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外阅读】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教研室 余有明
0713-3352577,13872024868
重视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考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需要,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导我们:“如果少年男女青年没有自己心爱的书和喜爱的作家,那么他们的完整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不可设想的。” 郭沫若曾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这些都是至理名言,理应切记在心。按《语文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今年中考都瞄准了课外阅读理属正常。据笔者对全国80份中考试卷的统计,直接出现了课外阅读题的占41%,《语文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的长篇文学名著全部考查到了,尤其是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卷无一例外地考查了课外阅读。这体现了一种方向,一种趋势,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纵观2004年的中考题,对课外阅读的考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识记类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这些知识包括:作家与作品,作家所处的朝代或国别,作家的称谓(评价),作品的文体等。
例题一:(2004·贵阳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论创造》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名人传》是他的作品。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答案 a)
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外名家作品基本常识的熟悉程度。属简单识记题。难度指数为☆。
二、概述类
学生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掌握基本常识,还要对名著中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小说类的要记住基本情节、特色情节、主流主旨、主要人物等。
例题二:(2004·新乡卷)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 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答案 c)
与例题一相比,本题难度指数为☆☆。因为它不仅仅考查了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还考查了作品中的主要情节,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因此我们在读作品时,切不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三、鉴赏类
读文学作品,完全接受他人,远远不够。若是真正“潜入”到作品中去,去与作者对话,去与作品中人对话,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那才叫真正的阅读,那才叫用“心”读。
例题三:(2004·无锡卷)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答案示例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善于用人)
例题四:(2004·贵阳卷)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①书名:
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
(评分标准 写特点要求:简练、全面、准确;写感受要求:精辟、准确、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这两道题中所列的几部名著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的长篇文学名著篇目。其指向性非常明确:一定要按《语文标准》上的要求去进行广的泛课外阅读,决不能只读课内的几篇文章。读后还要有自己的心得感悟,像课标上讲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此类题难度指数☆☆☆。
四、综合类
对课外阅读的考查,仅仅满足于一般常识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考查者在拟题时常常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综合考查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其他的语文常识结合着考,与名句积累结合着考,与语言表达结合着考,等等。
例题五:(2004·常州卷)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本题不设标准答案,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给分。作品名称正确1分,内容叙述符合原作1分,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运用恰当正确1分。)
本道题也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上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考查,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同时也是一道口语交际题。本道题“说”的内容很丰富,“说”的要求也很复杂,关键的是要按题干中的“要求”去说,尤其是后面的要求(至少用上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说人物,说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说中要有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这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的测试。
此类题的难度指数为☆☆☆☆。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五、拓展类
这是指因课外阅读而起的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目前已出现的题型为作文类。
例题六:(2004·太原卷)亲爱的同学,你的书架上或同学的课桌里可能有这些书籍: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些书籍,有的也许曾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有的也许我们没有读过,但它别具一格的书名一定能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意。今天,让我们借用以上三个书名中的一个作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非常巧妙的写作题,难度指数为☆☆☆☆。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你借用课外读物的书名作为本次作文的话题。虽然读了或未读这些书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读了,就更可丰富写作的素材,拓宽写作的思路,能使我们迅速进入到写作状态,抢战考场“先机”。我们能不读吗?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