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关于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杂文收录 2025-09-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广德基安中学    朱仕稳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处于低迷状态,这困惑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尤其是面对新教材,不少教师反映作文不知该如何教了,为此,我们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研讨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达成了作文教学的共识,完善了一整套作文教学方案。

一.  新课标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

我们把新课标与旧教材比较就发现,新教材比较重视写什么的问题,而旧教材则比较重视怎么写的问题.因为新课标教材是按文章材料的性质来编写的,每个单元给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给一些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来.如”黄河,母亲河”.围绕这个主题,教材给了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也给学生搜集资料指点了方向,并且布置了作文题,而旧教材基本是按照文体的体例来编写的,由记叙文而说明文而议论文,而且还有一部分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如”思路和构思”、“立意和选材”等,重点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基本不涉及写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就显得有点不适应了。

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们认为迫切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而解决这两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积累材料和科学训练.

(一)积累材料是写作的前提.

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将作文题目一出.然后简单地谈写作思路,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写,但是写什么,怎么写,很多学生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而有的更是绞尽脑汁,一筹莫展,任凭时光流失,往往遇到老师的一番训斥.殊不知,”巧夫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无从下笔,原因是大脑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从根本上解决”作文贫血症”,也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作文的时候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而积累材料有两大途径:一是直接积累,二是间接积累.

1.     直接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什么的源泉,要求学生向生活学习,投身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用文字记录下来.把自己思想感情的历程记录下来,提倡写随笔、日记、感悟。这些都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不受拘束,用“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随笔内容宽泛,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见所闻都可以是写作的内容。同时,老师要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组织学生开展“素材汇报交流会,还要让学生善于感悟,表达感悟。感悟是作文的内容,是思想,是情感,感悟是生命的体验,是个性的体现。让学生多感悟,多积累。例如新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走一步 再一步》,作者从亲身经历的小事中,感悟到“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克服一个个小困难,从而战胜大困难,”像这样的课文很多,让学生明白,大作家也是,从生活小事去感受,去体会。

2.间接积累:

就是通过阅读、摘抄、背诵等手段,间接的从书籍、报纸、杂志等获得写作材料,可以让学生拟定积累材料的实施方案,可以进行“积累材料评比”活动,像丁菲艳、吴莹玮等老师那样,给学生提供“我的读书时间”,定期开设阅读课,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 ,思到章出。彻底改变过去作文那样“无米下锅”的窘迫情况。

(二).科学训练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积累材料”是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科学训练”就是为了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1.仿写

初中生写作应提倡模仿,即使模仿的比较机械,也不要轻易否定。教师必须立足于课本,教材最经典的文章是最好的范本。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加以点拨、比较。例如课文《童趣》,学习以后可以让学生到操场边泥墙根一带去找童趣,然后模仿课文写《童趣》;《生命  生命》每部分都是“事例+感悟”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写生活中类似的生命现象,特别是学生对说明文、议论文比较陌生,更适应用仿写来达到学会写作这些文章的目的。中考话题作文都要求“文体不限”但是不能不要文体,如果写的文章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会作零分处理,所以必须对每种文体进行专项性的训练。

2.片段练习

片段训练则比写一篇文章更具可操作性,中学生生活积累有限,我校很多学生缺乏细腻、生动的描写,让学生进行环境、场面、四季、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想象意境等片段训练则比较现实,也可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片段训练的实质也就是分解训练,先分解,后综合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3.以说促写

对初一学生,可以采用让学生多说,以说促写的办法确有实效,具体训练办法是:先说后写,写了再改,改后工整的抄下来。

4.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

古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写作,掌握规矩很重要。所谓规矩就是写作中自觉遵守的写作本身特有的规律。熟练地、巧妙地、匠心独运地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来表达客观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初三学生应进行立意、选材、构思、拟题等专项性的规范训练。各个专项都要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懂得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才能使文章立意站得高远,显得大气;怎样构思,怎样拟题才能使文章耳目一新。如果仅仅停留在学生心领神会,自己感悟的阶段是不行的。虽然“熟能生巧”,但如果让学生自己慢慢地由“生”而“熟”而“巧”,这个过程将会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三).教师如何批改学生的作文

学生作文训练多了,势必加重教师批阅作文的负担.我们认为改进批改作文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学生互评互改,全班集体修改,教师批阅时以鼓励为主,找出学生作文的亮点,哪怕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给予肯定赞赏,可以用一句话评语,也可以打等级,这样教师们可以从繁琐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措施

1.提倡教师参与作文,并由学生参与评议,这样可以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

2.集体评议作文后,班级选出优秀作文张贴,也可以推广到广播站.

3.定期进行习作展览、评比。

4.提倡写快速作文、定时作文。

                                      

                                         语  文 教 研 组

                                          2005年10月2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369.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