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思维导图]《百分数的应用》第2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百分之几”练习课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预想】:
备教材:
本课内容共安排了5道练习题,如果直接按教材的顺序教学的话,第一没有层次、第二学生也没的兴趣,本课的学习任务就是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还应该从基础开始训练,然后结合变式训练,以达到巩固理解的效果。
刚好,在me上看到了一位老师提供的本课的课件,我感觉很不错,实用性强,所以,明天我就想按照他的教学思路上,看看效果究竟怎样?至于教材中的习题,我们可以作为习题给学生去练习。
备学生:
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大多数学生应该是掌握的,问题在于有的学生在实际运用,特别是将各种问题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有点“瞎写”了,这充分说明他们对于此类问题还没有“吃透”,所以有必要进行巩固练习,另外,也说明这些学生缺少很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单独的一类问题解决起来比较“轻松”但是一旦数量关系没那么明显,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去分析了,这时往往都是“思维定势”的“瞎列个算式”。
【教学实效】:
1、课堂反馈
第一个教学环节:“分析数量关系”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实际超产百分之几?
3.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
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这里的几句话实际就是应用题中常见的“问题语”,在实际练习时,有的学生往往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就直接列式解答了,为了让学生在“题目”和“列式”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于是我“忽悠”了学生一回,我说今天今天陶老师再传授一种“武功”给大家,只要你们好好的学,经过这个节的练习,以后再遇到此类问题你们都能统统的解决。
我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了三个字“分析法”,学生觉得奇怪什么分析法,我向学生解释所谓的分析法通俗点说就是在思考问题时从后面往前想,在解答应用题时,也就是由问题想条件,比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要求这个问题,你首先想应该知道哪些条件?(男生和女生人数)怎么做?当问到这个问题时,学生一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因为学生可能一下子从文字直接抽象出数量关系还是有点难度的)于是我给出具体数据,假设男生有10人,女生有8人,学生很快的就会列出两个不同方法的算式,这时,我再反问学生这样的算式你是怎么列出来的?这时候学生就能说出相应的数量关系了,下面第二题的要求,我就变成如果我不给出具体的数据,假设这就是一个题目的的问题,你应该怎么思考?请你说出数量关系式?经过3题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能够顺利的说出数量关系式了,其实我重点还不是一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表达出数量关系式,而是希望每一个学生在列式之前要先想一想数量关系,真正做到先思考再列式,其实这也是一个思考习惯的培养,我想这不仅仅针对这节课内容有效,它对于任何内容的学习都是有效的,而且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这样做学生就不会感觉到自己学习数学就是一直在做题目,至少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很枯燥、很困难的事情。12
2、作业反馈
(1)课堂作业
全对的有30人,做错的有26人,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计算结果的原因。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2)数学书中的练习一第4~8题
全对的只有16人,比较令人失望。主要是下面两题错误率较高,特别是最后一题:


本题很多学生计算的结果出错,其实这题在计算时如果先把这个算式进行化简:“150÷135=10÷9=”,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结果是一个循环小数。


这题的解答方法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看懂题目中的数据,把“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相混淆。所以,从这题的解答可以看出训练学生分析、选择题目中“有用的信息”是十分的重要。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像这类表格、图文结合等多种形式呈现应用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选择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负面的“思维定势”。
教学反思】:
1、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多加强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化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适当直接传授一些具体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学生的练习正确率。
3、“能力>方法”,我们应该在练习中传授方法,在方法的获得中提高能力,每节课我们在头脑中应该有具体、明确的能力目标培养,而不是落在备课笔记上。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2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