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说鉴赏能力|抓好小说鉴赏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杂文收录 2025-08-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佛山市南海区桂江一中 鲍永红

   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且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努力打下基础,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 语文课本上小说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小说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过程和层次。理解指搞懂小说的词义、句意、段意、全文大意。也就是弄明白它说的是什么意思。鉴赏,指鉴别和欣赏小说的语言、写作方法、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并对这一切作出恰当的评价,也就是品位它的艺术魅力。理解和鉴赏是密切联系的,不能分割的。理解是鉴赏的基础,鉴赏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还没有明白小说说的是什么,自然谈不到鉴赏它以怎样的优美形式表现出积极的深刻的内容,更谈不到它 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和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就阅读小说的全过程来看,理解,犹如跨进名画展厅的门槛,鉴赏,则像欣赏那厅内的展品。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小说的内容并且能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呢,我从多年的教学中得到了几点体会。

一、            教会学生确立小说的主人公。

  小说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一篇小说的灵魂,要怎样把握小说的主题,去体会小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呢?这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确立一篇小说的主人公。那么怎样确立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呢?首先可以从文章的主题去考虑。例如《七根火柴》一文,小说主要反映红军长征中革命战士所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是长征的一个缩影,由此知道无名战士是小说的主人公。其次,看情节。小说的情节发展一般是围绕主人公进行的。比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在小说的阅读中让学生理清情节结构,然后逐步确立主人公就是门子。

再有还可以通过文章的题目确立小说的主人公。例如《老杨同志》等。准确的把握了小说的主人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原文。

二、            教会学生正确的理解小说的语言。

“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作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语文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这一最终目的。在小说教学中,小说的语言应该是小说给读者最直接的印象,有的小说语言生动传神,有的小说语言诙谐幽默,在教学中能够将这些传神之笔讲深讲透,接完全可以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精神实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很大的启迪。比如:在《孔已己》这篇文章中,鲁迅对孔已己的描写,可谓一字传神,语言很耐人咀嚼。我在讲到“孔已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时,亲自找了九个硬币,为学生做了排的动作,并且让他们也亲自动手试一试排钱的动作,由此让他们领悟出孔已己的心理,悟出作者措词的妙处,启发他们的思维的乐趣。

三、            准确把握小说的情节线索。

 情节的安排对一篇小说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短篇小说,人们总是随着那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开,从平凡中看出神奇,从质朴里窥出光华,心不由己地跟随着作者去嘲讽,去鄙夷,去同情,去怜悯。直至小说嘎然而止,读者仍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仍在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作者就采取了大起大落的、大开大合的手法铺排情节,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波澜起伏。在于勒出场前,小说极力渲染于勒在菲利普一家心目中的地位“全家的唯一的希望”、他的信是“家里的福音书”,一家人望眼欲穿,盼望他的归来。但是,穷困潦倒于勒的于勒一出现,“全家的唯一的希望”像美丽的肥皂泡那样霎时破灭。

四、把表演带进小说的教学之中,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学好小说,更深一层的理解小说的内容,就需要老师多方的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正处于发育的时期,活泼好动,表现欲旺盛,想象丰富,有着很强的参与意识。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就应该让学生积极的行动起来,努力去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文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首先让他们读熟课文,然后找两个学生表演,一个扮演鲁提辖,一个扮演镇关西,尽量让他们生动形象的把语言、动作表演出来,这样学生既提高了兴趣,又对课文加深了理解。

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阅读与鉴赏水平。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必须有教强的指导能力。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看报,勤思考,热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拓宽视野,为教学提供新的思路,补充新鲜的血液。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239.html

  •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简单: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者:孙仁歌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并几度出现“教改热”。从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的产生到魏书生“自学六步法”的全面推广,可谓“绝招”迭出,“新法”竟举,以致五花八门。“十八般武艺”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弄得许多语文教师顾此失彼,甚至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执法”是好。有的因照搬照抄而...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新课程背景下几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尝试

    湖北省汉川市教研室 熊圣平 【邮编:431600 电话:0712-8389008 e-mail:】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力,笔者在四种阅读教学方式上进行过一些有...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

    张上明 [原创]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长怡) 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学生快速进步并转化为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优秀的班主任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应当呢?笔者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会有明显成效。 一、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坚定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徐特立曾...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学好语文的规律]十条规律在手,学好语文不愁

    ——致想要学好语文的同学金秋九月,同学们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_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评魏书生)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国外极注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脑子紧用...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反思_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语文现代教育观念的革新与确立必须建立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的基础上。就当前来说,引进全新的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更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发挥语文“社会公器”(顾黄初语)的效能。在多年的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魏书生争议|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

    蔡朝阳 魏书生享其大名也久矣。 早在10年前读师范时,给我们讲教材教法的老师就张口闭口魏书生,简直把他供在了神坛上。但在今年10月份之前,我却没有读过他的一行字。这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就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的、对一干人众热烈追捧的所谓大人物,抱有深刻的戒心。 今年10月,...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如何改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师生观念 走出语文教学困境

    张上明 [原创] 据报载,我国目前有“近八成中小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而且“这兴趣与年龄、学龄的增长成反比”(《教育文摘周报》98年5月13日第19期第2版)。这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也难以接受的事实。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除“应试教育”等其他...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三上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课外阅读三境界

    在语文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羸弱,与时代的变化、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等不能相适应。审视语文教学,深究其“少慢差费”的原因,笔者以为,长期以来,不尽合理的教学体系、单薄乏味的教学内容、呆板沉闷的考试制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 语文指导与训练答案_语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上)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点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发布于:2025-09-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