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疼学生才是真爱]懂学生才是真爱

杂文收录 2025-09-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懂学生才是真爱

                                 吴铭

我常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让人搞不懂!道理讲了一大堆如同耳旁风,说话语气稍重点他又觉伤自尊,上网聊天玩游戏数他行,一提学习头就疼。是啊,现在想要当好一名老师真是不容易。师生之间似乎总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如何才能弄懂学生,如何才能跨越这道鸿沟?

我不禁想起了三年前的一段往事。

刚刚接了一个班的语文课,就被学生来了个吓马威。初二(一)班是个出名的“乱班”。频繁的更换老师,班主任管理的不善,已使学生人心涣散。而我偏偏又被任命为这个班的语文教师。第一节课没上到一半,第一排的一名男同学便和同桌絮絮不止地低声说话,我多次用眼神示意他俩不要再说话,甚至轻轻敲了他们的桌子,无济于事。终于,我忍无可忍,一脚踢在了他俩的桌子腿上,并大喊一声:“闭嘴。”哪知这名男同学,毫不示弱,且振振有辞:“老师,有事说事,你踢我桌子干什么?吓我一跳。”我一听,真是火冒三丈。厉声说道:“你违反课堂纪律,我一再提醒你,你却视而不见……”一顿说教之后,本以为他会认识到错误,没想到,他竟离开座位一摔门,扬长而去。而我却尴尬地愣在了那里。这是我和他的第一次交锋。事后,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这名男同学叫宋辉,是班级的一个“大魔头”,每个老师对他都感到头疼,所以对他的种种劣行都睁只眼闭只眼。

初次交锋,我已领略到了,他的厉害,不敢掉以轻心。又是一节语文课,还好,他的座位上是空的。他不在,我心情轻松了许多,可以自由地发挥。刚上到一半,他便敲门进来,一脸的不在乎。“怎么才来?”我说话的语气尽量缓和。“吃饭去了。”“为了吃饭宁肯迟到?”民以食为天嘛!“全班一片哄笑。我脸上再也挂不住,“出去继续吃吧!”我又遏制住心头的怒火,大声吼道。他又摔门而出。

以后的日子里,我和他之间的战争频频爆发,找谈话,找家长,送政教处,全不起作用。我俩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僵化,对他我越来越无计可施。越来越觉得无可救药。

一日傍晚,我们一家到街上散步,忽听路人叹道:“谁家的孩子,真懂事!”向远处一看,一个孩子推着一位老人徐徐走来。夕阳的余辉斜照在他们的身上,那么温馨。似乎好久没看到这么动人的画面了。我沉浸其中,不忍离去。直到二人走近,我不禁大吃一惊。这“懂事的孩子竟是宋辉。这怎么可能!这与课堂上那个不可一世,痞性十足的宋辉简直判若两人。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这又确确实实是他。

回来后,那个温馨的镜头时时在脑海中浮现。我不禁暗问自己,这是我教的那个宋辉吗?是不是我对他了解还不够?或者我根本没想去了解他?也许我真应该改变一下对他的态度……

也许是心境的改变,以后的日子里居然发现他也有许多优点,讲义气,热心肠,爱劳动……,对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简单粗暴的批评变成了心平气和的谈心。他也在一点点地改掉缺点。可惜的是,就在我们逐步了解对方,改变印象时,他转学走了,走后还给我来了一封信,十分后悔以前的做法,在新的环境里他会好好做人,让我放心,语气很是诚恳。

有了这段经历,再遇到顽劣的学生,我便不会象以前寻样束手无策,更多了一份耐心和信心。其实,再顽劣的孩子也有优点,关键是我们能否看到到这些优点。正像周弘教授说的那样。对于孩子的缺点,我们总是拿着放大镜去看他,当然会激起他的反感。如果我们去耐心地了解他,倾听他的心声,把简单粗暴的批评,苦口婆心的说教变成欣赏他,激励他,感染他,急之所急,想之所想,真正地弄懂他,一定可以转变他,因为懂学生才是真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62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