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教学设计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百分数应用(三),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这些都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册书中,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稍复杂的应用题和会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发展。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中家庭的各项支出情况,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百分数问题,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看到和经历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意识。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本内容安排有新授课和练习课2课时,这节课为新授课。

二、说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体现时代性,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抽象概括法,让学生抽象,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据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注重使学生理解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理解。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因此,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我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自己解决,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唤起参与;二、复习旧知,探求新知;三、充分练习,巩固新知。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激发兴趣,唤起参与;当学生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后,顺势进入第二个环节。由小调查引入“恩格尔系数”,让学生了解“恩格尔系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拓展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受到一次润物细无声而又深刻的教育。1234

2、复习旧知,探求新知;由复习题引路,进行迁移、对比,尝试练习后,引导学生讲解,教师适当提问,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例2的讲解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下面的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充分练习,巩固新知。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也便于老师掌握学生新知识理解程度,一旦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这样在反复叙述和练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我还安排了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体现师生互动。把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或讲述)、板书与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等几个方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相互渗透、互相补充、相辅相承。同时,我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

百分数应用(三)教案

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第28页—第29页百分数应用(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来一个小调查:说一说你家的生活水平,贫困、温饱、小康还是富裕?用什么可以衡量出你家的生活水平?谁来介绍一下恩格尔系数。

简单地说,恩格尔系数就是一个百分率,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率,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真是不可估量!

2005年,国家利用恩格尔系数在某地区进行了一次调查。

复习题:2005年某地区有74户家庭迈入小康,占被调查家庭总数的37%,被调查家庭一共是多少户?

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生在黑板板书,说说等量关系,被调查家庭总数的37%是74户,要求家庭总数,列方程,也就是x的37%=74,计算:74除以它所对应得百分率,就是被调查家庭总数,这道题其实就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板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这类题?方程或除法,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样的应用题。

二、家庭消费

1、(幻灯)这是笑笑家的调查表:(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比较这个家庭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齐读表。语速,1985年食品支出……

发现:笑笑家从1985年往后,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越来越小,恩格尔系数越小,她家越富裕。

为什么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和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相加为1?1234

因为食品支出和其他支出和起来就是总支出。

2、在1985年,笑笑家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这一年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表格中的哪些条件?

板书:1985年笑笑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65%,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35%,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总支出多少元?

反馈:谁来分析一下:210元是具体的量,65%和35%都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这两个关系句中,食品支出和其他支出都在和谁比?借助线段来分析,这条线段表示总支出(板书:总支出),食品支出和其他支出如何表示?整体和部分,在一条线段上,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65%(板书),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35%(板书),因为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在食品支出中去掉和其他支出同样多的部分(直尺比划其他支出长度,量出),这是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的部分(板书: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多了210元(板书:210元)。求总支出(板书:?元),动笔尝试解决。生板书。三种方法同时板书。

①看这个方程,说一说等量关系,生:食品支出-其他支出=210元,再说一遍,食品支出就是什么?总支出的65%,其他支出就是总支出的35%,也就是总支出的65%-总支出的35%=210元,列方程, 65%x-35%x=210

关键是从这句话中找到等量关系食品支出-其他支出=210元列方程。

② 看这个方程,生:210元表示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的部分,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65%,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35%,所以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了总支出的30%(板书:总支出的30%),也就是总支出的30%是210元,一个数的30%是210,就用这个数乘30%=210。所以:总支出*30%=210,30%怎么来的?

解:设这个家庭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 -35%)x=210

关键是找到总支出的30%是210元,再列方程用总支出乘这个百分率=210。,这个百分率是210元所对应的百分率。

其实这两个方程也是有联系的,什么联系?(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逆用可以推出它,括号可千万别忘了。)

③幻灯:因为总支出的30%是210元, (65% -35%)x=210 已知一个数的30%是210,可以用这个数乘30%=210,求这个数,根据除法的性质,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 210 (65% -35%)

(65% -35%)这个百分率是210所对应的百分率,用210元除以它所对应的百分率得到总支出,除法就是由这个方程推出的。括号不写行吗?(幻灯:表格)

3、(表)到2005年,笑笑家也进入了小康生活,食品支出和其他支出都分别占了总支出的50%,(你们分析猜想一下,其他支出中都有哪些支出?)旅游、教育、穿衣、消遣……这些项合起来是其他支出,笑笑家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0%,食品和教育支出一共是6300元,这一年总支出多少元?

解决这道题还需要表格中哪些条件?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

板书:2005年笑笑家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0%,食品支出和教育支出一共6300元,总支出多少元?

这道题和第一题有什么异同?都知道两项占总支出的百分比,都在与总支出比较,第一题告诉两项的差,这道题告诉两项的和,都求总支出,你会算吗?尝试画线段并解决(生板书线段、解法)

反馈:因为都在与总支出比,这条线段表示总支出(1234板书:总支出),食品支出和教育支出如何表示?整体和部分,在一条线段上,食品支出是总支出的50%(板书:食品支出是总支出的50%),教育支出是总支出的20%(板书),食品支出和教育支出共6300元,(板书:6300元)。求总支出(板书:?元),

对比:这三道题有什么异同吗?它们都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这两题和复习题有不同吗?怎样解决这类题?

三、练一练

1、(幻灯练习)来看,1995年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还需要用到哪些条件?画线段并解决(幻灯反馈)。(表格)

2、笑笑家越来越富裕,而且从题中可以看出,他们很重视对自身及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好了,笑笑却从不乱花钱,她会科学、合理的消费。

2007年笑笑的压岁钱是这样用的,买作文书刊花了一半的压岁钱,用25%购买日常用品,( )捐赠贫困地区,10%存入银行,捐赠贫困地区的钱和买作文书刊的钱共195元,她共有多少压岁钱?

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注重个人内在修养,要学会科学消费。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答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根据这样的条件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找到它对应的百分率列方程或用除法计算,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线段帮我们分析。

五、作业设计:

(1)请计算你家现在的恩格尔系数。

(2)访问你的家长(爸爸或妈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情况,计算出当时的恩格尔系数。

(3)比较两个数据,请你写出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复习题 例题1 例题2

解法1 解法2 解法1 解法2 解法1 解法2

《百分数应用三》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本节课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大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避免死记硬背,在学生明确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后,还鼓励他们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来解题,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课后有很多遗憾,比如上课节奏把握不好,后面练习过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仍需要提高,练习题里没有时间让学生画线段帮助自己充分理解、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很准确等,上课教师缺乏激qing,缺乏评价性、激励性的语言。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079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