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定位]校本教研该如何定位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当前,校本教研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已经走了样,变了形,尽是玩一些“锦上添花”工作,却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实在在的银样蜡枪,,笔者带着切肤之痛说几点拙见,望有志的同仁共商讨之。
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反映,“新课标”的实施对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近些年来,教师年龄结构的老化,青黄不接,以及一部分初出茅庐的新手和政治体制改革而转行过来的“老新手”,远远不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的需要,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是这样的,不足10%的专家型教师。20—30%的教师属经验型教师,而广大教师则实属“新手型”教师。如果校本教研定位10%或20—30%的层面进行,勿用置疑,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更不要说把所谓人文管理的校本教研定位于像百里挑一,全市乃至全国凤毛麟角的黄梅县晋梅中学这样的学校去引领。校本教研必须扎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这样的荒原里,才有可能生根、开花结果;校本教研必须服务于百分之九十的大多数教师,才有可能产生魅力,产生效应。
那么,怎么样的校本教研才能服务于广大教师,才能产生魅力呢?
一、以校为单位,设立教师读书班,以此为载体,广泛开展校本教研,切实解决教学过程 中临时发生的一些问题。
1、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必须读书,读课标、读教材、读教辅资料、读专业原著,学校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地方,也应该是教师读书的地方,“腹有文章气自华”也就是这个道理,“有一桶水就能舀一瓢水”,说的也是这个理。
2、任何一项教学改革,都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让教师一边学习,一边发现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可能事先把教师都集中起来进行新一轮的培训,然后再分配到学校。只能让教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3、教师读书,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触发研究,使办公室成为研究室,教室成为实验室。
4、自上而下的效果,远不如自下而上的效果,只有让基层教师主动读书,然后带着问题主动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校本教研才会有生命力,才有可能引导许多人崇尚魅力教研。
5、教师个体的“自流”不如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让教师三五成群地在一块等同于集体备课形式的议论教案,寻求共性,最终因地制宜地形成个案,这样的群组将大大地超过个体效能。
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的时候,应注重专家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的引领作用,促使他们“发展下线”。每一个专家型教师都应与相当数量的经验型教师一起确定同学科的三四名新手型教师(包括“老新手”型的教师)为自己的徒弟,形成三层金字塔型的紧密结构,组成一个个读书中心小组,这个读书小组,以读书(自读为主)为起点,基本上沿着这样的流程进行:读书—反思—设计—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再反思、再研讨—效果反应—总结,这是一个“学用一体化”的流程,每经过一轮,新手型教师(包括“老新手型”教师)在教学能力上都应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以年级为单位,以学科为主体,切实开展“观课”活动,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真正帮助那些教学有困难的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不断修正自身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观课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课”,但观课比听课的内涵更丰富,更能表达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一种形态。通常情况下的听课几近流于形式,授课者为完成任务而花费各种心思,毕其功于一课,也许这一堂课非常成功,但日常的教学效果又如何,恐怕要大打折扣了。听课者迫于要求,敷衍塞责,要么听而不议,一走了之,要么听后空评,吹吹拍拍,大唱赞歌。这样的听课总排除不了考核考评的感觉,甚至个别教师还带有功利色彩,从而失去了教师学习,发展的真正意义。
观课则是一项深层次的活动,它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观课前的学习与备课,观课、观课后的交流与反思。观课重在于“观”,即观察,不但要“听”,还要“看”,更要思考,而且还含有“观摩”的意思,更侧重于同伴之间的交流、欣赏、学习,往往有不少教师会在观课中欣赏到别人的教学设计,找出自己教学中的 遗憾,并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个人的课堂教学能力。
观课的重要目的是同事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提高,如果把握不到位,也会使观课走形,重新返回到听课上来,一是要明确观课的目的,不要把观课变成大大小小的“赛课”,观课不褒贬授课者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而是用相互促进的策略和方法互相取长补短,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观课活动中,对教学行为理解的差异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授课者不要听不得不同的意见,观课者要抱着谦虚的态度,切忌针尖对麦芒,鸡蛋里面挑骨头。三是在开展观课活动中,教学管理者不要给教师过度的精神负担,天然去雕琢,努力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气氛,让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
教师的成长就是课程的成长,教师成长的一切体现于课堂,展示在教学能力之中,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呼唤校本教研,广大基层教师呼唤实实在在的校本教研。倘如此,校本教研必定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积极作用,也必定使更多的人崇尚魅力教研!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详细阅读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详细阅读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详细阅读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详细阅读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详细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详细阅读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详细阅读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详细阅读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详细阅读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详细阅读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