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是指文章的什么|凤头——文章的第一道风景 ——例谈如何打造温暖子的开头

杂文收录 2025-09-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古人云“凤头豹尾”,其中“凤头”即指文章的开头,开头要写得多姿多彩,像凤凰的头那样。那么,何谓好的开头,有无衡量标准?文无定法,各有千秋,但好的开头首先一定是整篇文章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为内容和中心服务,在“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吸引读者。

  考场作文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总体原则——简洁、生动、优美,在此基础上,它们又各有各的特色,各自摇曳着外一份自己的美丽。

                                      开门见山

指在文章开篇直接点题,若记叙则直叙事件,起笔入题;若议论则点明主旨,或搬出敌论。这种写法入题较快,不枝不蔓,给人开宗明义、干脆利落之感。

【精彩片段】

①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②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吴晗《谈骨气》)

③      我是从花蕊启程的。

我最初的思想被春风阐释得很芬芳。阳光那么亮那么暖。他一下字钻到了我生命的最深层,他对我说:用美丽捍卫美丽只能保住半个美丽,用成熟捍卫美丽才能保住整个美丽。(《成熟——一枚果的自述》

赏析:例①开篇点题,单刀直入;例②直奔主题,亮出观点;例③巧特彩练当“头”舞,一开头即出彩,让人爱不释手。

                                  渲染背景

即在一开篇先交代故事的场景,或为行文所需描绘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等,让人读其文仿佛置身其中,欲罢不能。

【精彩片段】

①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鲁迅《孔已己》)

②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 (王愿坚《七根火柴》

赏析:例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及这个特定环境的特点;例②草地气候的交代为下闻的展开作铺垫。

                                 设置悬念

先写事情的结局或高潮,还可虚张声势制造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这种写法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同时也增加文章的曲折,显出文章的布局之美。

精彩片段】

①“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

(李广华、孙亚辉《种树“种到”联合国》)

②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万紫千红的花》)

赏析:例①开篇以惊人之语制造声势;例②设问破题,引发人们探知的欲望。

                                  反向切入

不从正面入题,而是反向立意,即先从相反的角度且入,而后再转入正面的一种写法。反向切入,给人的感觉更深刻。

精彩片段】

“这些年我已经好长时间不读诗了,准确地说,是不读新诗或现代诗了。但是最近偶然读到一首题为《混血的城》的新诗,作者是沈苇,他的诗又使我恢复了对诗的信任,更主要的是勾起了我对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回忆和认识。”

赏析:一开头申明“已经好长时间不读诗了”(而且是新诗),然后用“但是”一转,引入主题,这种正反对比欲扬先抑的效果往往要比直陈其意来得更强,更打动人心。

                                 巧妙对比

欲言甲物(事),先点乙物(事),甲乙对比,其义自见,这便是对比开篇的妙处。

【精彩片段】

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吴伯箫《菜园小记》)

赏析:有对比才有鉴别,喜好也才得以凸现。

                                 精辟设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或观点的兴趣。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使文章发端新颖,极富吸引力。

精彩片段】

①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简媜《夏之绝句》)

②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

赏析:例①在对比中设喻,简洁有力地统率全文;例②以一个“虹”字清晰而准确地绘出桥洞之状。

                                 名言警句

开头引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歌曲诗词等,既显得富含文采,又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

【精彩片段】

①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陶世龙在《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引高士其诗《时间伯伯》)

②“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顾颉刚《怀疑与学问》)

赏析:例①引用诗歌形象地引出说明对象——时间的踪迹(继而又引出记录这踪迹的岩石);例②引用北宋两位大学者的话开篇,增强文章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凝重、高远。同时所引名言警句还可作为佐证自己论点的理论论据。

                                情境对话

以人物对话开篇,牵读者进入特定情境。这种写法入题较快,有先声夺人之势,或引出故事,或揭示矛盾冲突。

精彩片段】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张之路《羚羊木雕》)

赏析:记叙文的更多看点在情节,而能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就更吸引人了。上例即是兆秒毫文章一开头就用对话将矛盾“抛”出来,读者自然会好奇地探寻下去。

  开头是一篇文章整体构思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一个起点,是读者眼中的第一道风景,它决定着写作方向、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等。选择什么样的开头要结合具体的写作主题,要有利于体现自己的构思,要与自己选定的表达方式吻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69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