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生机的课堂】给课堂以生机 给学生以活力——阅读教学初探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活力
——阅读教学初探
[教学背景]
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内容原定为:由记叙文专题阅读切入,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设想是通过《散步》《爸爸的花落了》等课文的联读,达成如下的目标: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探究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实际教学中课堂出其不意的完全由学生控制起来,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由主角退而成为配角,亮出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让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 完成的更好。
[教学描述]
序幕:课前五分钟。传统栏目开课前五分钟学生自主“经营”,本期专题——《我送美文给大家》。
王欣同学诵读《语文课外阅读》的一篇文章——《沉默的泥土》。大致内容:一是父亲为了让我能顺利地上学,用终生的关节炎,换来了二千多斤藕,也换来了我们的学费;二是父亲和大哥靠着一袋烙饼和满山的清泉充饥,翻山越岭地拼命采集中药,遍体的伤痕和坚硬的脚泡再加上母亲的医药费终于换来我那重如泰山的准考证。到了文末王欣同学动情地读着: “是什么让父亲如此为我付出?世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银,而是泥土;只有泥土才会永恒,父亲就是挥之不去的泥土!”……读至此,教室里寂然无声,这局面保持了足有一分钟。
[镜头一]台上王欣同学按照惯例,讲之所以送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原因:昨天晚上老师让通览第一册教材内容时,朗读《散步》,初春田野里散步的一家人老少相互关爱及主人公的那种责任心真令人感动。这一切都使我想到了我们,在家我们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娇宠造成了我们的自私和冷漠,我们很少想到去关心别人,去关心那些需要关爱的人,接着谈自己曾经是如何对父母的关怀不以为意,又谈到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今天从我选取的文章——《沉默的泥土》和对课文——《散步》的复习,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我们对家人、对别人应有爱心,有责任心……
老师(心里独白):出人意料,学生竟有如此出色的发挥!出人意料,学生正在进行着“心灵的远游”!出人意料,课堂五分钟的主角竟然控制课堂约有二十分钟且决没有要下场的意思!出人意料,台下学生被深深感染和震撼着,个个一脸的感动和凝重……
怎么办?一个两难的处境,停止它,按原定策略办,大煞风景;继续下去,怕任务完不成。瞻前顾后——策略有了:推一把,引一步。
“同学们,我们继续交流,交流中如能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会更好。”
[镜头二]台下同学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有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结合课文谈感受的,更可贵的是有些同学能结合课文的具体文段赏其境、品其味、感其情。李晓旭同学说道,我与王欣同学有同感。请同学们看《散步》一文的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但细读并且把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调换一下,就可体会原文中的情味: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和妻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课文认为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
1.“我的母亲”老了,到了晚年,她最需要相伴的,自然是“我”这个做儿子的;
2.儿子有妻子带着,自然也就不会太“放纵”;
3.假如“我的妻子”走在了前面,母亲的视线就势必会受扰,这样,母亲就不能静心地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我”扶着母亲,带着儿子和妻子,既显示出“我”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显示出“我”在家庭中的责任。如此安排句序,体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爱的独运匠心,读来感人至深。。
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纷纷举手,教室呈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男生宋志坚同学发言:读《爸爸的花落了》的内容让我很受感动,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好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从中可以看出爸爸的绵绵爱意,爸爸的花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经长大了,联想到自己,我平日真是个“粗心”的人……
……同学们真情地交流着自己的真切体验,紧紧围绕着对别人关爱、对社会及家人应有责任心这一主题。所有同学毫无矫揉做作之态,课堂呈现一种浓浓的人文氛围,令人感动。
老师(心里独白):真妙,比预想的教学设计和效果好多了!
高潮:火借风势,再助一把!于是,我满含感激地对全体同学说:同学们,你们的真情体验,你们营造的氛围,让我由衷的感到心灵的净化,思想的提升。感受着这美好的情境,也为了能更好地倾听大家的心声,真想让大家写一篇文章,比如:“家中因为有了我”或“班里因为有了我”或“这里因为有了我”,你们同意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同意!
结局:由于课堂营造了较好的情境,虽然写作时间仅有不多的几分钟,但学生很快就能简单勾画轮廓或列出纲目,为课余完成全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写作热情和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习作中抒真情、说真话,表达顺畅,立意深刻。
[教学分析]
本节课作为老师仅是为课堂开了个头,而后就是认真地倾听,最后受课堂情境感染,灵机一动布置了一篇作文,以利学生表达课堂未述之言、未尽之意、未抒之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课堂运转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在紧要关头,因势利导,推波助澜。对学生的“顺势一纵”,使学习任务的完成比课前设想更圆满、更出色。学生无师自通,令人欣喜。当然这与课前布置预习及系统的语文素养培养工程密不可分。
最深切的体验是: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发挥学生的潜能,渐入教学佳境,如果学生是有线的“风筝”,那么教师就是拴着风筝的“线”。借着风儿(文本),把风筝送上蓝天,任风筝自由自在地迎风翱,只要教师线儿“牵”得好,“风筝”定会飞得高。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做到:让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给学生以正确的阅读价值观的导向;时常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活力!
-
[读书破万卷什么如有神啊]“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谈教师的读教相长详细阅读
“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谈教师的读教相长 万 莉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 (本站注册名:彩云生歌) “如果没有书,我将不能生存。”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宮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
-
【给学生生机的课堂】给课堂以生机 给学生以活力——阅读教学初探详细阅读
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活力 ——阅读教学初探[教学背景] 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内容原定为:由记叙文专题阅读切入,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设想是通过《散步》《爸爸的花落了》等课文的联读,达成如下的目标: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探究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奠定一定的写作基础。实...
-
[老师疼学生才是真爱]懂学生才是真爱详细阅读
懂学生才是真爱 吴铭我常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让人搞不懂!道理讲了一大堆如同耳旁风,说话语气稍重点他又觉伤自尊,上网聊天玩游戏数他行,一提学习头就疼。是啊,现在想要当好一名老师真是不容易。师生之间似乎总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
【这样地 这样的】该这样时才这样——也谈赏识与宽容教育详细阅读
该这样时才这样——也谈赏识与宽容教育 宜宾县蕨溪镇中心学校 张清友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于是新的教育方法、理念不断涌现。时下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很提倡一种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包括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无批评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奖励教...
-
【抓住文体特点 掌握阅读方法】抓住文体特点,答好阅读试题详细阅读
主持人语“阅读剃都是结合文章来出的,必然凸现文体特点。我们在答题时如能”量体裁衣“,就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需要提请同学们注意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把相关知识联系到一起。我们在62期3版曾经刊登过余映潮老师有关“文体辨识”的专题文章。本文可以说是对“文体辨识”能力一种拓展,同学们最好将两者结合起来...
-
【专论中医方的专著】专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详细阅读
本文作者:张正湘 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要完成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教师首先要搞好课堂教学。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许多学校明确地提出了“向 45 分钟要质量” ( 一般学校每节课为45 分钟 ) 的响亮口号。这个口号决不是要把课堂教学当作唯一的教学形式,...
-
【让学生快乐学英语的论文题】让学生快乐学习——命题意图说明详细阅读
让学生快乐学习——命题意图说明三门广润书院 曾芳萍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能不能让考试变得更有趣味,更富有生活化;能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乐于学习;能不能通过考试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带着这些思索,我们编制了这份试卷,想以我们的努力,尽可能地体...
-
[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的继承和创新详细阅读
山东 阚兴礼 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工作的理念。但要实现终身教育就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掌握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依曼说:“今天教育的内容80%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界,语文学习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语...
-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_让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少点功利详细阅读
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关系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是总有一些家长和老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有意无意地限制着孩子们的阅读自由。难道阅读与考试真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皆因考试猛于虎 阅读与应试不应该是矛盾的。升学考试是阶段性的人生体验,而阅读活动则要伴随人的一生,能否处理好考试与阅读...
-
【标点集团】标点集束复习详细阅读
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4.用法说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