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谈谈如何确定语文的教学目标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作者: 任晓东
最近几年,我在听课时发现课堂教学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这就是在导入 新课之后,教师随即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并围绕教学目标 展开教学过程 。这种模式正在语文教学领域中迅速推广,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它改变了原先的那种漫无目的的、随心所欲的、收效甚微的教学状况。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确定教学目标 ,要注重内容。所谓“注重内容”是指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一句话,就是读懂课文,理解中心。阅读课文,其本质就是理解内容,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只有正确的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 时,应当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进授《孔乙己》一文时,我首先确定了这一教学目标 :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并用一堂课加以分析理解。上课时,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然后讨论“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这一问题。尽管人物形象逼真,内涵丰富,但学生起初的回答却很简单、直接,大多以“好人”、“坏人”评价,经过提示和反复引导,一个倍受封建主义毒害的既懒惰又自负以至堕落到偷窃致残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对人物形象的评论不能简单的以“好人”或“坏人”作结,孔乙己悲剧的发生是和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实践告诉我们,那种不注重课文内容,而把注意力放在知识教学上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确定教学目标 ,要注重重点。每篇讲读课文之前,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许多教师一味求全,惟恐遗漏了其中之一,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我想这大可不必,我们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譬如《小橘灯》一文,有三个训练重点:一是“小橘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二是清新、含蓄的语言,三是复述故事情节。如果我们平均使力,每条都详讲,那么给学生的印象就会不深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就着重抓住第二条响鼓重锤。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围绕含蓄的定义--“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融汇进具体的描述中,让读者去回味”--展开讨论。找到了突破口后,分析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因此重点部分要不遗余力,而其他几条,学生也会豁然开朗的。
三、确定教学目标 ,要注重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到底哪些才算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经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更要备生,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教《故乡》一文时,训练重点有二条:一是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二是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其中的第二条就是难点,因为本学期最主要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议论这种表达方式,而本文则要求学生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作用,许多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讲得透彻。而文章的末尾三段正是实施这一教学目标 的关键之处,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了这个目的,应当紧扣语言,深入挖掘,突出训练,让学生深入领会“我”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实现这个愿望的勇气和信心,并从中受到鼓舞,以强化德育教育。
同时,在确定教学目标 的时候,还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定与变的问题。我们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整个初中阶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一堂课,都应该有特定的教学目标 ,而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围绕教学目标 分别加以实施,减少随意性。但是这些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各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变动,有时进行局部调整,有时甚至要从总体上调整。例如,要求学生正确翻译文言文时,发现他们连文章也读不通顺,这就需要改变目标,加强朗读训练。再如,根据中考的要求,语文学科突出了人文性,我们也应该随之而调整阅读目标,重点应放在突出人文思想的名家名篇上。总之,只有定变有方,才能使语文教学不断的发展。
二是详与略的问题。目标教学在语文领域中迅速推广的同时,出现了一种错误的倾向,那就是教学目标 过于求全,在教学过程 中又过于求详。这势必会造成一种为了完成目标而疲于奔命的教学状况,其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那么如何处理好详与略的问题呢?一句话,教学目标 的详略要视学生的实际而定。同一个知识点,在初中三年中往往会出现多次,如果绝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就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反之,则要详讲,直到学生弄清楚为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非详不可。总之,教学目标 的详略处理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研究透了学生后才可定夺。
语文教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探索的问题还很多,本文只是从确定教学目标 这一角度略陈己见,权作抛砖之玉,向各位同行们求教。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语文味”详细阅读
多媒体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机,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毋庸讳言,有相当多的多媒体教学课,在媒体的使用上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甚至冲淡了语文教学的主题,在一番表面的热闹之后,留下更多的是遗憾。语文多媒体教学相对于别的学科的多媒体教学具有怎样的特质,在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的语文教学改详细阅读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备受社会关注,改革呼声日渐高涨,语文教育如何改革?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以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亲身感受发表了深刻见解。 于漪认为,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为培...
-
语文新课改的教育理念_探索语文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详细阅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新教材研究性课题的指出,探究性教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与此相适应的,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如何在教学过程 中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谈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详细阅读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情感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从而丰富、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1、根据不同作品的类型选用不同的“传情”手段在各个学科...
- 详细阅读
-
走进新课程_走进新课程详细阅读
李瑞耀被专家们称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课程改革已在教育部的倡导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2002年9月,华伦中学初中一年级全面启动课程改革,这意味着我们将伴随教材的改革,在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活动...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详细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重要的意向性心理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兴趣的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这个问题,许多语文界的老前辈做了很多比较深入细致的探索,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
-
自己种的吃起来更香_自己摘桃,吃起来香-------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一详细阅读
自己摘桃,吃起来香-------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一关键词:跳出教材,角色转换,主体性,自主性,发展,创造 传统的语文教科书却往往只重视学习的结果,或仅仅把课本看作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例子,甚至把好的教材定位于学习语法规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识价值。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3年,去年开...
-
[创新教育议论文]创新教育浅论详细阅读
安县塔水一中 周义付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我们的邻国日本问鼎2002年度诺贝尔奖时,人们不禁沉思:彼小国都能得奖,我泱泱大国何以堪?怅恨之余,人们再一次将焦点转向我国...
-
[迟雅心理咨询怎么样]迟雅实用学习记忆法详细阅读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向刚毕业的大学生发问,问他们一些在中学阶段曾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比如石蕊、酚酞这两种化学试剂遇酸、遇碱各变成什么颜色?结果绝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完整、准确地回答,由此我们引发出一个记忆标准问题。 衡量记忆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记忆的敏捷性,二是记忆的持久性,三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