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怎样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学习名师名言, 重释师德本质
月塘中学 方久珍
提起这个宽泛的标题,不得不想起两个人:陶行知先生与于漪老师。
陶师有两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做万做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历来,不少人把前者看作是师德本质的表述,后者是教师职能实践的标准。其实,这是个不小的主次倒置的误区。
诚然,奉献精神是师德修养一个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但发现真理,坚持真理,传播真理,换言之,维护真善美,抑制假恶丑,以先进思想文化为时代、社会、广大青少年施行人文精神的垂范,却是师德追求不容转移的方向。反之,只能落入“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窠臼。
于漪老师谈提高师德素养时归纳出“师风可学”与“学风可师”师德实践的八字方针:“师风可学”是指自身人格的锤炼与完善;“学风可师”是指为社会,为学生立极垂范。于漪老师解释说:“我们教师无权无势,只凭一个以身作则,这就是我们的真本领;处处以身作则,以诚相待,没有什么别的本领。可是,面对“拜金主义,官本位,物质至上”,等强势文化的入侵,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维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坚守育人阵地,绝非易事。这里牵涉到切身利益的冲突,领导的理解,家人的计较,社会的压力,需要非同一般的道德勇气。怎样完善自身人格,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如我们的标题,“怎样不断提自身的师德素养”,与其说是个方法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立志问题,人生理想追求的问题。一个道德勇气的问题。于漪老师还说过:“没有教育,社会是一片黑暗”“不管教育行政机关有多么精细的周密的规章制度,但是却不及教师人格的力量,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的社会职能与历史使命多么重大!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然后才可探究完善人格的方法和途径,才可谈到不断学习,拓展视野,追求自我发展的空间。所谓“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素质修养中的立志与实践,往往是互为表里,有机统一的。要在社会上保持凛然正气,首先要鼓起道德的勇气,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和育人阵地,首先从我做起,从脚下做起,正象于老师提出的,不论你大环境怎样,我小气候一定要好。我们深信,我们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就决不能向强势的市场文化屈服。
让我们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而行。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