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学生困惑_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张扬

杂文收录 2025-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对课文的理解,而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高低,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尤为重要。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就应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怎样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呢?

打开学生个性的闸门。

长期刻板的语文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他们的个性,致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个视对社会、对人生的探索,对科学的创造,潜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还怎样去谈个性的发展呢?面对这种情况,在阅读教学之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由以前的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简单识记、理解运用转变到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感悟的思维训练,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个性鲜明的见解,不同层面的认识,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创新的生机。

尊重主体:创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往的语文课堂、课堂总是缺少活力,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由教师向学生传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要求做到不走样,起码关键词句不能丢。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积极的调动,更谈不上充分发挥主见的个性思维。而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则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分析、总结、归纳课文。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展不同于作者、不同于老师、不用与教师的看法,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其实,中学生的阅历不同,理解水平不同,对文章理解的角度也不同,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亦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之中,教师除了要有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热情,更要中肯评价不同的见解。因势利导,让学生拓宽,挖深自己的认识。同时,教师对一些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时常激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思维得以释放。

鼓励想象,让学生在创新的空间中飞翔。

   学生的个性往往产生于想象中。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创造极强的学科、有着广泛地想象空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有人将想象比作思维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中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又特别喜欢想象。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用生活的语言,描述事物形象、丰富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想象展开翅膀,让他们的思维任意遨游。如教《孔乙己》时,我让学生想象孔乙己是怎样死的,结果回答真是千姿百态:冻死的,累死的,被打死的,甚至还有说是出车祸死的。又如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当时于勒在卖牡蛎时发现了菲利浦夫妇,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结果同学们展开多种思路,甚至有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再如《皇帝的新装》的结尾,却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示。

努力营造创新思维的平台。

   语文教学张扬学生个性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创新思维的开发,从而逐步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建立创造思维的平台。除了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启发学生进行多元思维外,还要适时举行“故事会”“朗读比赛”“文艺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自导、自评。同时在教学之中,让学生编题考老师,提出疑问让教师回答。这样不但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而且为培养学生成为创新人才铺平了绿色通道。

当然,学生丰富的知识是个性思维活跃的基础。没有知识的充分积累,就失去了释放个性思维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社会生活中尽可能地获取各种知识,不能只顾为了成绩而学习,要多面、多读、多想、要在社会这个活生生的语文书中学习,尽可能地获取各种类型的知识。

总之,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参考资料:1、《中学语文教学》

          2、《师道》

          3、《中国教师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163.html

  • 古诗鉴赏的方法_古诗鉴赏方法指导

    点击浏览该文件...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是什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邵晓东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它用到语文教学过程 中,能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改设想_语文教改:拒绝“伪新课程”

    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五中学 梁增红(邮编213001邮箱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语文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的航标。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无庸置疑,在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开学第一课让我来]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引言:我多次说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的课是相当散漫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改变这种讲法的欲望,所以紧张的高三的第一节课,我仍然不准备上课,而是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我从网上听到的。并且我还可能要给你们一些忠告,这些忠告被许多人证明行之有效,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请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严重禁锢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创造力及其应有的发挥,导致对欲被开发的中国智力资源的深度破坏。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并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解构这种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教案作为指令性课程实施的首道工序,更是以其强烈的预设性、规范性和指示性束缚了师生课堂...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说课及说课要点]如何说课1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十种意识

    意识诱发行动。科学的意识诱发正确的行动。面对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一、 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也脱不开因袭的重负。在认真清理遗传的同时,创新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从现实性讲,亟待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有...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王财贵教授的经典诵读】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_“研究性学习”在法国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

    安徽皖西学院 黄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 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