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思维导图|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二生物教案 2025-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1、教材内容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纤维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五部分内容。教材用了多幅插图来阐述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的产生、突触的概念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涉及内容广泛、复杂,教材选了基础的几项,用示意图的形式来介绍,同时安排了几个实例。人脑的高级功能很复杂,教材选取了语言文字、学习和记忆两方面内容给予简单的介绍。为了更好地发挥互动式教学的最大优势,教师应适当补充关于研究兴奋传导的实验材料的选择。

2、学情分析

有关神经元的结构,反射和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且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这方面内容时要多做指导和启发。

在学习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时,引导学生联系实例深入思考,特别是进行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学生对人脑的高级功能内容的学习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及目前科学研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展开,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视野,激发学生探索大脑奥秘的兴趣。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介绍研究兴奋传导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四、教学策略设计

1、动机激发策略:创设情境,从运动的协调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体现科学方法教育避免封闭的演绎过程。

2、交互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

3、整体教学策略:将生物学知识和物理电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体现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4、比较的认知策略: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突破难点。 

五、教学方法的设计

实验原理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六、教具准备

cai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小体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过程。 123

七、课的类型  新 课

八、课时安排    2课 时

九、教学过程设计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学生观看教学录象,通过画面感知稳态的维持、器官的协调均需要调节才能实现。

引言:请学生们欣赏一场精彩足球比赛的录象片段,运动员矫健、敏捷的身影,完美的控球和过人技术,让我们感受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运动员的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的。其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第2章的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通过播放教学录象片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欲望。

结合教材图示,回顾初中所学的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概念、结构基础、过程,神经元的结构等相关知识。

多媒体出示问题:

(1)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

(3)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

(4)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

(5)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6)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反射、反射弧、神经元的结构等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动画演示、出示图片)

学生先谈谈自己的认识,然后阅读教材,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

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

提出问题:

(1)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2)若要让你验证课本里给定的实验,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引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教学。

强调实验材料合理选取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现象,主动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

利用多媒体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电流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神经表面电流的变化,刺激引发的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即是神经冲动。

若重复上述实验应该选用神经纤维粗大的来做——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为较好的实验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尝试改进实验的材料。

认真辨别教材中的图示,捕获有用信息。

思考电位变化的机理。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2和楷体字部分内容,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刺激神经纤维为何能引起生物电?123

(2)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产生,必定引起了电位的变化。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

(3)运动时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培养学生读图识别信息、自学能力。

通过揭示生命本质,感知协调美和思想美。

多媒体动画演示,师生共同总结:

(1)兴奋传导过程:刺激 → 膜电位变化 → 电位差 → 电荷移动 → 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方式:电传导(局部电流回路)

(3)兴奋传导特点:双向性

仔细观察突触的图示、神经递质释放的动画。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那么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如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的呢?

引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教学。

提出问题: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直接接触的吗?若不是,通过什么相联系?

多媒体出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动画演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

(1)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兴奋 → 突触小体 →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 突触间隙 → 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2)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方式:电信号 →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3)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特点:单向性

动画演示以反射弧为结构基础的反射,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联系。

再次多媒体展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动画演示,比较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

类型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 号 形 式

电 信 号

化 学 信 号

传 导 速 度

传 导 方 向

双 向

单 向

实       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布置课外练习p22 一、基础题 第1题;二、拓展题 第1题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始终处于科学研究情境中,并获得相应的科学情感体验。自然科学的学科魅力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测试表明,建立起来的概念是形象生动的、深刻的。

十一、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方法教育。设定知识、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进程设置各种类型的形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最后分层设置一些经典练习题,强化对教学内容的巩固。

点评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内容抽象、复杂,设计者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测,并适当增补教学内容,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及时而有效的突破教材的难点,突出重点,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整篇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化设计思想,从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策略设计和理论联系学评价的设计重过程,鼓励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65009.html

  •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从容说课】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经研究表明,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这些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受到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各类激素除了有它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还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调节的关系,使生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思维导图]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其中对信息传递的方式、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重点介绍。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点内容。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发送、接收不同的信息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种群乃至生态系统都需经过信息的传递保持恒定的水平。在本章节中通过资...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教学重点:说明果...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高中生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第二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 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6.2是什么星座】6.2 DNA片段的扩增——PRC技术

    ★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pcr技术的基本操作2、理解pcr的原理3、讨论pcr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实验过程中,应避免外源dna污染,严格控制温度等反应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pcr实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