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思维导图]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二生物教案 2025-1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生物教案】

 

教学

目标

知识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能力

1.进行图表解读。

2.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3.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任务分析

1.知识内容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4)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内容分析

(1)进行图、表解读、观察(图2—14、2—15、2—16)。

(2)比较两种免疫方式。

(3)据图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分析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科学·技术·社会:艾滋病——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免疫学的应用;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3)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

(1)学生的高中学习基础:

必修1,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实例4,艾滋病病因”。

必修1,第6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

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页图2—7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抗体的免疫功能。

(2)学生的初中学习基础: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

目标参照试题

  教材40页练习题

教材43页中有关免疫习题

(注意练习题所对应的知识点)

教  学  程  序

教学阶段(或内容)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第4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

 

监控和清除功能

小结

练习

   假如你的身体里有感冒病毒入侵,造成你发烧、流鼻涕、咳嗽等症状,这时你的内环境稳态是否遭到破坏?

人体的哪一系统能够帮助你恢复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的?是怎样进行免疫调节的?

  板书:第4节 免疫调节

  请同学回忆免疫系统的组成(初中八年级下册)。

  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板书: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地方

  呈现教材36页图2—15:人体内的免疫器官。

  请同学归纳图中的免疫器官:

  板书: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免疫细胞的来源与种类:

  呈现必修1教材119页图6—12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生成的白细胞有多种,有的白细胞具有吞噬的功能(粒细胞),有的白细胞具有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叫做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其中从骨髓中生成后迁移到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叫做t细胞,直接在骨髓中成熟的淋巴细胞叫做b细胞。师生共同归纳: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

  板书:3.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让学生写出免疫系统组成的结构图1234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组成   免疫活性物质

 

  我们已经清楚免疫系统的结构基础,那么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免疫功能的呢?

  板书: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板书:(一)防卫功能

  请同学解释防卫的含义。

  呈现初中教材8年级下册77页图(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请同学回答人体的三道防线。

  解释第一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非特异性免疫——针对所有的外来入侵者。

  如果第一、二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发挥作用了,即特异性免疫。

  板书:1.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体,其中的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呈现必修1教材第4页实例4图——艾滋病病因。

  请同学对36页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进行阅读、分析、讨论。

  请同学根据资料归纳出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呢?

  板书: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过程

  第二道防线被突破后,这时针对不同的“入侵者”,第三道防线就要用专门的作战部队和武器进行战斗,即产生特异性免疫。作战部队有哪些?武器有哪些?是怎样作战的?

 (1)抗体、抗原

  抗体是作战的武器。呈现必修1第23页图“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请同学回答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抗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将抗原“锁”住,使之无法发挥作用。

  什么是抗原呢?

  抗原概念:我们把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是较大的分子。

抗原和病原体的区别:抗原是病原体上的能够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分子。

 (2)两种免疫方式

  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的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武器)“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抗体释放到体液中,因此称之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是对付那些游离在体液(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的作战方式。

  体液免疫的过程:

  呈现教材37页图2—15 体液免疫示意图,讲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的战场是体液中(细胞外液)。抗体是战斗的武器,通过与抗原结合而使之失去作用。

病原体进入机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上的抗原移至吞噬细胞的表面,t细胞上的受体识别抗原之后,细胞被活化,产生淋巴因子(蛋白质物质)。与此同时,b细胞上的受体直接接受了病原体上抗原分子的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请同学观察浆细胞的结构特点,回忆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小部分b细胞形成记忆细胞。

  抗体的作用:与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粘附。

  记忆细胞的作用: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1234

  让学生以连线的形式将体液免疫的过程进行归纳整理。

  细胞免疫:是淋巴细胞对付那些侵入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的作战方式。

  细胞免疫的过程:

  呈现教材37页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

  讲解细胞免疫的过程:

  病毒攻击宿主细胞,宿主细胞表面呈现出抗原分子,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细胞上的受体识别抗原),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让学生以连线的形式将细胞免疫的过程进行归纳整理。

  让学生比较两种免疫的方式。

  免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并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同时发生的。呈现图片,讲解。

  板书: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的病原体的侵入,那么是不是这种功能越强大越好呢?

  免疫系统是对外来入侵者作战的,如果敌我不分就糟糕了,把自身的物质当作外来者进行攻击,那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了。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请同学举例过敏现象。

  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引起过敏,如花粉过敏、食物过敏。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以上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还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板书:(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提出问题:

   1.艾滋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癌症?

  2.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每天我们身体内要更新约1%的红细胞,衰老的红细胞到哪里去了呢?是怎样被清除的?

  让学生阅读教材、讨论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呈现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78页免疫的功能示意图。让学生总结并回答免疫系统的功能。

  结论: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三)免疫学的应用

  1.展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本,请同学回忆并说出自己曾经打过的疫苗。

  2.器官移植

   (1)请同学谈器官移植。

   (2)请同学阅读资料并分析——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讨论应采取的态度、措施。

  请同学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模仿板书整理笔记。

  

  呈现目标参照试题、诊断、反馈。

  布置课后阅读“艾滋病——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


板书: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防卫功能

  1.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过程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1234

(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免疫学的应用

回答:内环境遭到破坏。如体温升高

回答: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观察、归纳: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观察、思考

听讲

归纳免疫细胞种类

写出结构图

解释: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回答:

皮肤和粘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观察

阅读、分析、讨论

归纳结果:

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观察、回答:蛋白质

 

听讲、思考

听讲

观察、听讲

整理连线图

观察、听讲

整理连线图

比较

观察、思考

听讲

听讲

举例:花粉引起哮喘、皮疹;食物引起腹泻等

听讲

思考问题

阅读、讨论、解释问题

观察、总结

回忆、说出

谈器官移植

阅读、分析

讨论

回答知识点,整理笔记

练习

联系生活实际,将免疫调节与稳态联系起来

提出本节要探究的问题

联系初中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联系学生的先前知识

形成知识结构

联系结构与功能

联系初中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联系先前的知识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图表数据解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联系先前的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联系先前的知识

形成知识结构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形成知识结构

联系两种免疫方式

联系生活实际

与本节主题联系起来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诊断、反馈、纠正学习结果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engwujiaoan/164992.html

  •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从容说课】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经研究表明,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这些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受到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各类激素除了有它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还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调节的关系,使生命...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思维导图]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其中对信息传递的方式、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重点介绍。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点内容。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发送、接收不同的信息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种群乃至生态系统都需经过信息的传递保持恒定的水平。在本章节中通过资...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_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教学重点:说明果...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高中生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

    第二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 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6.2是什么星座】6.2 DNA片段的扩增——PRC技术

    ★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pcr技术的基本操作2、理解pcr的原理3、讨论pcr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实验过程中,应避免外源dna污染,严格控制温度等反应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pcr实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五章_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本章教学上的重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这两节内容分别是为这两个重点打...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化]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 2.态度观念...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三)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课时教案_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

    发布于:2014-05-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