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回报》答案]《真情的回报》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懂得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真情。
  [教具准备]文字投影片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检查预习。
  1、什么是回报?(先板书:回报再板书:真情的)
  2、学生看题后,问:看题后,你就会想到什么?
  (1)谁对谁付出了真情?(指名学生回答)
  (2)谁对谁给予了“回报”?(指名回答)
  (3)“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在“真情”下方打“?”)
  (4)“我”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在“回报”下方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里,因此我们必须把课文多读几遍,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进入角色地去读,先请大家: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两遍。
  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2、第二遍读课文
  思考并讨论: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同桌可以商量。)
  3、三读课文
  (1)令你感动或喜欢的语句多读读,并且把体会到的简要地写在书上。
  (2)有疑问之处可做个记号。(打个?)
  三、交流自学成才情况
  (一)选读课文,初步体会“感情”。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体会)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点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内容。
  1、第一节
  抓住“不得不”,让学生体会“我”9岁就开始挣钱,是家境所迫。
  “于是”,让学生体会得到送报工作的不易。
  2、第三节
  抓“不得不”,让学生体会“我”的家境困窘。
  又一个“于是”“只能”,让学生体会“我”的送报工作更加不便,更加困难。
  (以上两个自然段,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章。)
  (其他几个自然段,只让学生说出初步的体会,不求说得深刻,也可让学生找出问题。)如: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
  (1)“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绝活是什么?为什么加双引号?
  (2)“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真诚的关怀与爱意”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
  (二)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
    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1、 听写后,学生自批
   2、师述:这句话是“我”通过自己的送报经历后,悟出的真谛,所以“我”永远记住了这句话,成为“我”一生中的座右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问题未解决?
    (1)“我”的真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即付出了怎样的劳动?
    (2)“我”的付出得到了哪些回报?即换来了哪些关怀与爱意?
     那么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感受一下这次难忘的经历。
  二、组织自主学习,初步体会感情。
    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1、找出“真情”的句子,用“”标出。123456
    “回报”的句子,用“”标出。
   2、认真读读有关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批注在书上)
   3、在小组内各人发表意见,相互补充。
  三、学习课文,感悟“真情”。
    学生自学后围绕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朗读。
  (一)“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出示: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
  1、指名读这句话。
  2、什么叫“绝活”?这儿为什么加引号?(否定干扔报纸的事)
  3、比较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我没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
   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
   通过比较体会,下面一句更强调“我”对送报这份工作极端认真的工作态度,为订户们考虑,想订户所想。
  4、什么是依旧?从这两个“依旧”你知道“我”平时是怎样送报的?请大家联系课文章内容,想象一下“我”平时送报的情况,“我”没有把自己付出的真情具体描绘出来。
  5、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师述:是啊,“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不管是肩挎大口袋,还是骑上自行车,“我”都能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地把一份份报纸送到订户家门口,甚至送到订户手里,这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怎能不打动订户呢?
  (二)“我”得到了哪些“回报”?
  1、交流后板书:
  非常客气推荐订户给“我”小费送自行车
  师述:订户们对“我”的回报是随着“我”的真情的不断付出,对“我”了解的不断加深而越来越丰厚。
  2、重点朗读第5、6自然段
  (1)哪些地方最感人?说说为什么?用。。。。标出。
  (2)交流并根据学生回答指导读好感人的句子。
  抓住“满满的、无一缺席、鼓的、五颜六色,你是我们最好的送报人”等,体会订户们对“我”的真诚的关怀与爱意,对“我”工作的赞扬、肯定、支持。
  (3)抓住“目瞪口呆”引导学生想象,“我”激动得说不出来的话,你帮他说出来。
  通过设身处地想象说话体会“我”满心的惊喜、激动与感激。
  (4)自由练读5、6节,指名读、评议、齐读。
  刚才,同学们和文章中的“我”一起感受了一个平常却又感人的经历,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请你把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写下来。
  3、出示插图
  指名看图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讲述出来,可加入“我”的内心活动。
  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指导朗读、齐读。
  三、课内外结合,延伸“真情”。
  在现实生活中,付出真情得到回报的事是很多的,你能从所见所闻中选择一个讲一讲吗?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讲一讲你所看到或听到的“付出真情,得到回报”的事情。
  “人间自有真情在,付出总有回报”,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互相关怀,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课外作业要求:
  “人间自有真情,付出总有回报”,读了《真情的回报》这篇课文,你联想到了哪件事?请将感受最深的这件事有条理地写下来。123456
   
  (此教学设计为校级示范课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理解文题包含的意思,懂得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懂得只有诚实勤奋的劳动才能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难点
    1、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准备】
   投影
  【拟定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
  1、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免不了要互相帮助,我们中国古代就有过这样的话:人贵在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真情的回报》。
  2、板书课题,设疑:“回报”是什么?谁对谁付出了真情?谁给予谁回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找处难读的地方。
  2、解疑:
  小男孩对订户们付出了真情;订户们给予小男孩回报。
  三、学习生字
  投影出示:推荐逛街凑钱恢复
  帐单锃亮积压目瞪口呆
  1、根据课后生字表的注音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3、再读生字。
  4、齐读。
  5、当小老师领读。
  6、理解词义。
  四、指导朗读
  1、提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
  2、指导朗读。
  3、学生练读,指名读。
  4、划分段落。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重点指导“荐”、“帐”。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后作业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懂得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别人的关怀与爱意。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课文为什么以“真情的回报”作为题目?
  二、精读课文
  1、指导朗读第7节、第1节
  ⑴自读第7节,思考:我的真情体现在哪里?
  ①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自由练读。
  ⑵导入开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对送报纸这项工作如此兢兢业业呢?
  ①自读第1节,思考:我为什么不得不为家里挣钱?我是怎样得到这份工作的?
  ②解疑。
  ③朗读本节,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导朗读2--6节。
  ⑴小组交流讨论:朗读这部分,找出我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并划下来。
  ⑵全班交流,逐一找出。
  a渐渐地,我熟悉了每一位订户,他们对我都非常客气。
  b送了8个月的报纸,我这条送报线路上的订户就从36家增加到59家。增加的订户大多是由原有的老订户推荐而来。
  c这样,交了报费后,我总能得到一笔和送报费相当的小费。
  d屋子中央,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123456
  ①指名回答。
  ②自由读读这几处,看看订户们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订户们对我越来越好。)订户们为什么对我越来越好?(我对工作十分负责,对我的了解不断加深,发现我是个好人。)
  ⑶再读这部分,思考:订户们在圣诞节时为什么送我一辆自行车?
  指名逐节读3、4、5节。
  ⑷指导读好第5节。
  ①自由读,划出体现自行车“新”的词。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⑸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大家又谈论了什么?
  ①同位互读,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
  ②指名读第6节。
  ③齐读最后一句:“你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后的送报人”。
  三、通读全文
  1、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小男孩和订户们的关系发展。
  2、解开课题悬念:课题为什么叫“真情的回报”?
  是指谁的真情换来谁的回报?
  四、布置作业:抄写课后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指导朗读课文。
  2、迁移训练:续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逐节指名读,教师及时指导。
  3、读了这课,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自己的实际,与之作对比。
  二、迁移训练:续写故事
  1、激qing:课文中的故事虽然平常却很感人,告诉了我们对待别人要真诚。在“我”收到订户们的自行车后,我的经历又将如何,与订户们的关系会怎样发展?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续写课文。
  2、分组交流,讲讲自己的故事。
  3、班中交流,当众讲讲自己的故事。
  4、写下来,教师巡视。
  5、指名读续写,师生及时修改。
  6、同位相互修改。
  三、布置作业
  修改所写文章。

  【板书】
               真情的回报
               真诚地服务
           “我”        订户
              难忘地关怀与爱意

一、谈话导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都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指名说)
    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听这样的歌?(指名说)
    其实,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听歌,老师最喜欢听"爱的奉献"这首歌,想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老师最喜欢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齐说)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是啊!只要我们献出一份爱,也就献出了一份真情,有了真情,才能换来人世间真情的回报!今天我们将与同学们学习这样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真情的回报》。
  二、揭示课题,据题设问,确立研读的主题。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
   2、指导读题,并根据题目设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怎样读好课题呢?请老师说,大家读。
     师:(真情)--的回报(突出真情)
     真情的付出得到真情的--(突出回报)
     师:根据题目的朗读,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指名质疑。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以确立研读主题。
    谁对谁的真情?(板书:"我"、订户)
    "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订户的真情表现在哪里?(实际上也就是我真情的回报?)123456
  三、围绕研读的主题,自读课文感知。
    过渡: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问题,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要求课文读正确、流利,可以边读边想,画出相关的语句。教师巡回指导。
  四、检查自读情况,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作相关的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五、精读感悟,讨论解决研读主题。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我想,同学们书读好了,两个问题也肯定会迎刃而解的!下面我们来一起讨论两个问题。
  1、"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指名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最后一节前半部分)
  讨论:"绝活"这个词明白吗?(超出一般的本领)既然是超出一般的本领,上面怎么还用上了引号?(表示特殊意义)想象一下,别的邮递员是怎样施展这?quot;绝活"的?(指名学生做相关的动作)
  "我"是怎么做的?(依旧……依旧……)"两个依旧"说明什么?(我是诚实的劳动)
  2、所以,"我"的真情得到了什么!(在"我"与"订户"间画上横线和单箭头)
  3、"订户"对我的真情是什么?指名学生读,并指导概括。
  a、推荐新订户;b、多给小费;c、圣诞礼物(送辆新车;真诚祝福;)e、一个星期的报费;
  现在,如果你是59个订户中的一个,你会在圣诞卡上对"我"说些什么?分别指名说。
  4、小结:这实际上就是"我"得到的"回报"!
  5、讨论:"我"在真情付出的时候,想到要得到回报吗?
  6、小结:"我"真情的付出,并没有想到要得回报,但我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使我永远记住了--(引读最后一句)
  7、板书:诚实的劳动关怀与爱意
  8、说话: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说看。(如助残日等)
  9、小结:只有诚实的劳动,才能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在两者间分别画上横线和单箭头)
  六、归纳总结,倾吐自己的感受。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同学们凝成一句话。我先送给大家一句:"真情的付出,才有可能得到真情的回报!"(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真情换真心,真心换真情!"试着说一说。指名板写自己的"小名人名言",并让大家交流,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真情的回报
                  "我" ---- 订户
               诚实的劳动---- 关怀与爱意
               (中间各有两条横线和单箭头)

 教学片断:
  再读课文,说说课题“真情的回报”中“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我”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师:请同学们再自由地但必须很仔细更投入地朗读课文,认真思考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并把有关句子用笔及时划出来。
  生:(读课文,划句子,师巡视)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的朗读比较投入,很多同学都在文中找出了相关句子并及时把它们划出。老师相信你们的发言会更精彩!
  ……
  生:(郑竹君)我认为文中小男孩的真情表现在第7小节: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
  师:对呀,现在我已经拥有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啦,并且也学会了骑车,我很想学会或尝试一下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如果你是订户,你乐意我这么做吗?123456
  生:不乐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尊重订户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师:谢谢你的提醒,你的回答让我认识到了这样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我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学习,每次送报依旧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请你告诉我,这段话中为什么连用了两个“依旧”?
  生:因为这能更好地说明我一直是真诚地服务订户的。
  生:两个“依旧”可以看出我过去是很认真负责地为订户送报的,现在订户们送给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我更应该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回报订户们对我的真情回报。
  师:精辟的解释、精彩的回答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巧妙与产生的魅力。所以我们在作文时也应该好好推敲一些词语或符号怎样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它们的内涵。
  师:请大家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让大家能体会到“真情”报“真情”的意味。
  ……

  感悟: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生命的对话”,“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基于此,老师所要做的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丰富多样的评价语言引导和激励学生独立探究,独立思考,让他们在读中思,在读中解,在读中悟。因此,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组织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研读文本,让他们从文本中汲取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就是努力使用真情适宜的评价语言去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不断地向课文输出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努力为学生营造真诚的对话交流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让他们感悟真情、体验真情,进而加深对文本的升华。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2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