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_《将相和》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十册教材第五组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第一篇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本组课文在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方谬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方面内容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廉颇、璧、侮辱”等7个词语。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品味“完璧归赵、绝口不提、理亏、示弱、能耐”等重点词语的意思;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五、教学难点:
  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
  2、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借助课件、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整体感知
  出示课题《将相和》,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
  1、课题中的“将”指谁?(相机教学生字“廉颇”)“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教师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围绕课题,提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1、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2、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3、是突出题眼“和”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课题中的“和”字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让三个故事最终说明一个道理。)
2、教师提示是“和”就先必有“不和”,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课文中哪个段落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学生可从第16小节中找到答案:“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设计意图:从课文题目切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初步了解到课文内含的矛盾冲突。整个学习过程将围绕着“廉颇的话说得是不是有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这个问题展开。)123
3、让学生再读课文,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并请学生上台板书小标题,思考课文哪些部分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负荆请罪”则是写了两人如何从“不和”到“和”的过程)再根据小标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练说。
(设计意图:第二次读书,把书读通,理清课文的思路,将课文的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事件来对待,树立联系地看问题的观念。)
(二)、读议悟法,举一反三
  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1、读议悟法。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完璧归赵”部分,突出以“骗”对“骗”,再指导学生用“    ”和“——”划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接着,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质。最后讨论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诱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争论,不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让学生谈出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点燃那种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文、圈划、领悟、质疑,总结了学法,为以下放手自学作好了铺垫。)
   2、半扶半放。抓住“逼”字说“渑池之会”,突出以“逼”制强。
渑池之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既是出于对上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又是想占赵国的便宜。去还是不去?去了以后又如何同秦王较量?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再次显示出了智勇双全的政治才干。指导学习这一段时,学生连读三遍课文,将这个故事上台演说,并让学生当评委打分。
(设计意图:这样一种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3、自学交流。抓住“避”字写“负荆请罪”,突出以“避”对“傲”。  
学习“负荆请罪”时,给学生们布置了写的训练: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以上的教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主读”,让学生“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能阅读,做阅读的主人。)
(三)、深究课题,突破重点
  三个小故事中,哪个集中写了将相和好?为什么还写另两个故事?通过深究课题使学生明白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设计意图:旨在进一步夯实重点训练项目。再读课文,让学生把书读好。)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学完全文,四人小组讨论:你对蔺相如、廉颇有什么认识?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123
2、课外作业: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排练课本剧
(设计意图:以课堂为中心,横向拓展,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学生演戏里的人,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想象和表演的能力,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
板书设计:
18. 将 相 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起因)
      将        失和            相
        (廉颇)================ (蔺相如)
                  知错就改      和          临危不惧、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注意团结
                      负荆请罪(结果)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96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