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教案|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3.教学建议
    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和翻译的图解或模型动画演示。
    4.课时安排
    3 课时
    5.教学过程
学习
阶段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
活动 教学
意图
导学
引入课题
学生自学
教师指导
学生自学
教师讲解
思考讨论
教师讲解
思考讨论
与生活联系,激发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师导学
设置问题情境     播放2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
    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动物复活的?
    (回答:复活的恐龙是科学家利用提取恐龙的dna培育繁殖而来的。)
    教师引导:基因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
    思考:基因(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呢?
    教师指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质──rna充当信使。
    复习旧知:两种核酸(dna和rna)在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区别
    (列表,阅读课文10分种,学生填写)
    一、细胞中的两种核酸的比较
  dna rna
组成元素 c、h、o、n、p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化学组成 一分子磷酸
脱氧核糖
a、t、c、g 一分子磷酸
核糖
a、u、c、g
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单链结构
功能  编码复制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  传递遗传信息,并通过蛋白质表达出来
分布  细胞核的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的核糖体
    另外,教师补充: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专运rna),rrna(核糖体rna)。
    设问:dna→rna→蛋白质之间的关联?(学生阅读课文10分钟,小组发言。)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一)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利用视频:显示转录过程。
    1.定义: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123
    2.过程: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供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分子。
    3.小结:
    场所:细胞核;
    模板:dna解旋,以其中一条有意义链为模板;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a、u、c、g);
    合成产物:单链的mrna(信使rna);所需酶:rna聚合酶。
    设问:dna的碱基与rna的碱基如何互补配对?
    (二)翻译:图示p64图4-6蛋白质合成示意图。
    1.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区分:
    密码子: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反密码子:每个trna上的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trna(转运rna)的特点:象三叶草的叶形,一端是3个碱基,另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如图)。
     思考:mrna的4种碱基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
    推理:1种碱基决定1种氨基酸?(不可能)
    2个碱基决定1种氨基酸?(16种组合方式也不能决定20种氨基酸,不行。)
    提出: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小结:64种密码:61个编码控制20种氨基酸合成,另外3个(uag、uaa、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合成蛋白质的终止信号又称终止密码。反密码子:61种trna。
    游戏:请学生看图,想象一下核糖体这个生产车间是如何工作的?能否做一个模型显示出来?
    2、翻译:
    利用视频:显示翻译过程。
(1)定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过程: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第一个携带氨基酸的trna的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第二个携带氨基酸的trna的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进入位点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第一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转移到位点2的trna上。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第三个携带氨基酸的trna的碱基与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直到读取到mrna的终止密码为止。一个mrna分子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肽链合成后,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落离,经过盘曲和折叠等方式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3)小结:
    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以mrna为模板;
    原料:20种氨基酸(由trna搬运);
    合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肽链。
    设问:已知mrna的碱基序列是a u g g a a g c a u g u c c g a g c a a g c c g,这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写出相应的反密码子,并根据密码子表,列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
    利用视频:显示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转录和翻译过程)123
    再次总结:
    (三)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的差异: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 核糖体
模板 dna双链 dna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合成 dna分子 mrna 肽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分子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结合
 (四)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
思考:dna的碱基、mrna的碱基与氨基酸个数的关系?
小结:
dna的碱基数:m rna的碱基数:蛋白质的氨基酸数= 6:3:1
反馈练习   学生观看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有中间物质传递信息。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填写表。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理解翻译的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以小组发言。
完成练习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9081.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