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网的好处_学生上网:亦喜亦忧的话题

杂文收录 2025-09-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张女士近来忧心忡忡,因为她发现15岁的女儿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电脑上写日记,并给日记加了密码。无法得到密码的她忐忑不安。张女士坦言,她曾多次偷看女儿的日记。女儿的日记开始是记在一个普通的本子上,后来换成了带锁的日记本,虽然带了锁,但是张女士说她有一把能打开日记本的钥匙。可是如今面对女儿在电脑上加了密码的日记,她却一筹莫展。

一份全国城市独生子女调查发现:“经常检查孩子的日记和通信”的家长比例高达26.5%。将日记加上密码储存在计算机里,也许是孩子们对付大人窥视目光的最可靠的办法。

互联网正大踏步走进人类生活,当成年人还心怀恐惧和疑虑打量着它时,青少年们却已无所畏惧满怀欣喜地走近了它。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大中城市,拥有电脑的家庭已占30%左右,青少年对于网络的热情普遍高于他们的父母。

在他们眼里,计算机是可爱的天使,它既能将自己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记下来并加上密码,还可以登陆互联网,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在眼前,并能与四面八方不认识的网友敞开心扉畅谈。可是在父母们的眼里,计算机是天使也是魔鬼。

李先生是出版社的编辑,5年前家里就买了一台电脑,当时买电脑一是自己要用它写稿,二是想让儿子早点接触电脑,不至于落伍。去年初这台电脑上了网,李先生说他虽然几乎每天都要上网,可也就是浏览新闻发发邮件。可是刚上初二的儿子电脑玩得特别好,小学6年级时就能自己设计软件,电脑上网后,又自己制作了个人网页。平时操作电脑出现了问题,他常常要向儿子请教。可是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惶惑不安:他偶然发现,儿子下载的资料有一些淫秽内容。

一位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女研究员,也有着像李先生一样的惶惑:她发现12岁的儿子从网上荡下了一些有关性的内容。她打电话给一位朋友,问怎样才能防止儿子在网上看不该看的内容,朋友告诉她可以分级加密,于是朋友在电话那头指导她一步步地操作,就在这时,儿子推门进来说:“妈,我来教你吧。”儿子走过来,熟练地敲击键盘,当出现“输入密码”的提示时,她对儿子说:“你出去吧。”儿子耸耸肩出去了。虽然电脑已经分级加密,可是这位女士仍很担忧,儿子电脑玩得那么熟,怎么知道他不会解密呢。

青少年上网,父母们喜忧参半。面对一个几乎四通八达的网络世界,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既受益又无害。在采访中发现,带着这种困惑的家长几乎是100%。处在两难中的家长,想出了种种控制孩子上网的办法。一位家长说他给孩子规定了上网时间,孩子上网时,他就坐在一边监视,防止孩子看不该看的东西。有的家长规定孩子只能看新闻和发邮件,不能进聊天室。还有一位家长为了防止女儿在他们晚上睡着后上网,干脆将电脑插座放进了自己的卧室。

对于父母的控制,孩子们又是怎样一种心态呢?北京某中学高二女生杨婧说:我家除了我以外,没人上网。所以,父母不知道网络的神奇以及它富有的吸引力。他们认为,网络就只能收发邮件,查查资料,再加上他们听说的网络垃圾、黄色网站,还有那些因为上网发生的暴力事件,所以总找出种种理由限制我上网。一天中午,我要和一位网友联系,家里电话占线,我只好上网找人。老爸见了便发起火来,并警告我以后少上网,否则,把电脑给拆了。我听了很委屈,于是回敬一句“有本事你就拆”便回到我屋里。隔壁房间里,老爸发出很大声音,真的在拆电脑。我想,完了,这下我再也不能上网和朋友happy了。过了一阵子,等平静了,我去给同学打电话诉苦,并无意间碰了电源。突然间,我乐了,老爸只把“猫”拆了,机器还能用。我便暗自好笑,拆个“猫”还那么长时间。等我找着了,两分钟就安上了。同学听后,很仗义地说:“来找我,我家有一个新的56K‘猫’,你拿去用吧!”我听后放下电话就奔向他家,抱着比我家还快的“猫”,笑得合不拢嘴。

类似这样的冲突,几乎每一个有孩子上网的家庭都发生过。

记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他认为,21世纪,青少年要学习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是获取这种能力的工具,计算机及其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巨大载体,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将有利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所以,不能因为网络上有垃圾,就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他强调说,上网是青少年的权利,谁也无权剥夺他们这个权利。他也坦言,网络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传递的信息也夹杂着色情、暴力和危险的陷阱,家庭和社会有责任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孙云晓认为,不能将性知识和淫秽内容混为一谈,青少年通过上网了解他们应该知道的性知识有益无害,大可不必谈性色变。他认为,这一代父母的网络知识普遍落后于自己的孩子,父母们应该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今天,网络使我们又一次面临选择。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93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