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案例分析_《早》教案 3份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2、板书课题:13早,生齐读课题。
   3、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指导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四、指导朗读
   1、提出难读之处。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型以及间架结构。
   2、提出难写的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根据文中介绍,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并能口述。
   2、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导入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访问“三味书屋”。
  二、精读指导
   1、总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课文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2、第一部分
    (1)指名读,质疑:从这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本节。
   3、第二部分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2)自读2—4节,想一想: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2节
     ①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②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当时,作者心里是怎样想的?
      过渡:是呀,这是哪儿散发的香气,不是桂花,又不是兰花,看来只能是书香了。到底是不是?等我们观赏了“三味书屋”后,答案自见分晓。
    第3节
     ①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②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
       提问:作者是按从哪到哪的顺序写的?
     ③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④自由朗读第3节后半部分,思考: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三部分
    过渡:腊梅是怎样的一种花?让我们走进后园去看看?
    1、读课文,边听边划出描写梅花样子的词语句子
     (1)指导朗读。
     (2)是呀,梅花太美了!除了美丽之外,梅花还能带给大家什么?齐读第5节的最后两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自读6、7节。
     (1)指名述说“早”的由来。
     (2)分组讨论: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个小小的“早”字对他有什么作用?
    3、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字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作用。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4、让我们把所有的决心都放到最后一句话中吧!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
    自由浏览全文,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梅花”和“鲁迅”之间的关系。
   2、继续练习口述“三味书屋”的陈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层次以及作者得写作顺序。
   2、指名回答。
  二、体会文章写的作用
   1、浏览课文内容,划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
   2、小组交流。
    (1)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2)小组内说说:文中为什么要写梅花?
   3、班级交流。
    (1)指名读有关梅花的句子。
    (2)梅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早、香、冰清玉洁、暖)?相机指导朗读:个别读,结合图片整体读;
    (3)交流文人墨客写下的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篇(坚强、冰清玉洁、不畏严寒);
    (4)你想对梅花说写什么吗?
   4、自由读所划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1)人们说鲁迅是一朵梅花,一朵永不凋谢的梅花,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用笔写话;
    (2)、学生小组交流
  三、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1、自由读第3节前半部分,找出描写的事物与相应的位置。
   2、指名回答。
   3、根据投影练习介绍。
     现在咱们来到了“三味书屋”,就缺少一名介绍员,谁愿意担当此重任?在介绍之前先练习一下,注意自己的语气。
   4、指名到台前作介绍。
   5、学生评价。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梅花的文章或诗词,摘抄在读写笔记上。

  板书
                 13 早
            三味书屋  梅花  鲁迅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234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板书课题:13 早
  二、范读课文(听录音)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讲解: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
      南墙上----匾
      东面正中----画
      画前面----先生座位
      四面----学生书桌
      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
     ②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③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
   (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①自由读
     ②思考:
      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
   (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指名说
     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
     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三.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1234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1、教师板书:早
   2、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三、选读课文,感悟“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f、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1234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1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