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探]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及创新浅谈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潜山县文峰中学 程晶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的组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文学传统)的感情。
但是放眼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讲,读,背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强,记诵负担过重,容易产生一种讨厌、甚至是害怕学文言文的念头。这样一来,对文化经典精髓的汲取谈不上,长久下去,甚至会影响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新学期开始,就文言文教学,笔者就曾在班上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
A、你喜欢文言文学习吗?
B、你认为文言文学习很难吗?
C、你认为文言文学习最大的难点在哪儿?
D、对学好文言文,你有信心吗?
在调查的反馈意见中,80%的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很难,既没有信心,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难点突出表现在:
1、理解难。经常是看的迷迷糊糊,身在云里雾里。
2、背诵难。文章绕口,如背天书的感觉实在不太好。
3、老师教学方法太单一,除了教读就是让我们抄记译文,上课气氛不好,经常有“我困欲眠”的感觉
简单的调查,却能发现深刻的问题:我们常规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否则,文言文教学必然会黯然失色!改变观念,创新教学,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创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学前预习,让学生生动进行。
在正式上课之前,应该要求学生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这种习惯应该在开始进行教学时就养成。而此时,老师的作用应集中在鼓励上,鼓励学生要迎难而上,更要鼓励学生做好预习记录工作。重点是学会有条理的记录下自己的困难、疑惑,方便随后的教学。为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每次变换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如:个人预习,同桌合作,小组讨论、全班共研等。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设立有价值问题评选的机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扫障设疑。
二、段落文意梳理,给学生展示成果的空间。
在进行相应段落的教学时,我们首先应该做好整体梳理的工作。而此时,一定要给时间让学生把阅读所得以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向大家宣示,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要能通过复读印证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对学生的发现,要随时进行鼓励。
三、背诵,学生展示能力的天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背诵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因此,认为新理念文言文教学就是不让学生背诵,不让学生为难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趣味的朗诵,让本来感觉困难的过程妙趣横生。
(1)、运用线索式板书,进行阶梯式背诵。通过教学中的积累,我认为线索式板书可以对背诵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我们在让学生大致梳理好文意的情况下,不应再咬词嚼句,应把重点放到背诵上来。通过线索式板书串联起重点字词。
如教学《山市》(七年级上第20课)最后一部分山市消失的过程时,其变化过程可以由以下关键词表示:
渐低{顶}——常楼——高舍——拳——豆——不可见。
梳理完以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背诵,一般来说,一两遍即可熟练。再增加难度,不看板书,闭上眼睛,进行背诵。最后通过个人抽背、男女背诵比赛等灵活方式进行强化。在逐段的进行突破以后,就可以连起全文,进行整体背诵。
(2)、化静为动,让无声文字变成直观动作。在进行一些可以通过表演来表现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应尽量让学生打破文字的安静。
如进行《陈涉世家》的教学时,对于其中较为复杂的起义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夜学狐鸣,置帛鱼腹两件事,如果只从书上文字的意义上进行翻译,学生会感觉很难懂。不若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形象的动作语言表现事实,在理解意思或背诵的时候配合进行,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快速、准确的了解事情的经过。学生在饶有兴趣的看完了表演以后,配合理好的线索板书,大部分都可以快速准确的背诵出那本来很难的一段,而且气氛极为轻松。
当然,“教无定法”,除了进行有准备的活动外,还可以随时进行随机性的表演。如在进行完《木兰诗》中的一、二段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出木兰下决心替父从军的情景,或用书上语言进行表演;或可以增加难度,用白话文进行表演,或让其他的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进行背诵的配合。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得到更好的深化,课堂更充满了创造的喜悦和青春的活力。
四、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代替简单的复习检查。
在进行完课堂教学以后,我们的课下巩固也应该同步进行,此时,老师的方法、形式应该灵活多样,不应让学生感觉是老师强制的要求。学生的心态摆正了,复习效果自然会是大不相同。
(1)知识竞赛。可以进行小组或男女生之间的比赛。老师从所学的课文中设计出若干个题目,让学生进行知识竞赛。在荣誉感的作用下,学生会很自觉,认真的进行准备,效果比强制要求要好很多。
(2)小小老师。对于学生,尝试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我们可以让学生成为哪一课的专家,小老师,课下进行准备,而后上课时随机抽取“老师”,回答“学生”的疑问或问题。
(3)过关制。在一课的教学结束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到自己身上过关,老师抽取几个较有难度的问题让过关学生回答,通过即是过关,否则要重新再过。这样,对老师而言,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对学生而言,监督效果却会很好。
后记:在我们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在学期结束时的调查中,百分百的学生都爱上了文言文!而在信心指数上,我和我的学生们自然都是倍增了!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