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育研究院_魏书生的“三化”教育

杂文收录 2025-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魏书生老师育人有方、著作等身、成就卓著。长期以来,他在我们的眼里是神,他那一套教学方法充满了个性和神秘色彩,我们想学也学不会。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魏老师的所有教学行为中,“三化”是其突出的特点,这是保证他成为一棵教育战线上的常青树的要本原因之一吧? 
首先是其教学权威的最大化。 
如何建立教学权威,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教学权威的来源是有多种途径的,要有深厚的学养,有丰富的教学成就,这对于魏书生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谎言重复了三遍都可以变成真理,何况众人都认为魏老师有高深莫测的知识和理论呢?其实,魏老师在开始执教的时候,也不是现在这么天马行空的随意点铁成金的,那时他把建立学生的知识体系称为“建立知识树”,虽然不乏巧干的精神,但苦干的成分不是不容置疑。也就是因为有了当年的苦干,才有了与日俱增的权威性,学生们以能够成为魏老师的弟子为荣,那么魏老师在学习上所提出的那些要求,还不就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哪一个学子敢存有半点的疑虑呢? 
其二是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化。 
在我们还不知道“自主学习”为何物的时候,魏老师就在把培养学习自主的学习作为一项自觉的教学任务来抓了。为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魏老师有一系列的培养措施和管理办法,比如让学生自己学习,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这既合符学生主体的精神,又能达到当前应试教的目的。 
其三是其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学习是既是一种个体行为,学习的效果更是一种长期积累和内化的行为,如果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过于频繁,这不仅不能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反而打击大多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每次考,真正能够考得好而得到肯定评价的人,毕竟是少数。说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反对我说,只要学会纵向比,看到自己的进步,知到自己的不足,那不就促进学习了吗?可实际的情况是,小小年纪的孩子,没有多少人的思想是特别理性的,感性的看问题是他们这个年龄的特点,也是权力。在他们看来,只要有比自己强的,就是失败,失败的结果当然是对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孔子声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没有教导说对学生天天考不亦乐乎。从某种意义上说,现行的过于频繁的考试,根本不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所谓检测,而实质是拿学生的成绩算工资奖金,也就是说,考试的终极关怀并不是学生,而更多是教师们们要用一个具有可比性的数字来比个张家长李家短。 
而魏书生则不同,身为教育权威的他,已经出离了一般教师的评价范围。即使不幸进入这样的评价,也会因他是权威而以他的情况为标准。也就是说,魏老师不光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而且是一个出名的裁判员,魏书生特殊的身分为学生提供了相当宽松的成长空间,自主求学的精神被激活了的魏老师的学生,幸福地浸淫于知识的海洋中,以自己富有个性的方式汲取知识,陶冶情操,三年之后,那实力是无论如何也经得起考验的。 
更让人叹赏的是,魏老师把其教学上的“三化”融入到富有人文色彩的、满生命关怀的教学中,形成其富有个性的教育思想体系,别人感触多,但学不会,即使学不会,也只是我们常常议论和思考的一个热点。 
于是,魏书生老师在我们的眼里便玄乎起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43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