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菩萨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2-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目标预设】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胞、耕、藏、段、区、播”,理解新词“同胞、糊涂、动员、尽心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听说过长征吗?谁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与大家说一说。
   2、(补充红军长征资料)中国工农红军于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的战士们空着肚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后有国民党追兵,上有飞机大炮的轰炸,但他们靠着坚强不屈的精神走过了到处是沼泽的茫茫大草地,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军队,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很苦,一直受地主,国民党的军队的剥削,欺压,但红军纪律严明,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3、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4、同学们,你们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板书:菩萨)学生交流。(比喻心肠慈善的人)说说对兵的理解。(板书:兵)
   5、质疑:“菩萨兵”是谁?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听录音读课文。
   2、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思考提出的问题。
   3、检查自学
    (1)出示:藏族同胞糊涂
     a指名读准字音
     b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有多个民族?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所以说藏族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胞是月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同胞?住在台湾的——台湾同胞,海外的的——海外侨胞,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心在何方,始终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c本课指藏族同胞糊涂,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他们糊涂呢?
      这一段中还有两个生字:段(一段……)区(半包围结构)
    (2)出示:朱德春耕动员
     a先说一说你了解的朱德。看图,再看文字介绍,你看到了怎样的朱德?(他是一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建立赫赫战功的大元帅,还是一位平易近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司令。)
     b耕这个字的左边是耒字部,用这样的农具在井字形的农田里劳作。
     c“动员”本周一升旗仪式上,周老师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你还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进行动员?找一找在春耕前朱德总司令的动员,读一读。(出示第6自然段)
    (3)出示: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a听了朱德同志有力的号召,战士们又是怎样做的?
     b读词,“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
     c找一找“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在哪一句中?
     d完成填空()的院子12
          ()的土地
      听同学读,发现用上“干干净净平平展展”这样的叠词效果更好。还有哪些这样的词?
     e这一切又是谁干的?读:红军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选择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看词语)
  (四)写字
     最难写的是藏——横长高高写上面,撇点略短分两边,横平撇长要摆正,里面藏有一个“臣”,斜勾主笔拉拉长,撇尖点短相呼应。
  (五)教师小结:
     藏民们原来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来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教学内容】菩萨兵第一课时(三年级语文)
  【教材简解】
   接触这个标题就让人产生一种新奇感,我们听说过步兵、炮兵,还没有听说过菩萨兵的。菩萨和兵是怎么联系到一块的?菩萨兵是指什么样的兵?为什么叫菩萨兵?同学们看到课题一定会提出许多问题。这给人留下一个悬念。
   这个题目是有些古怪,但它讲述的故事却很感人。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这是藏胞由衷发出的赞叹。这既点题,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9124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