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课文】《夹竹桃》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概述
《夹竹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第17课。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本课以读为主、以读促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读写结合,仿编、续编月光下夹竹桃给人产生的幻想,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深层次加工训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能够仿照课文句式,展开想象,练习写话:月光下的夹竹桃还让人产生哪些幻想?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通过仿、续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审美情趣。
(2)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水平和质疑能力,喜欢自主学习,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喜欢开放式的课堂,比较自主化的学习过程。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优势,不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他们对夹竹桃的认识,感受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
四、教学策略
1.以感情朗读为主的教学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圈划出一些重点语段,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令作者产生了哪些幻想;b.教师通过对重点词句(如:“悄悄地一声不响”、“又……又……”“无不”“无日不”)的点拨,加深学生的理解,再配上音乐让学生朗读体会。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创新练习,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课件、打印的拓展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是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夹竹桃课件)
(二)自读课文:
     看了这些图片,你肯定惊叹于它的美丽,去读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你更会深深地爱上它的。轻声读课文,圈画出令你不禁爱上夹竹桃的语句。
     都有哪些语句让你爱上了夹竹桃呢?(指名读)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指名说,出示第六自然段)。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它能引起人许多的幻想,让作者爱上了夹竹桃。那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月光下的夹竹桃又能给人带来哪些幻想?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123
(三) 自读自悟——感受“韧性”
1、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里呢?(板书:韧性)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三段,拿起你们的笔到书中去划一划吧!划出来后,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老师不要你们说,要你们用朗读把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出来。
2、指名读一读。其余学生听一听,看看能不能听出夹竹桃的韧性。
预设:
学生1读: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出示课件]
听出夹竹桃的韧性了吗?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从那些词语听出来的?(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又,又 )你真会听,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学生2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出示课件]
(我从无日不、无不听出了夹竹桃又着顽强的生命力。)你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生命力顽强,你也用朗读来表现吧。
还有同学能读得更好吗?
3、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请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依次让学生说说读读些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句子,配套出示课件
(欣赏春天、夏天、秋天院子里的花的繁荣)
学生用成语概括。
4、课文第三小节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到夹竹桃,那么,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了呢?为什么?(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体现了作者的用意,谁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齐读,并把它改成陈述句,再读。
5、老师和你们合作,我们来将其它花与夹竹桃对应起来读,突出这种强烈的对比。
      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
6、生活中还有许多如夹竹桃一样的植物可以称之为有韧性,课前老师让大家摘录了一些,给大家念一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它们的坚强,它们的默默无闻,它们的持之以恒,它们的顽强生命力如夹竹桃一样让我们感叹。
(四)想象画面——体会“幻想”
1、夹竹桃的韧性我们了解了,那么夹竹桃又令作者产生哪些幻想呢?
闭上眼睛,听录音范读,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配乐。学生发言。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你脑中产生了哪几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有感情地练一练,待会儿老师也给你配上音乐,让大家欣赏如幻美景的同时,也欣赏一下你那美妙的朗读。
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配乐。
还有谁愿意读一读的
配乐齐读。
3、看了这生动有趣的画面,感受着这美妙的意境,同学们一定也产生了许多幻想吧。(出示)你还把夹竹桃幻想成了什么?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话。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我们了解了夹竹桃的韧性,又知道了它令作者产生许多美妙的幻想,怪不得作者会爱上夹竹桃,相信你也会和作者一样爱上夹竹桃的,一起读最后1小节。123
板书:爱
2、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欣赏“夹竹桃”录象,深化感情。)
七、总结与评价
本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课侧重于课文教学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课后主要通过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任务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还是课标要求的具体化措施。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具体内容 评价方式 知 识 与 技 能 1.课文 a.能够通顺地朗读课文,无错字; b.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能背诵课文重点语段。 a.☆  b.☆☆     c.☆☆☆   2.写作 a.能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出一句通顺的话; b.能够写出一段话,有一定的想象力; c.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一段通顺流畅的,语言优美的小片断。  a.☆☆    b.☆☆☆      c.☆☆☆☆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 a.能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 b.能够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思考; c.围绕问题,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向老师或同学表达; d.围绕问题,能够积极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形成小组意见。  a.☆ b.☆☆  c.☆☆☆     d.☆☆☆☆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内化与外化 a.能够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b.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习夹竹桃的坚韧顽强。  a.☆☆☆    b.☆☆☆☆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