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情感的回归

杂文收录 2025-09-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强烈地呼唤着学生情感的回归。可是现在学生的情感却被肯德机、游戏机所擒获,出现了情感荒漠化的现象,成长岁月中,他们忽略了太多太多,因此他们实在需要一个时间,一份空间,来好好的整理一下被他们所遗弃的情感,去走近父母,去感受他们如山的父爱,如海的母恩,去解读他们内心深处的快乐与悲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教学”中,作出了一点探究。

一、播放音乐,创设情感

音乐,本身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情感。它有时甚至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更有感召力。播放音乐或歌曲,创设情感,能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我在进行作文指导《我的父亲母亲-----在细节中感悟真情》时,首先满怀激情地讲述了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幕后的生命的故事,然后播放这首歌曲,那激昂的旋律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已在小声地抽泣着。接着,我借用音乐或歌曲,加深对父爱母爱的理解,让学生在一首动听的歌曲《妈妈》声中,走近父母,去解读他们白发和皱纹的不易,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片断。因为大部分同学是寄宿生,他们有很深的情感体验,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一堂课很多同学都泪流满面的讲述了父母爱的感人细节。借用音乐或歌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音乐与文学都是艺术,在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我们可以特定的课堂环境下借助音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课文,如《背影》这篇课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在把买橘送别时感人的细节处理完毕后,我适时的播放了《背影》这首歌曲,教室里鸦雀无声,都被深深地震撼了。语文教学中渗入恰到好处的音乐,让音乐为语文课增添新鲜活力。

二、“聚焦”画面,深化情感

以焦点问题作为突破口展开教学活动,能使教学过程 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增强教学的整体感和节奏感。《甜甜的泥土》这篇课文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母爱的伟大,情节比较简单,如何加深对母亲形象的理解,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这是一个无言的母亲,是一个悲愤的母亲!如何聚焦这个人物,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影片导演,请你设计一个最经典的特写镜头,可以配上景物来烘托人物,也可以配上背景音乐。”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言相当精彩,有的说“我认为可以刻画她呆滞的眼神,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的说“可以刻画她虽然年轻,但已有丝丝白发”,还有的说“拍摄雪花漫天的飞舞,残枝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来渲染悲凉气氛”学生的发言让我深深体会到艺术的提问的“聚焦”魅力,整个教学过程 化繁为简,层层深入,使学生享受到了“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思维训练的深度。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笔者在《最后一课》讲述韩麦尔先生那无声的结尾时也让学生发挥了自己充分的想象。

三、现身说法,内化情感

于漪曾经说过:“情是教育的根。” 情感的熏陶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教师应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师生之间平等相待,心心相印,共同步入情感升华的美妙的教学境界。比如我在作文指导《我的父亲母亲-----在细节中感悟真情》时,讲述了自己在很小的时候与在外打工的父亲离别的场面,我深情地说道:“就在他要离开时,爸爸停住了脚步,放下行李箱,回头。我看到他的泪水似两泓泉水挂在他略白的脸颊,看到他的嘴角在微微颤动,看到他无助的眼神似乎有说不出的万语千言……终于,他收回了与我相交的视线。就这样,他走了。外面的雨不知何时也纷飞落下……”当我说完之后,我发现我的声音已在颤抖,从同学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已被深深地感动了,然后我以此为范例借机指导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这次作文,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现身说法的同时也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似乎变为文中的一员,达到一个忘我的境界。比如我在教《父母的心》时,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其中一个孩子,你能把父母在送孩子之前所承受的心灵煎熬的场面描述出来么?你当时怎么想的?请融入他们中间,用你智慧的大脑记下这感人的一幕.”这个训练很多同学设身处地,精彩的写下了动情的一幕幕。一篇美文,与其由老师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倒不如让学生自己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例如我在教《甜甜的泥土》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的王小亮生活在这样不幸的家庭中,假如他是我们班的一员,我们同学能为他做什么呢,今天可是他的生日啊!”问题一出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我想送一双新鞋给他,因为他的鞋破了”“我想送他一张他母亲的照片,让母爱伴随他天天。”“我想送他一张复婚证书,让他能尽情享受父母的爱。”同学们发散的思维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笔者总结:“我们都是善良的孩子,有着一颗善感的心,我想王小亮如果在我们班一定会很幸福的”让学生学习文学作品时与文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是一种情动于中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感情的倾注,一种全身心的参与。“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语)。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效的创设逼真、有效的情感体验氛围,以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情感导火线,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神韵,领略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那一定会收获颇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89.html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