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如何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杂文收录 2025-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陕西省凤县岩湾中心小学  李建明

【内容提要】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感到教材很难把握,常常在钻研教材,而且花费了很多时间。本人就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语文学科的资料搜集与整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资料的分类搜集和归类整理。

【关键词】进行   资料   搜集   整理

新大纲新教材实施以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不是以往的“学生要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是“学生要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长流水”。这就是要学习,这就需要积累。可新教材只是一个范本,全要靠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的组合。我们教师往往感到困惑,感觉教的内容偏少,同时对教材很难把握等等,这些问题始终困惑着我们。结合这几年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之一。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教育学》中教育教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位苏联教育家曾说过:“没有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就没有教育教研的开展。”同样,没有教学中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没有语文教学的开展。

同时,教育教学是学习与积累是同时并存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不善于进行资料经验积累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进行资料的搜集与积累呢?

首先,进行有关课文资料的积累。①有关文章的作者简介,相关的写作背景介绍。对理解课文中心有很大帮助。②同时,积累有关课文理解方面的内容,帮助以后进行更好的教学。③还应积累与课文内容方面相关联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必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如《斑羚飞渡》就可积累有关动物之间团结的《蚂蚁》、《狼》等,便于以后教学。

其次,进行教学经验的积累。一堂课中,比较新颖的导课、或是讲课中相关话题的拓展、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机智等等。相当于教学日记,及时对好的进行归纳总结,不足的加以注意。可进行分类整理:导课部分、课堂中好的小插曲、教学机智、教后反思、学生表现等。

再次,进行相关习题的积累。包括一些适合本课的课外习题,如学过《鹤群翔空》就可布置“请结合本班实际谈谈你对团结的理解”。还有一些好的测试题积累,既能紧扣新教材,又能符合学生实际,也能有一定的代表性的试题,便于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检测。

最后,进行写作方面的积累。一些好的写作方法、特别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作文,包括作文书中的,以及学生中写的特别好的作文。还有在作文中学生常犯的毛病等方面的积累。当然,还要形成自己的作文体系。

同时,还应注意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包括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开展的课外活动、课外积累的知识(成语故事、名言警句、感人故事、一些文学常识、相关的知识积累等等)、说话的训练、思维的训练等等。注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分类归纳整理,便于对学生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面对以上搜集这么多的资料,我们该如何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呢?

一、可进行电脑储存。把相关的教学经验,一些好的做法,按不同的文体,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储存,便于今后的随时翻阅。

二、可进行书面资料的保存。一些好的课外文章,好的试题、等就原样粘贴在自己的课文上。如:《藏羚跪拜》就可直接保存在〈〈斑羚飞渡〉〉这课之中。

三、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在这体系之下,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与积累。比如:进行说话训练方面的的资料积累,“如何有感情的朗读”就可直接在该知识体系下进行积累。以及一些课外的知识,也同样如此。

四、作文方面的积累。按写作技巧、优秀范文、学生常犯的毛病等积累。结合学生实际,课文的要求,形成自己的作文写作体系。

当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方法不妨试试。

【参考文献】叶奕乾主编《心理学》

            朱新春主编《教育学》

 

  本论文发表在《语文报 教师版》2005年6月25日第60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78.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