常生活)
(2)、假如你是林黛玉,母亲刚刚过世,又初来乍到,来到荣国府,心理是很复杂地,听到王熙凤的这段话,你会怎么想?然后指导学生把这份热情和关心送进文中读出自己的理解。12345
(3)创设情景,师生对话。
师:请问妹妹几岁了?她上过学吗?现在吃什么药?
师:王熙凤不是明明已经问了,怎么就不知道呢?为什么呀?
启发学生如果王熙凤真的想知道答案,就刚才,我们读的这段话里边有一个地方肯定要停顿,哪一个地方?如果她真的想知道答案,哪一个地方她必须停顿啊?
生:“现吃什么药?”后面。
师:对啊,三个问题提完了肯定要停一停听林黛玉回答。如果她很想知道答案,在这段话里边估计她要停三次,对不对啊?每一个问题后面都得停一停。但是,王熙凤根本没有停下来,因为她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因为她说这段话别—有—用—意。那么她说这段话用意何在,用心何在呢?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师巡视)
(她在讨林黛玉喜欢,让林认为她很热情。)(她在炫耀自己的权势)(在讨好贾母,让贾母知道她跟贾母一样关心林黛玉)
结合学生的交流追问、点拨:就这一段话里边你从哪个关键词看出她在炫耀自己的地位?(只管)
现在你认为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设计意图:这里采取演一演的方式,创设让学生一口气回答我一连串问题的情景体验,让学生在手足无措中去体验王熙凤对黛玉的关怀备至并不是真关心她,而是表演给众人看的一场戏罢了。这里尊重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抓住文本的细节,揭示矛盾,引发深思,引领学生从偏差走向正确,由浅表逐步深入,对人物的认识也逐渐丰满,从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3、你从哪里看出她很会说话,很会讨人喜欢呢?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生自学
交流
(1)、(课件出示: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夸林黛玉长得标致,讨林黛玉喜欢;
生:她故意装作流泪来讨好贾母让她知道她很关心林黛玉。
静静读读整句话,嫡亲的孙女是怎么样的?(天下最标致的人物)
(体会:因为贾母失去了她最疼爱的女儿是很伤心的,所以她这时候是最心疼林黛玉的,王熙凤这样说,是懂得贾母把所有的爱都转到林黛玉身上,王熙凤这样一说,正好把贾母的心理话都说出来了。
板书:语言、动作
(2)、(课件出示: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学生朗读贾母与王熙凤的对话)注意王熙凤的两个动作──用帕拭泪、转悲为喜。板书:神态
(3)、细读之后,你对王熙凤这个人物有什么印象?她是怎样一个人?(虚伪、假情假意)12345
生说,板书
【设计意图: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她的言语中,最有魅力的是她的“言外之意”。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是比较难理解王熙凤的“言外之意”的,那么,从这些语言中,学生到底能感觉到一个怎样的王熙凤?这就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学生的“前体验”。在孩子的心中,王熙凤这样说,这样做,也许是热情,大方,幽默,关心人的,这是学生原始的真实的感受,这也是感悟“言外之意”的基础。我们不能过早地将“奉承”告诉学生。也正是这些原始真实的感受,才有了王熙凤丰满的形象。】
(五)、再识王熙凤,侧面观。
【设计意图:抓住林黛玉、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评价等侧面描写语言,要学生体会到侧面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对王熙凤有了一定的了解,像这样直接写王熙凤的描写叫正面描写。除此之外,从别人的话中或别人的心理活动中也能看出王熙凤的为人,叫侧面描写。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1、课件出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是用其他人的恭肃严整加以反衬,表现她的泼辣,又说明贾母对她的宠爱。教学此部分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想象人物形象模仿读,在读中体会王熙凤性格特点。)
2、课件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六)、评价王熙凤,树形象。
1、有人说:“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本《红楼梦》”,意思是每个人读《红楼梦》的理解不同,感受不同。对于王熙凤,人们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课件出示:林黛玉的评价、其他人的看法
1.谈王熙凤:喜欢王熙凤的人这样评价:模样极标致,言语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一个年轻女子,能把贾府这样一个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真不容易。也有人这样评价她: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2、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眼中的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七)、拓展阅读,引向课外
【设计意图:从外表言行,学生心中有了一个丰满的王熙凤形象,那么,将阅读的视野引向课外是必要的。课文的阅读仿佛是一扇窗子,打开了窗子,学生就可以从窗子飞出去,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而窗子里的阅读给予学生的是“方法”──读懂人物方法。也正是这方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让语文课堂最终回归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
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对于王熙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解读,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已经读懂了这个人,如果你去读一读《红楼梦》,可能你对王熙凤的看法会又有所改变。有一个人研究了一辈子“凤辣子”最后他说了一句话送给大家“恨辣子,骂辣子,不见辣子想辣子”。说明“凤辣子”这个人物不是简单地用“好人”和“坏人”所能概括地。希望大家去聆听、去欣赏《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走进跳跃的语言世界,走进文学自由飞翔的地方……12345
六、说板书设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根据课堂学生感受,随机板书)
高贵 关心 见风使舵
美丽 受宠 讨好奉承
奢侈 热情 八面玲珑
【设计意图:板书是根据学生课堂上自主阅读感悟的体会逐步形成的。王熙凤的个性不是单一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着对语句理解的深入,对人物性格的感悟也逐步加深。这样做,使学生对人物的阅读不会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或只是一个理性的概括。】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1237.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