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教学设计|《全神贯注》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环节上,紧扣单元教学的主题“认准目标,不懈努力”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全神贯注”这一中心词进行质疑、品读、体会,感受人物形象及所体现的精神风貌,受到心灵启示。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自己的阅读理解中找出重点词句,所以在教学中主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体会,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并进行语言的积累。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乐于学习榜样人物。所以学生能够通过与文本对话受到心灵启示,学习人物品质。
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好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罗丹对自己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来,还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塑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第2自然段。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的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着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紧抓住中心词“全神贯注”进行质疑、品读、理解。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形象及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受到心灵启示。
3、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把生活中的感受引入课堂,内外相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媒体应用:
1、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将名人名言出示出来,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名人名言的形式直奔主题。
2、在“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这一环节,出示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便于指导学生品读理解,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描写罗丹修改作品句子,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名言,引出“全神贯注”
1、师生共同读名人名言。如: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2、出示名言,请学生仔细朗读并提出疑问。
那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习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茨威格
(设计意图:以名人名言的形式直奔主题。)
3、学生围绕“全神贯注”质疑。
“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围绕“全神贯注”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下列两个主要问题:
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从什么地方看出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123
(设计意图:问题让学生提,以培养学生主体性探究能力。)
4、初知课文内容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件事——快速阅读全文,然后一段一段地跳读,读后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设计意图: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在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读悟表达训练。学生提炼出来的问题,简明扼要地勾画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
1、自读感悟,理解、体会“全神贯注”
① 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
② 放声练习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③ 组内交流,准备汇报。
2、讨论交流体会“全神贯注”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①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上前”是寻找细微的毛病,“后退”是观察整体,还自言自语说着自己发现的问题。)
②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忽然有了灵感,想到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但又在反复推敲,仔细斟酌。)
③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④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罗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使塑像完美,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同自己的朋友也忘记了 ,完全沉醉于他的艺术世界。)
(2)多种形式品读这些句子,(如:学生pk读,教师范读,看插图想象情境读。)并试着演一演,在品读、表演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情景。
3、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的理解。
(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学习活动的构建上都应体现这一理念。重情境、重活动、重体验、重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有创意地演,充满激qing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
三、写名言,体会“全神贯注”
1、其实,名人能写名言,老百姓也能写名言。我们在座的都是未来的“名人”,也能写名言。读了这篇课文,感触一定很深,不妨也来写一写。(老师也当场说一两名)
2、请你们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每个人都写几句名言,写好后画上破折号,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3、写好名言后,把自己的名言当作座右铭贴在自己的书房或送给朋友。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找名言,延伸课外
1、认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2、搜集名人忘我工作的故事
(设计意图:把语文实践拓展延伸到课外,把生活中的感受引入课堂,内外相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端详……说……  (语言)
    26、全神贯注     眼睛闪着光……  (神态)      忘我的工作123
        (罗丹)       踩响……挥动……(动作)      执着地追求

教学反思
我觉得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所以我依据略读教学的特点,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两点做法:
一、给充分时间,引导自读自悟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持,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全神贯注》时,我就给足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又让学生多种形式的品读得点句子。在充分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也比较到位。
二、选准“感悟点”,做到“粗中有细”
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不能够面面俱到。但是略读教学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在《全神贯注》教学中,紧紧围绕 “全神贯注”这一中心词进行教学。让学生找出描写罗丹神态、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感悟、内化,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使学生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方法心得等方面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放手,在理解中的指导过多,如在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这一环节,学生能找出描写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的句子,应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进行理解,但是我在教学中过多地指导了这些句子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43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