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教学反思】纪昌学射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纪昌学射》教学反思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我在备课的时候,走了“三步曲”:
一、体会寓意,重点着力。
通过教学这则寓言,我深刻的感受到,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首先教师对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基础,同时教学的实效性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是最为根本的。这则寓言中重点描写了纪昌练习眼力的过程,这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如:练习眼力的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因此在课堂上我抓住这句话中的“注视”一词进行细细地品读,通过视频演示体会注视梭子的疲惫,通过情景渲染感受练习过程的艰难,从而体会纪昌的决心和毅力,并把这种感受带到朗读中。
二、发现共性,渗入表达。
在解读这则寓言的时候发现,故事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有相同之处,都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飞卫提出的要求,二是纪昌练习的过程,三是练习后的结果。而且这种叙述安排与寓意关联紧密,还有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清晰明了地记叙等特点。要与寓意的揭示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解读让我的认识又提升到另一个层面上了。为了学生更好的发现两段的共性,我运用了对比阅读的方法,从大的段落入手,抓住纪昌的两次练习过程,体会动作、神态描写在文章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在体会故事道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想想教给学生的还有什么,那就是表达方法的使用,这样的教学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终身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死板的基础知识,还有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学习能力,同时也是立足于从学生终身学习的高度来看待阅读教学的。是要结合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能力来思考,并进行训练。在我的心中始终都应该牢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了解飞卫时我以课外小故事的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在研究纪昌的第二次联系时,我也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对比体会,思考一下“从哪里看出练习的过程更加艰难的?”课上学生也能够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体会,是学生懂得了抓关键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方法。
但是,本节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虽然学生能够很好的体会寓言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可是在语言表达上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多一部分是教师自己给学生的,或者说学生在发现这种表达上的特点后,不知从何谈起,这是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的。另外在对比阅读中,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充足,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谈得不够充分,教师语言跟进不及时。因此,在以后的备课中还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想的,因为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123456

《纪昌学射》教学反思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 汤问》,篇幅短小,语言直白,粗粗一读,觉得学生没什么好学,单单就故事情节而言,学生读一遍两遍肯定了解了内容,这样的一篇文章,到底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呢 但仔细研读这则寓言故事后,我的头脑便渐渐清晰起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自主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联系生活理解"注视",结合语境理解"相当到家".

2.在读读议议,品句析词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从目标的达成来看,本节课基本能达成.为了达成目标,我努力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凸显"实践",体会感悟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要以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就要引导孩子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文实践.为了引导孩子感悟纪昌勤学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多次品读纪昌练眼力的语句.一读,让学生将自己对纪昌的评价写在练相应的句子旁边;二读,在字里行间寻找哪些字词让你有了这般感受;三读,读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应该说,这样的设计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学生较好地感悟到纪昌的品质.

感悟纪昌勤学苦练,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的品质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容易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但"只有练好眼力,才会射出百发百中的箭."这一层寓意学生是较难感悟到的.于是,我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感悟飞卫的话:一读学着老师的语气把话读清楚;二读,读出飞卫想强调什么,想让纪昌明白什么,从而质疑引起冲突:为什么飞卫一再强调练习眼力;三读与纪昌的练眼力,学射结果部分结合起来,想想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在步步深入地体验之后,再出示: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我懂得了( )来感悟寓意.从学生练笔的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上能感悟这则寓言的寓意.

二,展开过程,习得能力

课堂是学生知识能力建构的平台.教学中,我们要实实在在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本着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是否有增量来衡量课堂效率.于是,课堂中,我注重以学生的真实起点为教学起点,将教学过程充分展开,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我先让初读后的孩子自主概括,随机点拨引导后,再让孩子进行自我改进,接着再点拨引导来概括,最后出示提示再次引导孩子来把握文章内容.这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展开充分,指导有序有效.

同时,在《纪昌学射》教学中,引导孩子习得据义定音的方法,以及引导孩子在语境中理解"相当到家"并进行运用,我尽量做到在展开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从而使孩子在真正参与中习得能力.

但课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飞卫指点——纪昌练习——练习成效这样的顺序来写的.但是在教学中,我并没有让学生去比较感悟的设计,如果把这两段在学生学完重点语段之后呈现,并进行比较,学生应该不难感悟其表达上的特点.这样,语文味就更浓了.

从本堂课的流程来看,教学环节安排得十分严谨。学生配合的也很好,已经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这样严谨的教学下暴露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课堂缺少活力。

      根据活力课堂“四环节”的设计和我自己平时上课的反思,觉得个体先学是课堂活力的“潜动力”,设计好一个适合学生拓展、发挥的先学卡是课堂活力的关键。那怎样的先学卡才是合适的。下面我就将自己两堂试教课和今天课上的三份先学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123456

5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第二节  四(1)教室

纪昌学射 先学卡(一)

我能行

1、读一读词语,说说意思

纪昌     妻子  练眼力    刺眼睛    绑住    拜见     百发百中

2、听一听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我能做得更好

1、什么是寓言?


2、你曾经读过哪些寓言?


3、选择一则说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想成为最好

1、《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读一读

《纪昌学射》原文 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要求:

将原文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体会一下古文的特点。

  根据这份先学卡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无法归纳正确的寓意——无论学习什么样的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

    经过四年级几位老师的讨论,大家都认为先学卡中缺少对文本内容的设计。因此就有了第二份先学卡。

5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第二节   四(4)班教室

纪昌学射 先学卡(二)

我能行

1、读一读词语,说说意思

纪昌     妻子  练眼力    刺眼睛    绑住    拜见     百发百中

2、听一听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我能做得更好

1、什么是寓言?

                                                                      
2、选择一则说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23456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这与射箭有什么关系?

                                                                                       

我想成为最好

1、《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读一读

《纪昌学射》原文 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要求:

将原文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体会一下古文的特点。

     增加了“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这与射箭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后,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出现上述问题。同时大家又指出,以今天上课班级四(2)班的实际,字词这一块可以省略。因此就有了第三份先学卡。

5月20日  星期四上午第二节 东阶梯教室 四(2)班123456

纪昌学射 先学卡

我能行

1、什么是寓言?

                                                                      

2、选择一则寓言说一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能做得更好

1、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2、纪昌是怎么做的?(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3、飞卫为什么这么做?

                                                                  

我想成为最好

1、《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23456

2、读一读

《纪昌学射》原文 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要求:

将原文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体会一下古文的特点。

       在上课过程中发现没有了词语的铺垫之后,学生在简要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又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抓不住关键词,归纳不够简练。

      大家仔细看这三份先学卡给人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细。细了以后把学生的思维框死了,缺少空间,课堂也就缺少活力。听了各位老师的建议,特别是李所的指导。我设计了第四份先学卡。

纪昌学射 先学卡

我能行

复述故事。要求:故事简练、完整,语言生动。

我能做得更好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我想成为最好

你还学过其他寓言故事吗?举例说一说。

   这样的设计版面上小了很多但内容却多起来了,思维的空间也拓展出去了。在学生有话可说的同时又充实了文章内容,把一本薄薄的语文书读“厚”了

  设计一份合适的先学卡对于上好一节活力课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在日常教学中先学卡的设计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都会有所不同。我想这也就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每天面对的都是崭新的问题。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44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