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纸上教学反思简短|鱼游到纸上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鱼游到纸上教学反思
五月六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我顺利完成了组内研讨课的任务,感觉压在肩上的担子终于放下了。我执教的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的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去西湖玉泉看到一位聋哑青年专注看鱼,画鱼的情景,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对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教学本文的重点是以“爱鱼达到忘我境界”为主线,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感受青年的“忘我”精神。
文中写青年举止特别,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表现在“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观察金鱼入神着迷;“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作画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他似乎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忘了回家”,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注意前后联系,通过解读这些句子具体的含义,体会到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为了落实《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围绕“读”而展开的。以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理解课文,感受青年看鱼的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画鱼得栩栩如生。在读和议中,认识到聋哑青年身残志坚、勤奋专注、执著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教学中反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有情可抒,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金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金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聋哑青年长期认真观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先”,点明了“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要把鱼画像,画活,必须先仔细观察,使之形象鲜明、生动、深刻,呼之欲出,结合学过的成语《胸有成竹》来理解两者的关系。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这节课还是比较满意的。自始至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言语学习作为本体的学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用语言文字本身去感染学生,展开想象,反复诵读,让孩子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染和滋生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是整堂课上存在的小问题还是很多,比方个别学生朗读后没有很好地加以评价,课堂上人文的感悟熏陶与工具的扎实训练的有机融合做得不是很自然很到位,以后应好好改进。本次活动已经结束,但留给我的是一份丰厚的收获,期待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明天更精彩!

《鱼游到纸上》教学反思12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借鉴了张小琛老师的教学设计。用了两个大问题进行整个教学。
由于这篇课文的标题很特别“鱼游到纸上”,因此在授课时,我让学生质疑标题“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果然很多孩子提问: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第一课时的核心问题已经出来了。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并试着结合问题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由于这也是一篇以“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文章,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比较顺利。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答,而且他们还读懂了这句话实际上是赞美盲青年画技高超,把鱼画的非常逼真(这里根据学生的回答拓展了两个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随即引出第二个问题“盲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如此逼真?”至此,第一课时结束。本来我的教学设计是在第二课时再提这个问题,由于第一课时进行的比较顺利,因此这个问题得以在课堂结尾提出。
ps:由于,在测验中检测到我班学生对“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这个部分掌握的不是很好,很难完整的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因此在第一课时的第二次读课文(指名读)的过程中,我插入了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这个环节。考虑到照顾全体学生,我将解释词语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直接解释词语即说出你在工具书上查到的解释;二为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在本课中的意思。由于已经布置了学生查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所以第一部分选择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回答,第二部分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手回答。
第二课时主要以学生用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盲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如此逼真?”在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自学交流后,他们很顺利的找到文章的重点句子且说了自己的体会。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以朗读升华感受。最后,再让他们回顾全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让盲青年深刻的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学习语言神态描写,再把这些句子抄下来。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上的是比较顺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设计的问题果然很精炼!通过这节课的授课,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了问题的设计对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4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