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李晓东】关于理想的课堂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赣县储潭中学 郯在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理想的课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呢?
理想的课堂应是这样的: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以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理想的课堂也应是这样的: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上可能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也可能是紧张、沉默和不快的,“情不通则理不得”,良好的合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理想的课堂还应是这样的:教学过程 中做到全员参与而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而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教师应尊重不同主体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也不必担心教案程序会打乱。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
理想的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氛围。有的课堂如战场,强调严明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几分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几许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与师争辩,是违背自由原则的。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表达感受和展示学习成果。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喜欢上课。上好每一堂课,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是我最大的梦想。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今天我将拾取两段留驻我心间、曾让我心动的课堂故事,来谈谈我的看法。y0
以情感激发情感,以心灵碰撞心灵,语文课堂才会扬起生命之帆。N+]z
2004年10月20日,那是一堂作文课。WAO#b
一上课,我就开始讲:“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面临的重大考验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中考”。“是啊,中考的好坏将决定你上哪一个类型的高中,关系重大啊!”我顿了一下,接着说:“两个星期后, 就是运动会,既要练习个人项目,又要练习接力赛、方块队,真耽误时间啦,因此我建议,这次运动会,我们班弃权。”cC{Epa
同学们在短暂的沉默后,爆发了。“为什么不让我们去!”“为什么?”“其他班都去。”……H+
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有的同学站了起来,有的人敲打桌子,有的人满脸胀得通红,有的人趴在桌子上生气。这时,我及时将话语引入正题,对他们说道:“看来你们很难接受,那这样吧,我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想法,大家都把理由写下来吧!”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上“为什么不让我们参加运动会”。EP]n#
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自己的怒气,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奋笔疾书,连班里语文最差的学生,都异常投入。a"}wod
一堂课下来,我收到了一篇篇论据翔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有几篇作文稿纸上还有斑斑泪痕,真让我感动万分。qJk7&
或许我的做法有些残忍,但留我的却是不尽地思索。它告诉我,设计好教学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可以解决困扰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无趣的问题
情感的作用真是巨大啊!难怪古人说“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我想,非但作文,其实所有的语文课都应是情感的交流:当我讲到胡屠户前倨后恭时,他们就笑声琅琅;当我讲到镇关西仗势欺人时,他们就怒目圆睁;当我讲到“大江东去”时,他们就激情满怀;当我讲到“断肠人在天涯”时,他们就泪光莹莹……只有这样,以情感激发情感,以心灵碰撞心灵,课堂才会扬起生命之帆。]:`\
2003年 5月13日,我上王愿坚的《七根火柴》。j.g<9
上课了,我指着大屏幕对大家说:“这就是取火用的火柴,一共六根,收藏在红军博物馆里,今天我特地请来了博物馆里最优秀的解说员,为大家介绍这六根火柴的经历。”讲到此处,同学们的掌声骤然响起,每个人都露出惊异、兴奋、期待的表情。接着课前准备好的一位同学走上前开始解说,“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红军博物馆……”\s(D
虽然不是真正的导游,但同学们相视一笑之后,依然很兴奋,很快进入情景。同样是对课文内容的复述,但却收到了与常规复述完全不同的效果。教学细节的处理真是一门学问啊!"
接下来,我设置了一个招聘现场,招聘导演和演员。我设置了三道考题让他们回答:①如果你是导演,你将怎样安排情节?②如果你是导演,你怎样设置环境?③如果你是导演,你将拍摄哪些特写镜头? $"
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我用欣赏的,满含笑意的目光静静地看着他们。他们脸上流溢着红霞,眼眸中迸射出兴奋,神情中漫溢着自豪与满足。孩子们的想法真是百花齐放。最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平时从不答问的同学,居然也可以讲得头头是道,我的心不禁一颤:我给他们的机会太少了。我想,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达成什么样的共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合作了,探究了,表达了,锻炼了。在这堂课结束时,我对同学们讲到“同学们,今天我明白了,课堂因你们而精彩!”wf[
的确,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但他们需要一个积聚力量的支点,需要一个释放激情、展现智慧的平台,我们教师要做的不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支点,设置一方平台吗?H
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要让学生在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化阅读,把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还给学生,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文本,优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必来所谓的启发,比如,“对吗?”,“有不同意见吗?”,如果老师不再问了,学生则意识到这是答案了。教师不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导到自己的答案上来。
“能力”的泛泛含义,任何人都可以大发言论,但其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则不再是那么简单。不过其两点应该是被认同的,一是基础字词(包括古诗文背默);其二就是思考分析能力,在这部分中我们不该强调求同。因为分析能力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即学生是不是能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使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提高并非取决于学生的一次或一时的分析正确与否,而在于学生能否这样坚持地思考分析,并形成习惯。如果我们只是用故有的答案来同时要求几十名学生一致,那么结果是什么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样训练下去,我们培养的只能是学生的思想的懒惰和记忆的疲劳,也许其中还包括信心的减弱。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学生角度而言,大量的时间不是用在思考、分析、创造、表达,与之相反,而是用于去理解甚至只是记忆别人的观点(当然,这种理解所包含的成分是以接受为前提,以记忆为目的,并以大量的考试为手段的过程)。比如,某某名篇的结构、段意、中心、修辞甚至于其中的字词的特定含义,这些内容的设计本是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但因为考试,就不能不有标准答案,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便不得不被束缚,如此的恶性循环,就产生了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生的结果。
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在教师的心中,应削弱教案的权威性,提升它的随机性。要能抓住课堂的亮点,来个“趁热打铁”。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广阔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其实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 。只要我们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课堂内外的生命状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就能使广大师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而在教与学上收到优质的效果,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就能构建课堂新景观,展现课堂新活力,实现理想的课堂。我想,只要我们用心领略,认真抓住教学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每次不起眼的收获,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情感调动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美丽就会留在课堂,回味将永驻孩子心间。
05.4.15
-
[读书破万卷什么如有神啊]“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谈教师的读教相长详细阅读
“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谈教师的读教相长 万 莉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 (本站注册名:彩云生歌) “如果没有书,我将不能生存。”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宮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
-
【给学生生机的课堂】给课堂以生机 给学生以活力——阅读教学初探详细阅读
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活力 ——阅读教学初探[教学背景] 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内容原定为:由记叙文专题阅读切入,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设想是通过《散步》《爸爸的花落了》等课文的联读,达成如下的目标: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探究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实...
-
[老师疼学生才是真爱]懂学生才是真爱详细阅读
懂学生才是真爱 吴铭我常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让人搞不懂!道理讲了一大堆如同耳旁风,说话语气稍重点他又觉伤自尊,上网聊天玩游戏数他行,一提学习头就疼。是啊,现在想要当好一名老师真是不容易。师生之间似乎总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
【这样地 这样的】该这样时才这样——也谈赏识与宽容教育详细阅读
该这样时才这样——也谈赏识与宽容教育 宜宾县蕨溪镇中心学校 张清友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于是新的教育方法、理念不断涌现。时下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很提倡一种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包括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无批评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奖励教...
-
【抓住文体特点 掌握阅读方法】抓住文体特点,答好阅读试题详细阅读
主持人语“阅读剃都是结合文章来出的,必然凸现文体特点。我们在答题时如能”量体裁衣“,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需要提请同学们注意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把相关知识联系到一起。我们在62期3版曾经刊登过余映潮老师有关“文体辨识”的专题文章。本文可以说是对“文体辨识”能力一种拓展,同学们最好将两者结合起来...
-
【专论中医方的专著】专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详细阅读
本文作者:张正湘 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要完成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教师首先要搞好课堂教学。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许多学校明确地提出了“向 45 分钟要质量” ( 一般学校每节课为45 分钟 ) 的响亮口号。这个口号决不是要把课堂教学当作唯一的教学形式,...
-
【让学生快乐学英语的论文题】让学生快乐学习——命题意图说明详细阅读
让学生快乐学习——命题意图说明三门广润书院 曾芳萍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能不能让考试变得更有趣味,更富有生活化;能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乐于学习;能不能通过考试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带着这些思索,我们编制了这份试卷,想以我们的努力,尽可能地体...
-
[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的继承和创新详细阅读
山东 阚兴礼 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工作的理念。但要实现终身教育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掌握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界,语文学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语...
-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_让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少点功利详细阅读
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关系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是总有一些家长和老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有意无意地限制着孩子们的阅读自由。难道阅读与考试真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皆因考试猛于虎 阅读与应试不应该是矛盾的。升学考试是阶段性的人生体验,而阅读活动则要伴随人的一生,能否处理好考试与阅读...
-
【标点集团】标点集束复习详细阅读
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4.用法说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