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保康县龙坪镇中心学校 姜楚华
邮编:441616 电话:13871631299
美国一位教育学家把人分为四类:德才兼备类、有德无才类、有才无德类、无德无才类。认为四类之中,最值的推崇的是第一类,第二类此之,第四类再次之,第三类最不齿。因为有德无才者,虽然成不了大事业,但却可以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小事。能干好身边每一件小事的人,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甚至可能有大贡献的人;无德无才者,即使想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种事业当然是反面的,是对人民有害的,终因力不从心,最终会一事无成,他们不会给社会带来太大的危害;有才无德者,既有危害社会利益、满足一已私欲的动机,又有能力达到这种目的,他们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五育并重,德育为首”正是以此为基础提出来的。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道理,与治疗疾病有相通之处。治病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疾病缠身时,立即进行治疗。这当然是可行的方法,如果不是痼疾,很可能打两瓶点滴,吃几粒药丸,就能药到病除。如果是痼疾,就麻烦了,医学理论上有“患病十年,治病十年”的说法。意思是,疾病的形成,是病菌长年累月聚集而成的结果,不会是一朝一夕骤然发生的。痼疾对身体的摧残是相当严重的,完全治愈,需要较长的时间,不会一蹴而就。有些痼疾,如癌、艾滋病等,一旦染上,可能无药可救。因此,有经验的医生在治疗痼疾时,一般不直接针对病情开出药方,而是采取迂回的方法,先从滋补身体等方面做起,循序渐进,等到身体各方面调节到合适的程度后,才针对病情开出药方。二是注射疫苗。患病之前,先注射疫苗,体内就会产生抗体,抗体形成后,可以自动杀死浸入体内的病菌,这就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这种方法当然要比第一种好,但遗憾的是,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疾病,没有人能发明出一种“万能疫苗”,这就造成了预防工作的复杂性。
细思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上面治病、预防的道理不是完全一样吗?当老师们抱怨某生劣根难改,“朽木不可雕也”的同时,并没想到这位学生已疾病缠身,需要先进行滋补,然后才能用药;当老师们抱怨某生太不同人俗,这种方法在别人身上屡试不爽,他却不为所动的同时,并没想到,世上没有“万能疫苗”,“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教材中,有很多渗透着德育思想的好材料,如:名人事迹、人生感悟、成长历程……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挖掘出这些材料中的德育素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追寻名人的思想、足迹,能受到道德的启迪,这已勿庸多言。从动物世界中,我们也能受到道德的鞭策。《斑羚飞渡》是七年级语文中的一篇文章,主要写一群斑羚被狩猎队逼上绝路,在镰刀头羊的成功指挥下,斑羚群采取牺牲一半救一半的方法,实现了种群自救。学习这篇课文,我先让学生充分感受斑羚群的伟大,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一位学生潸然泪下,动情地说:“面对斑羚群的壮举,狩猎队的成员们竟然没有后退一步,给这些可爱的生灵们留下一条生路。我真想当面质问,‘你们为什么这样残忍!’”从发言中,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当他们有这种体会时,他们还会做马家爵那样的人吗?假设某一天,他也遇到了与马家爵同样的情境,当他举起罪恶的屠刀,砍向同伴们时,面对同伴们渴望生存的双眼,他们能不受到“为什么这样残忍”的良心谴责?
2、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德育教育具有灵活性,长期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不能期望举办一次两次讲座就能收到效果,也不能认为整天挂在嘴边就能起到作用。德育教育要因时、因事、因地展开,要在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地方进行,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的各种偶发情境,往往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记得星期一的早晨,学校组织升国旗,当国旗冉冉升起时,月亮正挂在树梢,及至国歌声落,月亮已消失的无影无踪。看到这种情景,我心有所思。早自习时,我提出了这种现象,让同学们谈谈想法。不少同学联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谈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认为他们现在正当少年,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枉度一生。这种体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3、通过日记进行情感交流。日记是学生的私人领地,在这块天地里,学生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他们的思想在日记中能充分表露。教师通过日记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因此,运用日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今春,一位学生因为没评上团员,心中愤愤不平,认为社会不公,连这样的事也要靠“关系”才能成功。此后,她自暴自弃,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她把自已的满腹牢骚倾诉到了日记中。我在她的日记后写道,“也许,这件事真有不妥之处。但是,人生路上随时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要么,你把它作为一种鞭策,促使自己反思不足,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要么,你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要么,你对操作者抱怨在心,永远与他势不两立。何去何从,你自已斟酌吧!”学生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放下了心理负担,又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进入初中,学生已逐步走向成熟,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负的基本责任,不能对学生过于包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书是给自己读的,认真学好文化知识,是自已的责任和义务。当我们听到学生说出,“我不喜欢××老师,就不认真学习他(她)教的那门课,成绩差了,让他丢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感觉到,我们的德育教育已经落的太远。二是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不能从小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对学生会终生有害。今春,我班一名学生病了,我送她到卫生院治疗,花了三十多元医疗费。事后,我从未向这位同学提起过这件事,她也似乎把这件事忘了。第二学期,在一次年级组会议上,我把这件事有意反馈给了班主任。不少人认为我不应该这样做。我却不这样看,其实,做为教师,为学生治病花费三十多元钱,实在不能算什么,但这位同学家境相当好,却不能主动还清欠别人的钱(何况还是自己的老师),长此以往,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5、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进入学校后,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教师,要率先垂范,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真正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校的思想道德工作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语文教学的个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张扬详细阅读
一、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这是个根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常常想着创新;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书本、挑战共识、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个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么自然亲切,启人思维...
-
在机关实用文体的写作过程中|写作的一般过程和文体写作的一般规律详细阅读
.审题.立 意 .构 思 .选 材 .组织材料.开头与结尾.记叙文写作 .说明文写作.应用文(1) 内容要有重点,感情要真挚。.读后感...
-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详细阅读
■陈钟梁□方有林□方:陈老师,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人教社在武夷山召开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比如说对语文学科的定...
-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详细阅读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 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 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
- 详细阅读
-
【初中文言文利用对举方法识记字词】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详细阅读
(一)《论语十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有]构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评价体系详细阅读
要: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了经济活动的顺利发展和不断地延续,可见在物质领域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适合的;同样的道理,作为人类精神领域一员的语文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可行的,它也必将促进教学活动的进展顺利。《基...
-
【语文阅读方法指导】语文“阅读指导与研究性学习”初探详细阅读
三明四中:陈珉随着课改实验的广泛开展和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新教法的科研之花争奇斗艳,五彩缤纷。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学内...
-
[文学研究一般研究什么]什么要研究,如何研究详细阅读
中国的饺子文化”“老鼠有决策能力吗?”“蓝鲸生态研究”……这一类的论文题目,请别误以为是一些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专题,而只是美国小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许,你会觉得让孩子们研究这些问题太离谱,但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的方向……这其中的收获远比仅仅知道教科书上已经阐...
-
[如何引导学生诚信考试]考试,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语文素养详细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命题思路福建省晋江市永和中学鲍国富 课程改革有一年多了,从一年前的课改试卷命题时的迷茫,到一年多来不断的学习、反思,我坚定了一年前参加“晋江市课改优秀试卷”命题时的思路。现在到了八年级,如何在七年级课改试卷的命题思路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呢?这是我参加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