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思维导图]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高二生物教案 2014-05-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讲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其中对信息传递的方式、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重点介绍。

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点内容。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发送、接收不同的信息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种群乃至生态系统都需经过信息的传递保持恒定的水平。在本章节中通过资料的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除了在英语课中开展英语的学习,在其他自然科目中进行双语教学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分类;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本课中出现的专业英语名词。

2.能力目标

(1) 通过主动参与观察、演绎、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 通过简单的对话、交流把英语和实际的生活、学习相联系,使英语成为生活中的助手和有用的工具。

3.德育目标

通过对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和应用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揭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生活的环境,学会如何与自然界和平相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和来源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相关的英语词汇

四、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包含信息量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安排1~1.5个课时完成。

五、媒体运用

本课使用的媒体主要为课本资料、英语参考资料、电脑投影和动物彩图。本课的重点、难点都在于如何使学生明白生物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由于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本课插入大量生物图片、图表。课中层层深入,旨在让学生从接触学习,到应用。在讲述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时,让部分同学进行动物动作行为的模仿,引发学习的兴趣。紧接着以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进行归纳,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使用了讨论法,放手让学生对课本提供的[资料分析]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生活中的实例。不论是课本的例子还是生活中的实例,都是贴近生活的,学生易于理解,从情感上产生认同的心理。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1.探究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生物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讨论,亲身体会科学发现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大量精美图片加深印象,形成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3.直观教学法

运用图表、概念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系统的知识结构。

4、体验式教学法

学生通过模拟动物的信息交流情节,深刻体会信息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设计的[课外实践]中的实验方案建立严谨的科学思维,并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应用。12345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朗读单词)

today we will have our biology clas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t first let"s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please take out the second piece of paper read aloud together.

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学生不难得出答案:they are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2.引导

提问,引入课题: as you know, besides human being, other animals do not have true “language”.by what means can they “talk” to each other? how can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exactly without language? can you give out some examples?(动物中不存在语言,它们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交流呢?)

基于生活经验,学生能举出部分的例子:狗在高兴时会摆尾巴;鸟类通过鸣叫交流等。(鼓励学生在此处可以使用英语作答,目的是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运用。由于难度不大,学生一般都会较为踊跃的回答,例如:birds or cats can communicate by sound; sometimes monkeys will fight with each other to show their power。)

3.情景模仿

课前已布置部分同学进行准备,表演者不使用语言模仿动物进行交流的方式,其他同学通过观察,说出这是什么动物,正在表达什么信息。(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希望多了解动物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4.图片欣赏

观看一组经过精心安排的图片(见下页图),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尝试列举、归纳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图片应按三类信息进行排列。学生在观察图片时,感觉自然界之美,感觉生命之美,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归类符合感性认识过程。 在此过程中,也可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关于动物的英语名称,例如:海葵(sea anemone)、墨鱼(cuttle fish)、天鹅(swan)、蝗虫(locust)、飞蛾(moth)等。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请学生起来对刚才的图片信息做归纳(学生的回答可能比较多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己得出答案。教师不失时机的向学生建议运用图表归纳可更加明显,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或概念图进行归纳、对比。

生态系统中三类信息分类对比表

性  质

来源

物理信息

(physical information)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无机环境或生物体

化学信息

(chemical information)

植物:有机酸、生物碱

动物:性外激素、信息素

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

行为信息

(behavior information)

生物体的行为特征

生物体的动作行为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不但是在同种生物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也在不停地进行着形形色色的信息交流。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在生物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让学生充分地体会生物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应生态系统。信息交流是其中的一种适应形式,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6.类比启发,进入讨论

教师通过对上一内容小结,逐层引入下一内容:小至细胞,大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在进行信息的交流。例如,在细胞内,生物体通过转录、翻译的过程,合成蛋白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信号。生物体内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系统互通信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等过程。那么,对于生态系统,信息的传递又有那些重要的意义呢?12345

教师通过细胞→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的顺序引入知识,意在引导学生重温以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个体到整体,认识信息传递对于生态系统重要作用。

利用课本106页“资料分析”的内容,让学生基于课本资料和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推选出小组的代表进行回答。(让学生在与别人交流的活动中拓展思维,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由于资料分析中的问题难度不大,而且引导的层次比较分明,学生有能力归纳出结论:all in all, we can summarize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in three levels:

① 个体获取环境信息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定位、方向、感光、测温、化学感受、磁场感应等)(to a single one, getting and emitting information helps it to live its life in a normal way;);

② 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合作或竞争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求偶、繁殖、觅食、抵抗侵略、社会行为等)(in a population, such manners can also help animals to finish their natural task: mate and give birth to the young;);

③ 不同种群个体之间竞争或捕捉与反侵害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警戒、驱逐、识别等)(between

different populations, information adjusts the relationship and keeps up the steady in ecosystem.)。

最后,指导学生在书本中找出相应的总结性内容:

(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ⅱ)调节种间联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教师总结: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交流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前面学习的内容与本课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7.联系生活,探究应用

教师提示:up to now, all we have known about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in ecosystem are just one of a million of them. science is forcing every minute. i hope some of you will find out more manners in this field and benefit people.(对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我们的研究还是很少,有很多的现象还是没有弄清楚,希望同学以后在这个领域中有新发现并造福人类。)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我们可以把它们用于生产、生活,使其为人类服务。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教师的话起到过渡的作用,同时教育学生科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要勇于探索,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探索未知世界。)

对于信息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这一内容,学生有自己阅读的能力。教师在此可以通过补充科学家所进行的关于蛾类性外激素的作用浓度的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在消灭农业害虫中的应用。同时,对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在此基础上,也可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小知识:例如,市面上出售的灭蚊灯,运用的是什么原理?(本段内容也可翻译成英语让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以下为翻译的参考)

making use of what we have known, we can:

① use some information to higher production;mimic the sound of some animals. 12345

example ⅰ: imitate the frequency of bees shaking wings, call up other bees come and help flowers

finish pollination.

example ⅱ:some farms play melodious music to activate their hens to lay more eggs.

② to kill or drive away some harmful animals by some other information.

example ⅰ: some kinds of sound are used as the nature enemy’s sound to drive away the pests or

other harmful animals.

example ⅱ: take advantage of hormone or pheromone to trap pests or to disturb their mating. it leads to a reproduction deduce of pest and a higher output of farm produce.

8.知识巩固、运用

完成课后练习,填写概念图(及时的巩固所学知识,对知识点的联系进行建构和梳理)。

9.布置实验设计任务、思维训练

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并形成在严谨的学习态度)。

小组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讨论包括以下方面:

①实验目的;②实验材料;③实验分组;④实验操作;⑤实验预测;⑥实验数据分析。

[put into use]:design an experiment to prove that in moth, pheromone produced by female can allure male come close to them and copulate. you can discuss in group and draw out the plan together.

the scheme should include segments below:

① your aim of the experiment        ② the materials you need

③ how to group your sample          ④ how to operate in your experiment

⑤ what result have you forecasted   ⑥ how to analysis the data you get

表达与交流:小组提交实验方案讨论报告

教师对小组的探究讨论活动给予鼓励评价,在小组提交方案后,可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深入探讨,如:设计实验在野外利用雌蛾产生的性外激素诱引、捕捉雄蛾。

七、教学体会

1.本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而设计的。使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图片的观赏、生活实例分析、知识点的对比、图表归纳等多种形式,目的是做到既关注知识结论,更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信息交流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这一知识点,可采用从个体到整体,层层深入的方法,让学生基于事实得出结论;把生态系统与种群、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连接,而不是把知识点孤立的记忆。

3.通过直观图片展示生命现象,是生物科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本课通过图表资料的展示,把抽象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直观具体、肉眼可见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限于课堂的教学时间以及地点,无法在初步的实验设计后开展动手的实验,也难于让学生自己在野外寻找、发掘生物更多的交流方式和现象(启发学生在生活中的多寻找)。有可能的话,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外出郊游的机会,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借此培养学生不断探索、求新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体会。12345

5.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令学生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同时使英语的学习真正的走进生活。但是双语课本身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教师英语的翻译、阅读、朗读水平要过硬才能用于课堂的教学;在备课时间上也需花费更多的精力。再者,应如何安排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不把生物课上成了英语课;这些都是在今后双语教学研究中仍需探讨的问题。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9180.html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5.4什么节】5.4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说出信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第一课时】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 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2.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收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同时还承担着对本模块知识的最后总结这一任...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