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外阅读】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教研室 余有明
0713-3352577,13872024868
重视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考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需要,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导我们:“如果少年男女青年没有自己心爱的书和喜爱的作家,那么他们的完整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不可设想的。” 郭沫若曾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这些都是至理名言,理应切记在心。按《语文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今年中考都瞄准了课外阅读理属正常。据笔者对全国80份中考试卷的统计,直接出现了课外阅读题的占41%,《语文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的长篇文学名著全部考查到了,尤其是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卷无一例外地考查了课外阅读。这体现了一种方向,一种趋势,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纵观2004年的中考题,对课外阅读的考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识记类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这些知识包括:作家与作品,作家所处的朝代或国别,作家的称谓(评价),作品的文体等。
例题一:(2004·贵阳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论创造》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名人传》是他的作品。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答案 a)
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外名家作品基本常识的熟悉程度。属简单识记题。难度指数为☆。
二、概述类
学生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掌握基本常识,还要对名著中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小说类的要记住基本情节、特色情节、主流主旨、主要人物等。
例题二:(2004·新乡卷)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 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答案 c)
与例题一相比,本题难度指数为☆☆。因为它不仅仅考查了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还考查了作品中的主要情节,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因此我们在读作品时,切不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三、鉴赏类
读文学作品,完全接受他人,远远不够。若是真正“潜入”到作品中去,去与作者对话,去与作品中人对话,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那才叫真正的阅读,那才叫用“心”读。
例题三:(2004·无锡卷)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答案示例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善于用人)
例题四:(2004·贵阳卷)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①书名:
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
(评分标准 写特点要求:简练、全面、准确;写感受要求:精辟、准确、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这两道题中所列的几部名著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的长篇文学名著篇目。其指向性非常明确:一定要按《语文标准》上的要求去进行广的泛课外阅读,决不能只读课内的几篇文章。读后还要有自己的心得感悟,像课标上讲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此类题难度指数☆☆☆。
四、综合类
对课外阅读的考查,仅仅满足于一般常识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考查者在拟题时常常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综合考查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其他的语文常识结合着考,与名句积累结合着考,与语言表达结合着考,等等。
例题五:(2004·常州卷)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本题不设标准答案,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给分。作品名称正确1分,内容叙述符合原作1分,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运用恰当正确1分。)
本道题也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上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考查,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同时也是一道口语交际题。本道题“说”的内容很丰富,“说”的要求也很复杂,关键的是要按题干中的“要求”去说,尤其是后面的要求(至少用上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说人物,说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说中要有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这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的测试。
此类题的难度指数为☆☆☆☆。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五、拓展类
这是指因课外阅读而起的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目前已出现的题型为作文类。
例题六:(2004·太原卷)亲爱的同学,你的书架上或同学的课桌里可能有这些书籍: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些书籍,有的也许曾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有的也许我们没有读过,但它别具一格的书名一定能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意。今天,让我们借用以上三个书名中的一个作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非常巧妙的写作题,难度指数为☆☆☆☆。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你借用课外读物的书名作为本次作文的话题。虽然读了或未读这些书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读了,就更可丰富写作的素材,拓宽写作的思路,能使我们迅速进入到写作状态,抢战考场“先机”。我们能不读吗?
-
中考语文自拟题目_解读中考语文“自拟自答”题详细阅读
“自拟自答”题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要求,重视学生的体验参与与体验获得。因而,在《语文课程标准》已颁布一年余,全国各地(实验区除外)首次在新教材命题的新形势下,这种考查学生能力,且区分度良好的题型,在2003年的中考中将会受到更多的中考命题人员的青睐,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
解读考试焦虑及应对策略_解读考试焦虑详细阅读
北京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夏珺 北京光明小学 田莹 在我国,“考试”一直是严肃而略带沉重的话题。在考试的挑战中,人们难以成为控制情绪的自由人,欢喜、忧伤、不安、焦虑、失望……绝望至极的人甚至有可能悲观厌世,走上轻生的不归路。 曾经看到一篇就考试焦虑症问题谈心理动力学派观点的文章,作者是曾在法兰克...
- 详细阅读
-
语言表达连贯主观题技巧与方法_解答语言连贯主观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详细阅读
一、话题的同一性 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
-
对话教学是一种_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详细阅读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人在知识中的“适意安居”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预示着一种知识观的颠覆。以往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知识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永恒不变的客观真理。每一个特殊的自我都失落在客观性、普遍性的汪洋大海中,“自我”在科学知识中没有任何地位,是被“客观性”要求所摈弃的...
-
中考语文新闻题答题技巧|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详细阅读
例1.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挂满了写着日军罪恶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详细阅读
安徽省灵璧县浍沟镇凤山初中 马道彩 自2001年秋季以来启动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及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县从去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实行新课程标准,一场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在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 概括和表述两手抓详细阅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 概括和表述两手抓 如今的中考语文试卷,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其阅读理解题目几乎是主观性试题一统天下。主观性试题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考生根据试题的要求,或对某篇材料进行概述总括,或对某个语段进行概述总括,概述总括的过程就是提炼文意、综合归纳整理的过程。概述总括如何操作 概述...
-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构思_掀起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红盖头详细阅读
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
-
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_如何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详细阅读
瓯北三中 张三丰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种种新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本文就从教师、作者、文本三个角度讨论“”这一话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