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青山处处埋忠骨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毛泽东图片)
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给你的印象。
我们已经领略了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毛泽东,去感受他那凡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怀。
出示课题: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词语:
拟定    勋鉴    殉职    喃喃   奔赴   眷恋    踌躇   黯然
提出意思不明白的词语,解决。
让我们读读彭德怀起草制订的电报,理解:拟定    勋鉴    殉职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_后,毛主席极度悲痛。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请求破格将_遗体运回国,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却要求把_岸英葬在朝鲜,最后主席痛苦地作出_将爱子葬于朝鲜_的决定。
简介:抗美援朝:同学们,56年前,美国政府派兵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了忘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历时三年的战争中,中朝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三年中,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浴血奋战,献出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长眠于朝鲜。这其中也有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3、读了课文,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主席当时的心情。
预设:心如刀割,撕心裂肺、悲痛欲绝
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那是什么?(板书:痛)
三、细读,走进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文字让你体会到这一份深深的痛,让你的心为之一颤。
2、交流:
(1)出示句子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师:你找到的是哪一句,请你来读。(从你的朗读中我知道你已经体会到了这一份痛)
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1)让生抓住“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又一支”体会到主席虽然表面未曾泪流满面、未曾撕声裂肺的呼喊,其实他的内心已心如刀割,体会到他深埋心中的痛。
(2)主席未曾泪流满面、未曾撕声裂肺的呼喊,唯一的动作是。(吸烟)
(3)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茶饭不思)
(4)(师引言):一个独坐的老人,不断点燃的香烟,没有泪留满面,可是痛苦已将他的心狠狠吞噬,所以他——生接读“从收到……吸着烟。
(5)此时此刻这位痛失爱子的老父亲他在想——?
(生接 :                                                 )?
师评:1、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2、是的,那一次次的分离,儿子不是都平安回来了吗?
      3、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哪!
4、他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5、分多聚少,为什么还要送他到枪林弹雨的战场去?这就是主席的伟大之所在)12
师:同学们,主席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老来丧子,仅仅是“痛”这个词能形容得了的吗?
师:悲痛欲绝,读出你的感受——
   心如刀割一般痛,你读——
(2)丧子之痛还可以从那里体会到?
出示句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指名读,评:我仿佛听到了喃喃的话语,也仿佛看到了主席那紧锁的眉头
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
听了让人心之一颤,这声音里有掩不住的痛。
句3: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师:聚焦主席的眼睛,这眼睛里充满了什么?(悲痛、眷恋、矛盾)
师:两份电报给主席带来了矛盾,读这一段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师: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作为父亲,谁不想和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可作为xx,又怎能特殊呢?还从哪里可以看出主席的矛盾?)
(2)……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间了?
①“踌躇”什么意思?(犹豫)他在犹豫什么?
②岸英是主席最心爱的长子,这一签字就意味着——?
一签字,永远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
一签字,岸英就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师:真是落笔千钧呀!
矛盾之中,主席还是艰难地作出了痛苦的决定: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把岸英朝鲜。
之后,他毅然作出最后批示
出示诗句,齐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主席引用了龚自珍的《乙亥杂诗之一》中的前两句。
说说你的理解:
    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的心痛啊!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从这里,你知道了毛泽东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国家的领袖,从大局考虑,一切从大局出发,理智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宽阔的胸怀,)这就是他那伟人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三:延伸
1、这一夜对主席注定是一个难眠之夜,看,出示: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难眠的一夜,写出主席的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
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
(辗转反侧,失声痛哭……)
2、交流
3、拓展延伸,出示资料:12年后,岸英的妻子思齐第一次赴朝鲜为岸英扫墓时,此时主席已近七十,七十的老人这样说:“思齐,到了那,要告诉岸英:你也是代表我去给他扫墓的。告诉他,我们去晚了。告诉他,我无法去看他,请他原谅。告诉他,爸爸想他,爱他……”(课件出示话语,音乐起,齐读)
4、总结: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因为他深深爱着他的儿子,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因为他的心里装着是千千万万的子民。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记住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五、板书  
闻噩耗悲痛欲绝  
做抉择艰难痛楚    
写批示忍痛割爱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20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