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学生评价表】语文课堂还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杂文收录 2025-09-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现行的语文课本选入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必然引起或美好的、或丑陋的、或高尚的、或卑下的等等感受,这时文学就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陶冶情操的一座熔炉,判断是非的一面镜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的思想和美的情感,培养学生鉴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文学作品发挥愉悦人、感染人、教育人的功用。

    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往往片面强调语言教育的语文教学模式,仅仅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当作语言教育的简单工具,没有较好地利用和发掘语文课文中的文学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造成学生审美能力低下。语文被当作政治工具和思想的“物质外壳”,语文课上成了对字、词、句、段、篇的烦琐拆解过程。老师成了备课的机器,学生成了记忆的工具;老师讲的是课本上、参考书上的观点,学生重复的则是老师“贩卖”过来的观点。语文教学远离了学生的人格精神,学生已不再相信自己的感觉,学会了用公共的思想模式代替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重新找回鲜活的自我,怎样还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在此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感受作品

    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沉溺于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急功近利的状态之中。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力求准确、精确,细致入微,为保万无一失,将学生的个性化答案也进行标准化改造、总结。因此阅读教学便有了 “一背景、二作者、三段意、四主题、五写法”的标准化教学程序。虽然也有些启发式的倡导,有各种各样的点拨,有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热闹场面,但这一切仍然在老师的“算计”之中,实质上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学生成了老师的玩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验、主观认识被冷落,甚至被遗弃。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唤起学生的美感,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诱导,使学生产生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

如阿累的《一面》一文中,对鲁迅先生有这样的一段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可引导学生将这些描写幻化成可感的形象,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印象,结合老师对鲁迅先生处境的介绍,想想他为什么如此的“瘦”,感受鲁迅先生奋斗的艰辛,学生自然从中体会到鲁迅人格的伟大,体味到一名普通工人为什么会对鲁迅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感受文学形象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品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学作品是作家与读者心灵对话的桥梁,只有阅读,反复阅读才能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使二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师在课堂上应强调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悟。

(一)诵读中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的开头,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以及无情的嘲讽通过“油光可鉴”、“标致”等词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乍看却尽是赞美之词,经过反复地朗读,细细地咀嚼,学生不但领会了作者的用意,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高妙之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妙。

(二)诵读中将书面语言有声化,表现文章的形象美。

朱自清的《春》,学生通过诵读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绚丽、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温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气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饱含感情地诵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春天的感觉,有身临其境之感: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暖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满目新绿的田野上,感受绵绵春雨的滋润……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春天呢?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鲁迅对《红楼梦》做过精辟的分析:“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个人表现空间。作为个体读者,学生有权利进行再创造,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描绘的生活境界融进自己的经验情趣。

《标准》中提出“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体验。”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自由的思维空间,在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应保持倾听的姿态,并给予鼓励。对于学生发表的见解,哪怕是最肤浅的看法都要予以鼓励,同时对学生的理解偏差给予科学、恰当地引导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完成审美活动,而不能越俎代庖,把一个现成的结论强塞给学生,或是先入为主,限定条条框框,这些都是对学生鉴赏活动的不自觉的粗暴的践踏。

例如,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人们历来都称赞愚公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愚公并不智,他为什么不搬家?搬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移山所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以及给他子孙带来的那点便利。甚至有学生从当今环境保护的角度批判他“鼠目寸光”。这样大胆质疑,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气质,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在其中得到提高。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过去教学中被浪费掉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准文学作品中美的因素重新利用起来,将求真与求善统一起来,重视人的积极情感和美的心灵世界的审视和培育,以实现《标准》中提出的认知、情感、操作多重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的错误认识,尊重语文审美活动的规律,体现《标准》的要求,不能仅仅在课堂上喊几句口号,应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落实在五彩缤纷的文苑里,要把学生那双尚处在朦胧中的审美眼睛擦亮,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树立表达的自信,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85.html

  • 【她让我感动的作文600字】她——让我感动

    学校操场,欢声雷动,人山人海,1500米的赛跑就要开始了,跑道两边学生们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了一道又一道的人墙。同学们手舞着小旗张望着,期待着。“1500米赛跑现在开始,各就各位。”裁判员举起了红色令旗,“预备——嘀!”一声哨响,一个矫健瘦巧的身影从我身边一掠而过。“任国敏,加油!——任国敏,加油!”...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阅读课外书总结]课外综合阅读的实施总结

    2004年我校加入湖北省综合阅读课题组,我班也成为实验班级之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要很好的实施综合阅读首要的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综合阅读。实施综合阅读方案之前,我亲自设计表格在班上...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立足教材文本提高写作水平的研究报告]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内容摘要]:把写作教学适当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之;适度延伸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联想,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二、改变形式,想象创新,不拘一格,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三、拓展主题,联系实际,引导感悟,提高学生...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柴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

    柴桑奇人 浔阳大隐―――浅论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庄晋玲 邱明波提要: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合群,不适世。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于是,他选择了归隐之路,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诗坛一代宗师。陶渊明的一生大致经历了“大济苍生”“独善其身”“慷慨悲歌”三个阶段,即心路历程三阶段。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布置|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作业 设计—2005jqp 新丰三中 江平趣味作业 ,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 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作业 的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新课标导学2020版成才之路高中]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新课标导引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 ——《我的眼,我的心》案例评析 ●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落实语文的跨学科学习。 ●课堂描述:《我的眼,我的心》是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一堂新课改研讨交流中的语文活动课。八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他们常常在关注社会、思考...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洋思教学经验|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我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行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与当初的洋思中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每年选派教师去洋思学习,尝试洋思经验的根本所在。下面我就洋思经验在我...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语文教师与情感教学

    农六师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离不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从语文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的意境,形象的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是学生领悟作品精妙的情感体验;...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实践感悟厦门一中 黄小娟去年秋天,厦门地区和全国37个地区率先进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实当中,面对新教材,面对课改的大气候,厦门一中初中语文教研组改变教学策略,调整工作思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观念入手,做到五个转变:变教师为本...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 网络攻击的载体|利用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9:36:12利用校园网络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学生都已习惯于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娱乐、交流和学习。网络上无限自由的空间和超现实的虚拟世界强烈的吸引着追求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当代青少年,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布于:2025-09-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