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_如何敲开学生的心扉

杂文收录 2025-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吴钻

 

每一位身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接触广泛,生活独立,个性鲜明,有一部分还有很强的叛逆性。似乎不和教师顶几句嘴,上课故意搞点小动作,隔三差五惹出点小“祸”,便觉得难受。任你老师的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全然不当作一回事,即使当时收敛一些,不出三天又会原形毕露,故技重演。由此,许多老师也都异口同声发出慨叹: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说浅了全然不当一回事,说深了又可能会寻死觅活,当老师真是“夹缝之中求生存”。说实话,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心理,可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这种想法。

来到五中后不久,便接了一个鼎鼎大名的初中二(五)班。之所以鼎鼎大名,不是因为成绩优秀,班风淳正,而是因为成绩最差,纪律混乱,拉帮结伙,让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感受到头痛。接班之前,便有不少好心的老师告诫我:“接班之后‘头三脚’一定要踢好,厉害点,震住他们,否则他们一定会欺负死你。”听了他们的忠告,感觉十分有理,便板起面孔,一副严肃的样子出现在学生面前,遇到学生“出轨”的行为便大加训斥,声色俱厉。表面上我虽居高临下,内心却十分空虚,生怕有不吃这一套的冒出来顶撞,那该多尴尬。果不出所料,不到两天,学生便原形毕露,一旦我不在班级,依旧我行我素,把班级闹得乌烟瘴气。几天下来,班级不见好转,我却已心力交瘁,力不从心。赶紧召开班干部会议,向这些班级骨干征求良方。一名班干部说:“老师,您太不了解我们现在的中学生了。对我们来硬的根本不行,得抓住我们心理,让大家服你。”一语既出,茅塞顿开。是呀,他们是活生生的个体,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不了解他们的想法,不关注他们的感受,那么师生之间就永远存在着一道鸿沟。常言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敲开学生的心扉,如何让他们信服于你?可是,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用爱心来温暖学生的心灵

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它能化干戈为玉帛,它能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它能唤起人性的良知。如果对待学生,无论多么顽劣,都像慈母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功利地去爱他们,包容他们,即使是一颗顽石,相信也会被捂热,更何况是一群热情奔放的孩子呢!尤其是对待那些倍爱冷遇,已被定为“没有希望”的学生,真心真意地去爱他们,关心他们,一定能敲开他们那颗紧闭的心灵,点燃起他们生活的勇气。

二、要用真诚来感化学生

在人的诸多品质中,真诚是极其重要的。正因有了真诚,我们的世界才这么美好,我们的生活才充满阳光,人与人之间才会彼此信任、关爱。我们都热忱地赞美“真、善、美”,渴望得到别人真挚的情谊,那为什么不去做一个诚挚的人呢?尤其是对待情感颇为丰富的学生。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子的人,教师首先就要成为那样的人。对学生的一句诚挚的问候,一份诚挚的关怀,并不很难,关键要有耐心、信心,要持之以恒,相信雷雨过后必定会出现彩虹。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你真诚的感召下,向你敞开心扉。

三、要用独特的教学风格去吸引学生

身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彩的教学设计,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幽默而又睿智的教学语言,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定会吸引住学生的眼光,使其折服于你,向你靠拢,渐渐地,便会以你为友,向你吐露心曲。

总之,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你才会累并快乐着。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485.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