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课文简说

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文的教学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是通过系列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伟人——周恩来总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设计理念“资源整合中学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用语文”《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张孝纯、姚竹青为代表的语文大家创建了“大语文”教学法,即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增加“活”教材——将学生感兴趣的名篇、时文、影视材料作为朗读、欣赏、演讲的材料;活化“死”教材——将课文让学生改编为适合训练的故事、小品、微型剧等,使整个阅读教学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阅读能力。本案例充分利用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这一话题文本整合影视资源《少年周恩来在绍兴言及当师爷安邦定国救民水火》、《周恩来》纪录片让学生在这综合性的整合资源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从而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需要、满足学生语文阅读活动的兴趣需要,体现“教学过程活动化;学习过程主体化;教学内容拓展化”教学理念。整合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 为此,在设计的教学课件中整合了以下资源:影视资源:《少年周恩来在绍兴言及当师爷安邦定国救民水火》、《周恩来》纪录片音乐资源:刘德华的“中国人、名曲“无尽的爱”、“鸽子”书籍资源:《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网络资源:周恩来总理照片集、租界图片展学生资源:手抄报、剪贴报;课本剧表演;观后感、读后感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一、背景渲染 课件播放歌曲《中国人》 学生进入课堂跟着课件音乐学唱《中国人》     在音乐中走进旧中国的时代背景,感悟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爱国激情。 学生喜欢这歌曲他们情趣昂然,激情四射。 123二、资料收集 1.布置学生查阅周总理的资料图片 2.课件赏析学生的优秀手抄报。 1.自办一份手抄报或剪贴报 2.交流在收集资料后对周总理的感悟性的评价。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周恩来总理 学生查找了大量的资料, 对周总理有大概的了解。 三、影视欣赏 播放《少年周恩来在绍兴言及当师爷安邦定国救民水火》 1. 观看电影片段 感悟交流影片中的少年周恩来 通过影片了解少年周恩来的形象,感悟他爱国思想 对电影很有兴趣,积极参与观后的讨论交流。                 一、初读课文 1. 播放背景音乐 2. 提示自读要求   1. 在背景音乐中默读全文 2. 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找出过渡语段。 通过对课文的自读,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特点。 在背景音乐中认真默读,仔细思考。     二、赏析课文片段 1.让学生自选喜欢的课文片段品读 1.选择喜欢的片段细读。 2.勾划出少年周恩来总理的不同寻常之处的关键词句。 3.小组合作交流。 品读课文重点词句,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静心自读, 喜欢和小组同学交流。 三、课本剧演员竞选 出示课本剧招聘广告 1.挑选选“中华不振”中周恩来与伯父对话演员。 2.挑选“华人受辱”中的群众演员。 3.挑选“立志中华”配音演员。 1.学生通过擂台周恩来的对话台词来竞选。 2.配乐欣赏租界历史图片。 3.伙伴合作表演“华人受辱”课文内容。 4.小组合作竞选“立志中华”配音演员。 通过创设影视角色的竞选这一活动平台,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人物思想情感。   学生对竞选活动很有激情,主动合作,积极展示,竞选激烈把课堂的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123四、课本剧表演 1.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让竞选出的优秀演员表演课本剧 1.优秀演员合作表演全文。 2.同学欣赏并评价课本剧。 让学生初步感受电影角色形象,激发对电影艺术的喜爱。 演员表演非常成功,学生评价客观,整个课堂营造出舞台中表演效果。 五、总结感悟 1.讨论: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2.思考:今天的你读书又为什么呢? 1.和同桌讨论交流。 2.小练笔:我为什么而读书 回归课文整体感悟,升华学习课文的感悟。 感悟到了要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 一、影视欣赏 1.播放《周恩来》纪录片<, /span> 二、 课外阅读 推荐书目《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 三、 观后感、读后感展示 1. 观看电影 2. 写观后感 3.课外阅读《周恩来》一书,读后写读后感和同学交流。 为拓展课文,延伸课文视角,全方位了解周总理,感悟他的伟大人生。 学生观看电影时感动得流泪,为失去这样的好总理而痛惜为有这样的总理骄傲自豪! 教学反思电影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兴趣资源语文教学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想方设法伸长学生的触角。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课堂上、课文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家庭与社会等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一观念在我们的 “电影与语文学科整合”实验中得到体现,老师充分利用电影资源引导、启发、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力争向课内导向课外,伸长“导”的触角,把学生带入课本外的语文学习中,使他们对课本外的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充满渴望,所以说“电影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兴趣资源”。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语文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来讲的,它将“具体的儿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课程意识。作为教师那就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他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热情让你震惊,他们发挥出的巨大的潜能令你惊叹不已!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9891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