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_试谈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杂文收录 2025-08-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试谈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王国平

对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可是一部重头戏,这也是让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一件事。而学生呢,最不愿意上的莫过于作文课,最不愿意做的莫过于写作文。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课,怎样让学生喜欢写作文,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几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窃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出好作文题.

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第一步就是要出好作文题.学生最欢迎的是自己有话可说、有材可取的作文题。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命题时,注意命题应把学生引向生活实际,出学生熟悉的、感受深的题材,这些来自实际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题目,写起来顺手,容易打开写作思路、引起写作兴趣。还可以出几个方面的作文题,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甚至让学生命题,写自己最喜欢的题目,写自己最喜欢最想写的内容。事实证明,这往往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写出反映他们最佳水平的好文章,这样他们每次写作都有成就感。长此下去,定会有浓厚的写作兴趣。我现在所带的两个班的学生就是如此。大部分由原来的不写或抄袭到写一点抄一点,再到现在的愿写、喜欢写、盼望写,现在回头想想,真不容易。

二要教学生放胆去写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如果学生感到自己的作文水平在不断提高,就一定会越写越有兴趣。因此让学生看到自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往往不愿写,更确切的说是不敢写,因为在他们的记忆中,他们从来就没有写好过,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肯定,他们太缺乏信心,太需要鼓励。作为老师就是要尽情地鼓励学生去尽情地“以我手写我心”,做我自己就是成功。我认为上写作课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去鼓励学生写,而不是花大精力教学生怎样写。道理很简单,游泳是游出来的,写作是写出来的。初学写作,鼓励学生思想要放开,胆子要放大,要敢想敢写,少一点束缚,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框框,多一点赏识。

三要肯定学生写作的点滴进步

曾有一个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老师在评语中给予我充分肯定,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从此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读六年级时,一次语老师在作文评语中写道:你的字写得真工整,可以给老师帮忙刻钢板了。从此以后,我上语文课特别认真,每一次作文都挖空心思去写,天天盼着发作文本,等本子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看评语,每看一次就激动一回。如果说我今天能够写一点通顺的句子,能说一些通顺的话,这都得感谢卢鹏凌老师。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不仅要在课堂上让他们朗读自己的习作,获得同学的掌声,更要在评语中体现。要一改过去那种只评作文的单纯评法,更要注重写鼓励写作的评语。现在我的大部分学生就明确的向我要求要写评语,甚至是家庭作业 也要。肯定学生还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也了解学生在写作上取得的成绩,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无意或有意的表露出来。这样形成一个家校联动、内外结合的赏识环境,学生时时都会有写作的冲动,获得写作的快乐,他何乐而不为呢?还要经常把他们的习作推荐给校报、文学社,甚至各类公开发行的学生类文学刊物,让其有空前的成就感。每一个阶段结束,教师还可找学生交流,小结其作文的情况,分析作文的得与失,使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这样学生会信心更足,兴趣更浓。

四要为学生营造练习写作的氛围

其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自己生活中闪光的东西,每学期把这类佳作积累起来,或登在黑板报上,或在“学习园地”里贴出,或编成《优秀习作集》。这样,既表彰了佳作,又交流了写作成果。

(二)定期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文章。精选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文章诗句及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让学生诵读摘抄背诵,增加他们的积累库存。

(三)品评、模仿优秀之作。向学生及时介绍好文章,并分析它的特点,长文章可以选其佳段,加以品评,使学生从范文中受到如何立意与构思、如何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的启示,然后加以模仿,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一(8)班一学生仿照《月亮上的足迹》写下一篇《二十年后的我》,内容为自己20年后成了一名宇航员,驾驶者“神州十号飞船”登陆冥王星,整个过程就模仿了《月亮上的足迹》和前不久我国“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实况直播,文章想象非常丰富精彩,体现了他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对宇航的浓厚兴趣。

此外,每学期可举办一两次作文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很有帮助。

以上是我教写作的一点心得体会,权当论文,贻笑大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57.html

  •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之我见

    -shsw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常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为教学开辟了令人向往的广阔前景。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因此它便成了新课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新课程的尝试者,我...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策略_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研究

    临泽县平川中学语文课题组主要制作人:寒冰课题负责人:代军国课题组组长:李建明成 员:杜艳 崔爱萍 彭爱琴 智育海 一、研究的背景传统阅读教学虽经若干年的探索、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完善,但其基本模式:固定的地点(教室)、固定的施教者及其对象(教师、学生)、固定的教学程序(...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讲读课文的教学流程]讲读课教学要把握好四个“度”

    郑毅 “度”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标准,是普遍存在的:排球比赛要求一传到位;锻冶工件要求掌握火候;艺术表演要求恰到好处。语文教学也有自己的“度”:教师在讲读课教学中,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是应该通盘考虑、认真推敲...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绘本作文课教学设计]作文教学设计的系列化和课型的多样化

    河北省安新县实验中学 夏子和 071600关键词:作文教学 设计 系列化 课型 多样化 有无数的老师都曾这样感慨过:学生不爱上作文!学生不爱写作文,写得作文不是语句不通就是主题不鲜明,总之特别烂!批改作文累人,讲课更累人!等等,等等,真可以结集出版个《写作文感慨文集》了。从教七年来,这些感慨...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去尽浮华寻本真的上句_去尽浮华 还语文以个性

    去尽浮华 还语文以个性 新疆五家渠一中 赵霞 邮编:831300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春意盎然。语文教学改革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置身其中,欣喜激动之余,也发现了阅读教学改革中的新误区—...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感教育是新时期语文教师铸魂的首要举措

    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中学 张守军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满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中,体现于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某一个人、事、物引起...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_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谈教学设计艺术的要诀时说过,一堂课要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作了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一个人积累的知识的多少,在...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让家长走进课堂]让演讲走进课堂

    罗 江 县 金 山 中 学 教 育 教 学 经 验 文 章让 演 讲 走 进 课 堂金山中学 陈 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鼓励他们敢想善想,敢说善说,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创造。我认...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新课改中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一步步的革新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此,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语文教改中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自己的思索。 思考之一:关于作文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新课改下...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 【万事开头难的励志语段】万事开头“难”——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万事开头“难”——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这句电影中的台词揭示了社会的现状,确实,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对知识的汲取。目前,课...

    发布于:2025-08-3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